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楚简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及作用

楚简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及作用朝简在斋醮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礼仪法器!简身微弯,成长条状梯形,长50~55厘米,厚0.3~0.5厘米,下端宽7厘米,上端宽5厘米。朝简的制作材料种类比较多,有用玉、木、竹、骨(象牙)等材料,现在也有塑料制作的了。就拿木来说吧,在古代多用檀木而不用纹理不清的杂木制作。朝简上不要有斑痕,最好是用与之相当大小的整块木板(即纹理过心)制作,顺着树木的长势,以根部为下端,梢部为上端,这样纹理对称匀整,条达顺畅。二、朝简的制作、使用方法及作用有简明扼要之义!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同的官员在朝板的制作材料上也有不同规定,在秦汉至唐时的朝板(笏)的规定中就说到:士和六品以下的官员的朝板均以竹制。于是亦称朝板为简。唐《太清宫玉石像》:“工役掘地,得玉石人,涤去泥壤,则簪裙端简,如龙之象。”端简之状当类乎捧朝板。可见运用它的历史很悠久了,据道教的典籍所载,道教科仪中,道士执简行礼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

楚简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及作用(1)

朝简,又称手板、笏, 玉板或朝板,是道教科仪中常用法器之一种。在道教的斋醮活动中,需要很多的法器组合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朝奏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一样非常重要的法器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朝简。朝简是道教徒做斋醮法事时用来朝谒祖师、天尊、地祇、星宿、山川等圣真神灵的礼仪法器。道教运用朝简的历史久远,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有它不同的名称,在制作材料上也有一些变化,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说之。 

一、朝简的由来和称谓

道教徒在斋醮活动中对朝简的运用沿袭于古代的朝觐制度。朝简地运用在斋醮活动中起到一个整束威仪、庄严道场、心意上达、人神交通的作用。五代后晋张若海《玄坛刊误论·论凡修斋用乐品第七》:“云光先生曰:‘凡修斋行道,谓之朝礼,礼既行矣,乐亦备焉,夫乐奏之圜丘,天神降,奏之方泽地祇升,鼓之以和八风,播之以正四序。

行礼作乐,所以通天地而交神明也。”这说明人们通过斋醮活动可以达到“通天地”、“交神明”的作用,朝简是这一活动中重要的礼器。朝简又叫笏、手板、笏板、朝板等,在教内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呼。通常都叫朝简,简称为“简”。

有简明扼要之义!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同的官员在朝板的制作材料上也有不同规定,在秦汉至唐时的朝板(笏)的规定中就说到:士和六品以下的官员的朝板均以竹制。于是亦称朝板为简。唐《太清宫玉石像》:“工役掘地,得玉石人,涤去泥壤,则簪裙端简,如龙之象。”端简之状当类乎捧朝板。可见运用它的历史很悠久了,据道教的典籍所载,道教科仪中,道士执简行礼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了,《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仪营始》卷二之《造像仪》称:“塑天尊像时,左右二真,皆供献,或持经执简,把诸香华。”卷四之《诵经仪》称:行仪道士“各恭敬,三上香,执简平立”。

卷五:“法服图仪列示正一法师等法服图十一幅,每幅道士均当心捧简,简身似微弯,简头作钝角状。”卷六之《常朝仪》称:行仪道士“各长跪,执简当心忏悔”。明《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十六:“古者道士并执三皇内文一轴,后世方易以简。”并称道士诵经时“知磬举,执简当心,平座如法,此谓执简,然后可诵经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赋予了朝简多种称谓,虽然称谓不同,但基本的意思没有变化,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了。

