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漫天白雪锁孤舟花中之王属牡丹

狐仙作为书生,知识无疑是渊博的。令人奇怪的是,蒲氏笔下的狐仙竟能帮助书生修改文章,并且帮助书生考取了功名。同邑的东山人郭生,少年时非常嗜好读书。可是山村里却没有帮助他指正的人。年纪已经二十余岁了,字的笔画还存在着许多错误。以前,他的家里常常遭到狐仙的骚扰,家里用的衣服食物和器用,大多就丢失了。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没有想到,这位狐仙后来竟然帮助了他。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郭生》卷五,P298。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1)

狐先生

实际上这是狐仙在给郭生纠正字的笔画,批改了他等待名流点拨的文章。而郭生竟然不知,心中还恚愤和怨恨帮助他的狐仙。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郭生》卷五,P298。 跟郭生关系要好的王生,看到了被狐仙涂画过的污本,经过仔细推敲,发现狐仙的批改似乎有“春秋笔法”的味道,再次审视被狐仙涂画过的文章,似乎都是多余的应该删去的字句。就告诉郭生说,狐仙是你的老师。过了几个月,郭生的水平有所提高,自己观看以前的文章,也感觉到狐仙修改得非常正确。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2)

墨山墨水荡渔舟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郭生》卷五,P298。 郭生真正认识到了狐仙可以师法以后,就开始感激狐仙的恩德,时常准备些鸡黍,让狐仙吃喝。一切学问上的事情,都向狐仙求教。郭生因此在两试中都名列前茅,入闱以后考中了“副车”。 时叶、缪诸公稿,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燃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郭生》卷五,P298。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3)

高风亮节竹君子

就在郭生日益进取的时候,他开始崇尚当时流行的叶公、缪公的文章,他开始追随世俗。他丢弃了他以前敦厚的学风,变得浮躁起来。郭生面对自己屡屡得手的名列前茅的成绩,竟然沾沾自喜,滋长了骄傲之心,他的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的心理变得日益的严重。他的心快速地膨胀起来,他变得心气颇高,目空一切。他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狐仙的学问是虚妄的,于是他就不再为狐设馔,也把以前狐仙教他读的读本锁在箱簏之中,束之高阁。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郭生》卷五,P298-299。 郭生以后考试的成绩,进一步验证了狐仙对文章高超准确的评判能力,再一次显示了狐仙的博学多才。同时,也对书生的媚俗浮华心理给予了批判。至于说,郭生的一意孤行,最后丧送的只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4)

杨柳依依荡渔舟


《雨钱》里,也同样塑造了一位知识渊博、情操高尚的狐叟形象。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一老翁,形貌甚古。延入,通姓名。翁自言:“养真,姓胡,实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生故旷达,亦不为怪。相与评驳今古,殊博洽,镂花雕缋,粲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出人意外。生惊服,留之甚久。 ——《雨钱》卷四,P237。 这位形貌甚古的狐叟,与滨州秀才一起评驳古今的文章,探讨经书中的义理,博通广学,言辞优美,见解高深,出乎意外,竟然使得滨州秀才惊叹佩服不已。 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自可立致。何不小周给?”翁默然。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生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顷,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余。乃顾生曰:“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生窃喜暴富矣。顷之,入室取用,则阿堵化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尚在。生大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交好得,老父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雨钱》卷四,P237。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5)

漫天白雪锁孤舟

情操高尚的狐叟,没有满足滨州秀才的无理要求,他对秀才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对秀才的贪婪的欲望进行了戏耍,对秀才的嗜钱如命的恶习进行了惩罚。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书生应该恪守清贫的品质,他希望与秀才之间保持纯洁、清贫的文字交的关系。这一点,在古代乃至现代,是很难做到的。

书生与狐仙的故事(狐仙书生的学问和智慧)(6)

花中之王属牡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