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质数据:死神紧攥的样品
湖泊水质数据:死神紧攥的样品恰特尔湖(chatyr kol)位于中纬度干旱的中亚地区,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动力学,特别是研究亚洲季风系统、西风带以及西伯利亚反气旋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之一。其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纳伦(Naryn)东南部 (图 3),紧邻喀什地区,位于西天山山麓,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第三大内陆高山湖泊。湖面平均海拔3530 m,最大长度23 km,最大宽度10 km,面积约181 km2,最大水深20 m。湖区夏季最高温度24 ℃,冬季温度低至-50℃,湖水主要来源于夏季山岳冰川融水,湖水微咸,是典型的冰川供给高原湖泊。世界是属于勇者的。----哥伦布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之间,因而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境内约8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图 2)。我们从首都比什凯克出发,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路程约600 km,多为山路),最终我们到达本次科考目的地-恰特尔湖(chatyr kol)。根据当地的天气
第一章:我和我的祖国
虚构必须符合逻辑,而事实不必!----马克·吐温
十月一号,举国欢庆,在同胞们对DF-41/17的欢呼声中,我们从祖国出发,赴吉尔吉斯参加西风带高原湖泊科学考察。经过两天的转机,顺利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国际机场—Manas 国际机场(图 1A),最直观的感受是,作为该国首都最大的机场,连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1/4都不到 (图 1),机场更是寥寥无人。
图1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Manas国际机场(A)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B)大小对比图(同等比例尺)。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之间,因而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境内约8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图 2)。我们从首都比什凯克出发,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路程约600 km,多为山路),最终我们到达本次科考目的地-恰特尔湖(chatyr kol)。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恰特尔湖地区将在一周后有暴风雪。
图 2 .多山的吉尔吉斯斯坦,山地约占该国国土面积的85%。
第二章:征程
世界是属于勇者的。----哥伦布
恰特尔湖(chatyr kol)位于中纬度干旱的中亚地区,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动力学,特别是研究亚洲季风系统、西风带以及西伯利亚反气旋相互作用的重要窗口之一。其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纳伦(Naryn)东南部 (图 3),紧邻喀什地区,位于西天山山麓,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第三大内陆高山湖泊。湖面平均海拔3530 m,最大长度23 km,最大宽度10 km,面积约181 km2,最大水深20 m。湖区夏季最高温度24 ℃,冬季温度低至-50℃,湖水主要来源于夏季山岳冰川融水,湖水微咸,是典型的冰川供给高原湖泊。
冰川剥蚀为湖水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Chartyr Kol湖岸水草生长旺盛,是一个巨大的湿地,吸引了各类野生动物来此繁衍生息。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此处建立了国家湿地公园,夏季(3-10月)禁止一切可能打扰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工作。冬季可以申请科学考察,但需要交纳不菲的环境修复费用(用于来年的生态修复和保护)。
图 3 .Chatyr kol 湖泊遥感图(A);Chatyr kol及周边地形图(等深线2m)(B)。
科考队本次驻扎在距离湖边3 km处的吉尔吉斯斯坦牧民的马厩里(图4),这里既没有电,也没有网,好在雪水可以融化作为饮用水,并且找到了一个可以用已冻干的马粪作为燃料供取暖烧饭的简易火炉(马厩里满是马粪)。我们和吉方协助人员共十个人生生挤进这唯一的避风港,相互温暖。虽然我们事先准备了简易帐篷,但营地晚上的温度低至-30℃,选择住马厩或简易帐篷,可能意味着生与死的不同。