道教沿用笏即朝简还有庄严科范、威肃道场、人神感应的作用。

二、朝简的制作、使用方法及作用

朝简在斋醮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礼仪法器!简身微弯,成长条状梯形,长50~55厘米,厚0.3~0.5厘米,下端宽7厘米,上端宽5厘米。朝简的制作材料种类比较多,有用玉、木、竹、骨(象牙)等材料,现在也有塑料制作的了。就拿木来说吧,在古代多用檀木而不用纹理不清的杂木制作。朝简上不要有斑痕,最好是用与之相当大小的整块木板(即纹理过心)制作,顺着树木的长势,以根部为下端,梢部为上端,这样纹理对称匀整,条达顺畅。

竹用毛竹,最好是用一整节的,其他要求同木质的一样。骨制的一般是用象牙等骨质细腻而条畅的。有的还在朝简上刻有星图、太极图、云篆等装饰图案,这些图并不影响朝简的功能。

在运用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秉朝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正握,一种是侧握。正握时,右手平握朝简大的一端(即下端),小指与端边平齐,左手与右手平齐叠护在右手背上,两手大拇指自然按压在朝简的里面,指头朝上,端抱在胸前,朝简的另一端(即上端)边沿与眉齐,正握行礼打躬时,两手成剑诀式,左手剑指压在右手剑指上,四指交叉按压在朝简的外面上五分之三处,两大拇指自然垂直抵在朝简的里面微弯的部位,两手心护在下丹田,两手臂撑圆,若正握俯伏跪拜时,两手四指伸直,左手四指背放在跪垫上,右手四指背放在左手四指上,简身上部微弯处放在右手四指上,两手大拇指自然伸直按在简身上部里面,简的上端与额齐平。

侧握又分平侧和斜侧两种,平侧握多用于道友之间行礼或转天尊或踏罡的行进中,用于道友之间的行礼时,一般朝间不高于心,在行进中时,右手手心朝下俯握朝简的下端,左手手心朝上五指仰握(虚握成端式)朝简的上端,两手心成俯仰式,左手略高于右手,双臂圆撑,朝简的上边沿线与手臂合成一个圆形与肩平齐;斜侧握也可用于行进中,但一般是在非正式的仪典活动中运用,这种握简方式多用于端坐时,握简的方式与正握略有不同,就是两手大拇指与简身成九十度,平行压在简面上,朝简的另一端(即上端)斜靠在左肩前,两手臂成圆形抱护在身前。

以上的握简形式是用于行礼的仪注中。还有就是用朝简敬香,教内有个规定,就是除方丈(方丈是人天教主,渡世宗师,无功不积,无善不为,天人共仰,一切咸钦)可用它把香运到朝简的顶端外,其他的任何执事(包括监院和高功)是不能运到顶端的,运过的香要用手把它笔直的插入香炉内,此香由下往上燃烧,香烟也就由下往上径直升腾上达神灵之前,传送斋主或本人所要祈求或表达的心愿以得神灵的感应!这就是平常说的“心假香传”,这个香“传”的是我们的心意。

再就是用朝简踏罡步斗时,在行进中,不能正简秉着,要侧简而步或踏。教内步罡有个“三不准”的规矩,其中的一个就是“不准秉简步罡”,用朝简给祖师、天尊等神灵行礼时正简打躬,给人行礼时是侧简不打躬,执简行进时,双手侧捧简,简的上端边沿与肩同高,左右手执简内侧靠左胸前,简的下端抵在下丹田与两手自然抱护下丹田。

三、与朝简有关的礼仪法器

圭,会意,从重土,本义为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长方形。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此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也有的是上圆(或剑头形)下方的形状。道教的神像中就有手握圭的,如玉皇,三官,财神等就是手握圭的。有“圭者,皈也,跪也”的意思,神灵们手握圭有接受他们的信士朝拜、谒见皈依之意,所以在塑神像时要注意是手握圭而不是手持朝简,圭与简在外部形态上也不同,我们现在常见的圭都是上端作三角形的直板,如北京白云观的七真、玉皇塑像,都是手握圭。

这两种礼器的意义在道教中刚好是相反的,朝简是用来向尊者朝拜的,而圭是接受信奉者或地位低下者的朝拜的。朝简是微弯的瘦长的梯形状,手握大头,小头朝上。在周代用五色圭礼五方,如“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品券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跟现代用圭略有些不同。

