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武夷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丹霞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武夷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走进武夷山,这里的丹霞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文人将丹霞形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地质学专家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它的形成。在一亿四千万年前这里的丹霞并不存在,只有穿越历史,才能揭示这里曾经所发生的地质变迁的故事。
有资料显示,一亿四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内陆大湖泊,或有许多大小河流。无论是湖泊还是河流,都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大面积的水域地区。地壳运动改变了这里原有的地貌特征,四周的山地岩石风化,侵蚀成大量的碎屑物,被流水带到了湖盆里,一层一层地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地质运动,堆积成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岩层,形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岩石表面覆盖着许多深浅不一的苔藓,构成青色、黑色、黑褐色的地衣。碎屑物中的铁在特定的气候下进行氧化作用,变成了红色的氧化铁,并在沉积中不断地扩散,将沉积物逐层染成了红色。岩石中呈现出从褐红、绛红、粉红、橙红,到紫红的变化。早在第三纪末,地壳又发生运动,湖盆上升,红色地层产生角度上变化,呈现单斜构造,形成单斜山。晚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地壳再次发生运动,单斜山发生了不等量的断快抬升,产生了沟壑裂缝。单斜山和单斜断块山在长期的地貌发育中,经历着流水、风化、重力崩塌的作用。当原有的大面积水域消失后,留下了我们眼前的这一丹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