在这绝美的冰川湖泊里,我们与外界暂时失去了联系,直面冷酷凶险的自然。由于海拔较高,这里雪水也只能烧到约88℃,做饭只能到半生不熟。多年的野外经验帮助了我们,我们事先带来的已经灭菌的罐头和面包,可以保证队员们不会因为食品不熟而生病。队员们都明白,在失去联系、语言不通的高原,生病意味着什么。
图 4. 夜晚入住的马厩和我们带的帐篷。
营地位于山谷,而山谷与山顶热度差别会引起山谷风,所以营地晚上的风彻夜不停(图5)。而且每晚都有风雪,这时候整个马厩都在晃动,每个人心中都在祝福,但愿马厩不要被寒风掀翻,也不要被大雪压塌。简易火炉虽然可以取暖,但是具有排烟不顺利的隐患。马厩里总是弥漫着烟雾,有时候晚上山谷风起,烟雾倒灌,大家无法入住。而且在后半夜的时候,火炉内马粪会烧完,炉火熄灭,大家不得不在寒冷中度过后半夜。外面-30℃的寒冷,队员只能尽量少喝水、吃饭,如果夜晚爬出来上厕所,这将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图 5. 冰川湖泊山谷风示意图。
清晨第一缕阳光终于升起,肆虐了一整夜的大风已平静了下来(热差减小,图5),我们庆幸还活着,外面的世界是一片纯粹的洁白。由于山谷风的影响,只有早晨和中午风较小,下午风浪巨大,在湖上工作等同于自杀!因此,为了节省仅有的工作时间,我们早晨和中午凑合着吃点冰冷坚硬的面包,喝着冰冷刺骨的水 (图 6)。
图 6. 简易午餐
由于湖边全部是沼泽地,汽车无法通行,在距离湖水还有500多米时,我们只能人力往湖边运输设备,用血肉之躯背着上百斤重的铁板、支架、钻杆、重锤、气囊向水边运输,一次又一次在齐膝盖的泥沼中挣扎,整整一天,平台终于搭建好。
由于湖泊等深线极缓(图3),平台搭建好后,下水又遇到了严重阻碍。我们一般用皮划艇连接平台来拖向指定地点,然而这里湖水太浅、太缓,皮划艇发动机的螺旋桨会被水草死死缠住,无法正常工作,湖心远在十公里处,但我们寸步难行。又一次,用血肉之躯,我们跳进已有薄冰的湖中,一起推着平台前进了100多米,腿已经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冻僵,头上却冒着汗。然而,湖水并没有变深的趋势。
第四天,我们计划拉长皮划艇与平台的绳子距离,让平台停留在原地(浅区),皮划艇先进入深水区,然后再带动平台。苟龙飞和Kamchybek博士齐心协力一起下水拖动皮划艇前进,为了保持平衡,两个人手挽手在水中走了大约一公里(图7)。Kamchybek asked:“Romatic huh?” “If you think so” was the answer。进入约1米深的水中,两个人尝试发动引擎,由于引擎年久不用,很难被点着,而高原上每一次发动都是对体能巨大的消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之后,最终在绝望的尽头,平台拖动了,距离预报的暴风雪还有三天,这意味着在暴风雪来临前,我们有可能完成工作。
图 7 .艰难地走向平台
由于山谷风的影响,只有早晨和中午风小,下午风浪巨大,在湖上工作等同于自杀!因此,我们每天都必须早早地从马厩中起来,和时间赛跑。在早晨的迷雾中寻找平台,我们望眼欲穿(图8),远远发现平台后还要继续赶路,当到达平台时,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
图 8 迷雾中的平台
第三章:死神紧攥的样品
最惊恐的瞬间,从来都没有照片----苟龙飞
在克服了高原缺氧、食物冻硬、难以咬动以及夜晚对暴风雪的忌惮,我们终于完成了抛锚固定、测量水深、计算进尺深度等准备工作,开钻!由于平台过于老旧,经历了绳索缠绕,铁索断裂,抓手滑脱等一系列故障后,我们最后总算获得了3根岩芯,总计湖泊沉积物深度约450 cm,基本完成了岩芯钻取任务,为第二次青藏科考冰前湖泊沉积研究奠定了基础(图9)。
图 9 .凯旋而归
预报的暴风雪即将来临,我们马上开展表层沉积物的采样工作。由于表层沉积物比较分散,我们决定分头行动。苟龙飞和徐阳开皮划艇去采样;陈晨带领其余队员快速拆卸平台。
表层沉积物样品采到了,但我们却遇到了麻烦,皮划艇开的太远,未能在山谷风起前回来。风起后,风雨飘摇的小皮划艇在惊涛骇浪里挣扎,一个浪花过来,船里已经小半船水,冰冷的湖水湿透全身(没有图片)。脑海里闪过所有一生的瞬间,有懊悔、不甘和遗憾,但最多的是惊恐。很快的,我们意识到:活下去,一切才有希望。我们压抑着绝望,一边用截开的矿泉水瓶拼命舀出湖水;一边分析出午后是山谷风下沉时间,湖泊中心风浪应当最小。又一个风浪过来,小船几乎翻个。擦干脸上的冰水和汗水,在相互鼓励下,顶着拍在身上冰冷的浪花,我们到达了风浪较小的湖心位置。小船在风浪里前进,格外费油,我们调节到节油模式,速度很慢,但很快汽油已经不多。在湖心风浪小些的位置,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一切才有希望!随着热差的减小,风浪也小了下来。小船汽油已经不多,我们马上调整路线,朝着最近的湖岸驶去。在距离湖岸一公里处,汽油耗完,小皮划艇停了下来。我们用冻僵的身体,靠着信念,拿浆划向岸边,每一次的划动都只能让船产生微小的移动。突然,远远看到队员们在岸边焦急地等待着我们,心中又充满希望。原来,他们很快拆完平台后,一直拿着望远镜在关注着我们。天黑之前,我们到达了岸边(没有照片),最终从死神手中拿回了样品。如果曾看清过死神,它应当有绝美的容颜(例如:图 10)。
图 10. 绝美容颜
预报的暴风雪准时来临,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顿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十多个人蜷缩在马厩的各个角落,压住每根杆子,祈祷它不会被大风卷走,也不会被被暴雪压塌。一夜无眠,撑到东方泛白,所有人相顾无言。一夜风雪,湖面已经基本结冰,司机凌晨五点就开始热车,我们在大雪来临,山路彻底冰封前,赶到了纳伦市。
本次中方科考队员:苟龙飞,徐阳,陈晨,张玉红,张润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