如意:道教礼仪法器。《太清玉册》卷六:“黄帝制,战胜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道教所用如意,长一尺至二尺不等,柄微曲,有用金、竹制作的,但多用木、玉雕制而成,有时用金、玉镶在骨朵上以显其珍贵,其端多作灵芝彩或云案等朵形,天真高道执之,象征锡赐祥瑞,有吉祥辟邪之作用。

玉璧:道教科仪中镇坛传信用的礼仪法器。中国古代礼仪中,有以玉节(即瑞节)为信物者,北周武帝宇文邕《无上秘要》卷三四引《洞真青要紫书经》云:“凡受紫书者,依九真玄科,修行炼度,案盟斋信,金鱼玉龙各一枚”。《洞真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受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盟,用玉札一枚,长一尺五寸,广一寸四分,以馈四极上真之盟。”约成书于南宋的《灵宝玉鉴》卷一“古者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亦各有牲帛,皆仿其气之色。斋坛之用镇信,亦古之遗仪也。”明·《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五称,玉璧“各径二寸四分,厚二分。圆形,虚中”。法曰:“玉者,纯阳之精,正洁之物,可以盟感上真,故以为信,国家用玉,士民无玉,以槿木代之。缺者,考属地官九都曹。”

法尺:道教镇坛用工的礼仪法器。《道书援神契》云:“古者摘除不祥有桃枝,后羿死于桃棒,故后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类也。”《周礼》曰:“巫祝桃疫。”现在见到的有两种,一种是圆柱形的,上刻有云篆,叫杵,一种是长方体状,根据不同的作用,在上面刻不同的云篆。法尺有驱邪镇邪的作用。

令牌:道教镇坛护坛用的礼仪法器。《道书援神契》云:“《周礼》:‘牙璋以起军旅’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将用令牌,此法也。”现教内的令牌种类很多,规格也不一,多以“三清”、“玉皇”、“紫微”讳为正面主要内容,背面刻“天罡”、“天蓬”像,因作用不同而有变化。多用雷击枣木或木质坚韧的优质木材雕刻而成。

龙简:道教斋醮圆满,用于镇信的礼仪法器。是一个复合体,由金龙、金钮、玉璧、青丝等制成。《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五云:“龙者,云气,御阴阳,合则成体,散则成章,变化不测,人地升天。故三十六天极阳之境,可以驿传信命,通达玄灵者,其惟龙乎?”金为坚刚之物,能通灵合神,所以用金铸龙形,投之洞府山川,告盟三元。其龙所用金属,视斋主而定,如朝廷用纯金,公侯大臣用合金,士、庶人以银铜涂或镀金。

金龙大小随简而定,其简长一尺二寸,象十二辰,广二寸四分,法二十四真气,厚二分,象二仪,上下正方,法日之方景;简的用材也是随斋主而定,朝廷用玉板,公侯庶人则用洁白似玉的槿木板;简分山简、土简、水简三种,山简封于山间绝岩之中,土简埋于坛所土中,水简投于江河湖泊之中。山简用苍玉做成圆璧,土简用黄玉制成方璧,水简用黑玉做成六角形,以五行成象。教内有专门的投龙简科仪,在所投的场所前以酒果、肴馔、汤茶等醮献。正式投前须发愿,念投简颂、咒,读简文。据道书记载在唐宋时期比较盛行而隆重。现在已不做此科仪了。

结语

朝简是道教礼仪法器中重要的一种司仪法器。在道教的的礼仪法器中从功能上分有两大类:一类是司仪用的,如上所说的朝简、圭、如意等;一类是镇信用的,如玉壁、法尺、令牌、龙简等。这些礼仪法器为道教斋醮活动的圆满或增添威仪庄肃道场,或增添功德福遗后人,是弘道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