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清代的官僚队伍,即分文武,还有京官与地方官。文官考核制度京官称为“京察”,地方官称为“大计”,都是三年一次。在考核中,地方官如果年龄合适,而且政绩突出,吏部就会给予奖赏。其次要搞清楚清代官员的升迁制度。首先这里需要理解什么是“越级提拔”。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官员只要越过一级升任,就可称为越级提拔。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有些情况越过一级也属于正常的升任程序。比如,京官中从二品的官职只有内阁学士和翰林院掌院学士二个职务。而这两个职务门槛较高,不是翰林出身者不能胜任。因此非正翰林出身的正三品京官一旦升任,大概率就是各部侍郎,即正二品。这种情况就不算是越级提拔,而是正常程序的升迁。因此,读者不要以这种情况来进行举例反驳。

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皇帝越级提拔官员的情况十分常见。比如《雍正王朝》中,孙嘉诚因直言上奏铸钱情弊,深得雍正帝的赞许,随后由张廷玉宣旨,由六品的云贵司主事直接升为正三品的都察院监察御史。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1)

还有《乾隆王朝》中,乾隆帝南巡经过青浦县,知县普道昭因为官清廉而被乾隆帝破格提拔为江苏巡抚,从七品小吏到二品大员可谓是一步登天。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在皇权专制时代,没有什么是皇帝一道圣旨不能解决的,生杀予夺、雷霆雨露皆有可能,别说是越级提拔,就是入阁拜相也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如果是存有这样的看法,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笔者还是以清代文官为例,来说一说越级提拔这一看似正常,却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首先这里需要理解什么是“越级提拔”。

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官员只要越过一级升任,就可称为越级提拔。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有些情况越过一级也属于正常的升任程序。比如,京官中从二品的官职只有内阁学士和翰林院掌院学士二个职务。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2)

而这两个职务门槛较高,不是翰林出身者不能胜任。因此非正翰林出身的正三品京官一旦升任,大概率就是各部侍郎,即正二品。这种情况就不算是越级提拔,而是正常程序的升迁。因此,读者不要以这种情况来进行举例反驳。

其次要搞清楚清代官员的升迁制度。

清代的官僚队伍,即分文武,还有京官与地方官。文官考核制度京官称为“京察”,地方官称为“大计”,都是三年一次。在考核中,地方官如果年龄合适,而且政绩突出,吏部就会给予奖赏。

不过吏部的奖赏并不代表着升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加级记录,加到一定程度才可升迁;有的是调任,如从简缺调任到繁缺;最佳者才能升迁,但都只升一级。如知州升任知府,知府升任道员,按察使升任布政使。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3)

京官亦如此,在京察中表现优异者,也会官升一级,如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可升任从三品的光禄寺卿或太仆寺卿,如正三品的大理寺卿可升任内阁学士或外放巡抚。

京官由于近水楼台,可以接触到朝廷重臣乃至皇帝,所以升迁的道路相对来说更为便捷,一个小小的七品京官,如果一切正常的情况下,熬到老基本也能混个三品大员。而地方官的升迁难度则很大,很多知县到老仍然是知县,一辈子都是正七品。

由上述可知,清代对文官的晋升程序是有一套十分严谨的制度的。越级提升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笔者这里说基本不会发生,是因为笔者在诸多史料中还没有发现有这种情况,只不过说肯定不会发生太过武断。

如果认为笔者的这个观点还不够牢靠的话,那可以拿两个清代时期著名的人物来进行论证,一个是康熙时期的于成龙,另一个是乾隆朝的和珅。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4)

先说于成龙。于成龙是康熙时期的名臣,深受康熙帝的宠信,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清廉的干吏,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于成龙是举人出身,他第一个职务便是罗城知县,由于在大计中获得卓异,三年任满后升任四川和州知州(从五品,因为地方主官中没有正从六品),其后又升任黄州府同知、知府。不久于成龙迁武昌知府、湖广江防道道员,再升福建按察使、布政使,最后才是直隶巡抚、两江总督。

于成龙可以说是清代地方文官的一个鲜有的特例,他一级不落地从知县干到了总督,康熙帝对他极为信任,所以他的升迁道路十分顺畅,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于成龙的仕途之路,那就是——快,但绝够不上越级提升。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5)

再说和珅。有清一代,像和珅这样的仕途顺利的找不出第二个。但他也同样遵循逐级升迁的硬性规定。和珅因为是满洲正红旗人,他没有走科举之路,而是袭了祖上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这个职务如果以品级而言,属于从三品。

和珅担任的第一个职务便是上虞备用处的三等侍卫(正五品),然后是乾隆仪仗队的侍从(相关于二等侍卫,正四品)、乾清门侍卫(一等侍卫,正三品)。可以看出,和珅是以侍卫这个台阶走上仕途之路并受到乾隆赏识的。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6)

很快,和珅升任御前侍卫、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要职。从和珅的整个升迁过程来看,也是按部就班,谈不上越级提拔。只不过相比于于成龙而言,他的速度更快,职务更显赫。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存在,清代为何就没有越级提拔这种情况发生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越级提拔不管对于皇帝还是官员本身而言,都存有极大的政治风险。比如一个知县突然升任为巡抚,那么不管是理政经验还是大局观,都达不到这样一个层次。

清朝官员冒顶级别,为何清代不会发生越级提拔的情况(7)

而最关键的是,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越级提拔也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让很多人产生不平衡,也会给吏部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再者,皇帝必须要维持官僚集团的稳定,他不但是规矩的制定者而且必须是规矩的维护者,因此,越级提拔这种不合规矩的事皇帝不会去做。所以,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作为总结:清代的文官只有火箭般升迁,而无越级提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