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肉牛产业大会,赤峰市阿旗建示范村引领肉牛产业高效发展
赤峰肉牛产业大会,赤峰市阿旗建示范村引领肉牛产业高效发展编辑:毕永宝来源: 活力阿鲁科尔沁 围绕示范户强化技术培训,保证肉牛产业科学健康发展。依托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旗农牧局技术人员走进肉牛养殖户,开展切合生产实际培训,普及养殖实用技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畜牧专家组织养牛户参加“全国青贮大会”网上培训学习,通过微信群开展疫病防控和饲养技术互动交流。疫情解除后,农牧局抓紧农闲时间组织实训,在养殖户牛圈中手把手教人工授精操作,选择老技术员带徒弟的模式,培养农牧民成为兼职肉牛改良员。实践证明,示范村技术员组成服务技术队,使冷配改良公益性发展更好、改良服务质量更高、普及范围更广。师傅带徒弟这种传帮带技术培训模式,更易于操作,学习效果更佳。 采取多种措施打造示范村肉牛文化氛围。示范村村部制作悬挂牛产业相关宣传图片,从优秀种公牛介绍到旗内优秀基础母牛展示,从肉牛草原游牧天然绿色到生态家庭牧场种养一体化循环发展,再到依托“中国草都”高层次肉牛产业发展,展
2020年,为实现肉牛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阿旗选定并集中打造20个肉牛专业示范村。示范村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初步达到了高水平发展,引领示范作用愈来愈明显。已经开展集中冷配改良、大数据管理试运行、机械设备设施配套及新技术培训推广等,深受农牧民欢迎,示范村养殖户参与热情高涨。
示范村集中开展公益性肉牛冷配改良,保障受胎率。旗农牧局从赤峰赛奥牧业、河南鼎元种业、通辽京缘牛业及内蒙古中农兴安种业等种公牛站选择优质肉牛冻精,集中在村部公益性供应养殖户。同时提供输精外套、手套等配种耗材。示范村在村部建设肉牛技术服务站,服务室配备显微镜等检测设备,随时监测精子活力。苏木乡镇农牧中心、嘎查村与改良技术员签订服务合同,经培训合格的改良员从示范村技术服务站领取冻精,为养殖户完成输精,保证受胎率达到90%以上。
通过集中组织冷配,建立肉牛档案信息系统。示范嘎查村集中开展冷配改良后,统一纳入肉牛档案信息管理,每户配备一本《肉牛档案手册》,要求改良员和养殖户必须制作档案。同时,示范村加入了赤峰市昭乌达肉牛大数据平台,每完成一头母牛配种,可用手机作为输入终端,为母牛拍照,填写母牛相关信息并上传,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完成全旗母牛大数据建设。随着赤峰市肉牛大数据平台建设,最终建立起肉牛及产品的可追溯体系。
为示范村及养殖大户配备TMR机(全日粮饲草料搅拌机)加快推进肉牛养殖机械化。饲养管理水平决定肉牛产业实力,饲草料质量和饲喂方式是肉牛产业基础,当今世界上肉牛养殖最推崇全日粮混合技术。阿旗养殖户家家种植玉米青贮,有了TMR机可以将青贮与苜蓿、秸秆等干草充分混合,确保肉牛采食饲草料更均匀,保证饲喂效果。目前,全旗围绕示范村已配套容量6立方TMR机45台套,肉牛饲喂方式机械化和自动化时代已经启动。
围绕示范户强化技术培训,保证肉牛产业科学健康发展。依托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旗农牧局技术人员走进肉牛养殖户,开展切合生产实际培训,普及养殖实用技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畜牧专家组织养牛户参加“全国青贮大会”网上培训学习,通过微信群开展疫病防控和饲养技术互动交流。疫情解除后,农牧局抓紧农闲时间组织实训,在养殖户牛圈中手把手教人工授精操作,选择老技术员带徒弟的模式,培养农牧民成为兼职肉牛改良员。实践证明,示范村技术员组成服务技术队,使冷配改良公益性发展更好、改良服务质量更高、普及范围更广。师傅带徒弟这种传帮带技术培训模式,更易于操作,学习效果更佳。
采取多种措施打造示范村肉牛文化氛围。示范村村部制作悬挂牛产业相关宣传图片,从优秀种公牛介绍到旗内优秀基础母牛展示,从肉牛草原游牧天然绿色到生态家庭牧场种养一体化循环发展,再到依托“中国草都”高层次肉牛产业发展,展示出阿旗肉牛产业丰硕成果。展示出示范村“发展肉牛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氛围。牧户则把自家最好的牛图片挂上了墙,肉牛产业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今后,按照肉牛产业发展规划,阿旗在3年内将建成肉牛专业村100个,带出肉牛养殖大户1000户和生态肉牛家庭牧场1000家,肉牛存栏总量将达到100万头。届时肉牛养殖将成为全旗农牧民收入支柱,肉牛产业将成为阿旗农牧业经济基础。阿鲁科尔沁旗将利用“中国草都”资源,再打造出一个享誉全国的“中国牛旗”。
来源: 活力阿鲁科尔沁
编辑:毕永宝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