西安都市圈变西咸都市圈:西安都市圈获批后
西安都市圈变西咸都市圈:西安都市圈获批后关于一体化,双方也都有“推向纵深”“持续深化拓展”等表述。座谈会上,双方交流的内容包括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交通路网、社会保障、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在3月31日的闭幕式上,咸阳市委书记夏晓中也提到“咸阳定位”。他说,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红绿灯、指挥棒,把实事求是作为基础,准确把握咸阳定位,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市委书记夏晓中和市长冷劲松均是今年3月履新咸阳。夏晓中1965年生,长期在省直部门工作,曾任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等职。冷劲松1973年生,在到咸阳任职前,其任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已近6年。西安和咸阳两地更具体的工作对接也在进行。4月7日,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一行到咸阳对接一体化工作,咸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宏琪主持座谈会,咸阳市政协副主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邢步宜参加。
西安和咸阳正在加速一体化。《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获批不久,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即去了咸阳,要求“快马加鞭、只争朝夕”。西安和咸阳两地也就一体化工作加强对接。
获批不久,省委书记去咸阳调研《规划》获批尚不到一周,3月26日,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即来到咸阳调研。上午,他进社区、到公司、参观生产车间、察看项目现场。下午,在听取咸阳市工作汇报时,他明确指出,快马加鞭、只争朝夕,全方位立体化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
刘国中还要求,要准确把握咸阳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定位,突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重点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更好发挥咸阳在关中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与之呼应的是,3月28日咸阳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时还是代市长的冷劲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7个方面提出了今年工作任务,其中就有“在深化西安—咸阳一体化上狠抓快推,不断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在3月31日的闭幕式上,咸阳市委书记夏晓中也提到“咸阳定位”。他说,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红绿灯、指挥棒,把实事求是作为基础,准确把握咸阳定位,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秦创原咸阳核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市委书记夏晓中和市长冷劲松均是今年3月履新咸阳。夏晓中1965年生,长期在省直部门工作,曾任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等职。冷劲松1973年生,在到咸阳任职前,其任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已近6年。
西安和咸阳两地更具体的工作对接也在进行。4月7日,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一行到咸阳对接一体化工作,咸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宏琪主持座谈会,咸阳市政协副主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邢步宜参加。
座谈会上,双方交流的内容包括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交通路网、社会保障、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
关于一体化,双方也都有“推向纵深”“持续深化拓展”等表述。
吕来升在会上说“坚定不移把一体化推向纵深”“稳步拓宽一体化发展路径”“携手构建西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韩宏琪也称,“推动与西安的全域对接,进一步加快一体化进程”“持续深化拓展一体化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
走了20年的一体化之路时间回到2002年,西安和咸阳在这年底签订了经济一体化协议书,当时的说法是要“努力构筑西安—咸阳经济圈”。时任咸阳市市长张立勇在签字仪式现场对媒体记者们说,“如果把西安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咸阳就可以在它下面乘凉”。
然而,20年过去了,经济一体化之路并不顺畅,甚至为此还出现了两地是否要行政一体化以破除行政壁垒的讨论。站在西安“这棵大树”旁边的咸阳则多次明确否认行政一体化。
2014年,咸阳市委宣传部官微明确回应: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36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第一帝都。这样一个拥有厚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充满经济活力、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城市不可能在我国行政板块消失。
2020年,咸阳市委督查室在答复网友时再次回应:我们在省市各类会议中未讨论过西安-咸阳行政一体化,所以更无“西咸合并”时间表。“三分咸阳”的说法只有个别学者的一家之言,未进入到官方正式文件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规划》时指出,《规划》实施“要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更好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还要求“提升都市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支撑能力,更好助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国家中心城市,以及经济总量唯一过万亿城市,西安需要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发展,继而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从而更好融入更大的发展格局。
带动周边发展,需要自身有大体量。西安2021年经济总量为10688.28亿元,同比增长4.1%,经济总量和增速在万亿级城市中均排末尾。若要更好发挥辐射作用,西安与直线距离仅20多公里的咸阳一体化则变得更加重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批复指出,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建立健全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紧随《规划》获批,陕西发改委也很快发布了《2022年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
在有关西安—咸阳一体化的措施中,有“组织编制国土空间、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8个一体化发展规划,引导西安与咸阳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布局”等内容。
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县(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在4月1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李生荣表示,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是西安都市圈建设的重点,咸阳有8个县(区)纳入都市圈范围,是除西安之外最多的,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都市圈建设的整体质量。
九派新闻记者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