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社工是什么样的?社工是什么两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你眼中的社工是什么样的?社工是什么两个故事告诉你答案一图读懂3两个故事2责任传递
“中国社会工作”标志
3月19日,民政部发布“中国社会工作”标志。标志由上方图形与下方“中国社会工作”中英文文字构成。上方图形为红心,内含中文书写体“社工”。书写体“社”字,既蕴含中文“社”字,也蕴含中文“工”字,两字浑然一体,点明主题。图形采用党旗国旗的红色,寓意着我国社会工作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之路。“社工”书写体采用白色,寓意广大社工以高尚、纯洁、正直的情操开展社会工作。
本文目录
1
两个故事
2
责任传递
3
一图读懂
壹
两个故事
追求童趣使人心情愉悦
相伴畅玩催人全身舒爽
六一在我们的不舍中
悄悄溜走 落下帷幕
在加格达奇特困供养中心
有一群热心善良的小伙伴
他们把“老人”当小孩
让老小孩们笑得停不下来
一丝不苟带着老人做手腕操
共同钻研屏幕里的养生视频
跳佳木斯舞 做快乐健脑操
益智类游戏 乒乓传情互动
一群90后青年社工
运用社会工作理念
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
如果说生活在供养中心的老人
是在平淡日子中体会生活的甜
那么接下来的这个故事
则会带给更多特殊群体及其家庭
无限的温暖、力量和前行的希望
思念可以跨越多远距离
黑龙江人胡海涛可以给出答案
患有轻度智力障碍的他
2008年在长春与家人走散
从此孤身一人 流落四方
直到2014年 深圳市救助管理站发现
这个不会写字、不记得家的思乡人
一群热心善良的社工人出现了
推送寻亲消息 对比DNA信息
联络报社媒体 比对人脸识别
努力石沉大海 他们不言放弃
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
历时5年 终于找到海涛的家人
并将与亲人失散10年的胡海涛
从3000多公里外的深圳送回家
据悉目前深圳救助站大鹏安置点
仍有200多人滞留 未找到家
社工们悉心照料着流浪者们
也通过各种途径帮他们返乡
贰
责任传递
社会工作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团中央对开展社会工作特别是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有着高度的前瞻性,近年来不断强化对青少年群体的联系服务和吸引凝聚,在全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改革创新团的工作
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
2017年,黑龙江省委办公厅印发《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改革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团干部 社工 青年志愿者’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推动以‘青年之家’为主要载体,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范围。加强联系服务引导,把青年社会组织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团属青年社团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整合作用和在联系服务青年中的积极作用。”
一次理论培训
一次党性教育
近日,团省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国家中级社工师、团省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傅海涛做了题为《用新时代青年工作方法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题讲座,学习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业务知识。
付海涛结合多年从事社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详细讲解了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前景以及当下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的角度阐述了社会工作的意义,并针对共青团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提出了建议。
叁
一图读懂
走遍大街小巷 包揽大事小情
聚焦社会服务 传递人间大爱
黑龙江共青团发出号召
让我们携手身边的社会工作者
发扬社工精神 不负时代使命
将小爱汇成江海
把温暖留在心间
-End-
素材来源 | 团省委机关党委
微信号“社工客”“社工中国网”
“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本文校审 | 冯 赞
文案设计 | 武智勇
图文编辑 | 武智勇
冷东(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