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五发子弹造就了一个狙击手(冷枪运动一人毙敌203名)
仅凭五发子弹造就了一个狙击手(冷枪运动一人毙敌203名)仅在537.7高地北山这个小小的阵地上,邹习祥和他的战友们就用冷枪打死了三百多个敌人,让敌人躲在地堡里不敢出来。这道小小的山岭,从此被“联合国军”绝望地称为“可怕的狙击兵岭”。志愿军第四十五师曾专门邀请邹习祥介绍经验,向全师推广他的狙击经验,有力推动了冷枪、冷炮运动的开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邹习祥式的狙击手。据该师战史记载:“六个月中,我师冷枪歼敌5046名,冷炮歼敌2861名,击毁击伤坦克18辆,汽车88辆,各种炮4门,各种机枪24挺,地堡170个……而我师仅伤4人、亡5人。”邹习祥教新战士打冷枪。邹习祥的狙击战果鼓舞了全连,战士们纷纷报名要求参加冷枪运动。他带着战友李海臣到前沿阵地,为他做示范。邹习祥对着三五成群晒着太阳的美军士兵,连发三枪,击毙三敌,一下就激发了李海臣的歼敌积极性。此后,李海臣不仅敢于抵近狙击,还熟练掌握了邹习祥的狙击经验,“三快一准”(快瞄、快打、快撤、打得准)。在快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52年,第五次战役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峙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对峙的焦点在朝鲜五圣山。五圣山位于三八线以北约30公里处,是朝鲜中部战线的门户,失去五圣山,志愿军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
邹习祥所在的志愿军第十五军一三五团一营一连驻守在五圣山前沿上甘岭两高地之一的537.7高地北山上。这是五圣山前沿十余里长的防线中最突出的阵地之一,距美军前沿阵地仅百米左右,对志愿军来说,537.7高地北山的得失关系整个防线的安危。
此间,第十五军号召部队在大力构筑工事,随时准备粉碎敌人进攻的同时,开展了冷枪冷炮运动。537.7北山的一三五团一营一连经过反复商量,推选了枪法最好的班长邹习祥打第一枪,而邹习祥打出的第一发冷枪弹,“就把正在阵地上来回走动的敌人,打了个嘴啃泥。”
邹习祥教新战士打冷枪。
邹习祥的狙击战果鼓舞了全连,战士们纷纷报名要求参加冷枪运动。他带着战友李海臣到前沿阵地,为他做示范。邹习祥对着三五成群晒着太阳的美军士兵,连发三枪,击毙三敌,一下就激发了李海臣的歼敌积极性。此后,李海臣不仅敢于抵近狙击,还熟练掌握了邹习祥的狙击经验,“三快一准”(快瞄、快打、快撤、打得准)。在快速寻觅目标的同时,力求一枪毙敌,否则就立即转移阵地。
第二次打冷枪时,邹习祥站在537.7高地北山的左面山坡上,一枪击中一个正在扛木头的敌人,中弹的敌人连人带木头滚下山去。敌人报复的排炮发疯似地打过来时,邹习祥早已转移阵地,在另一侧射出新的冷枪。就这样,邹习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整个山头都是邹习祥脆响的枪声,敌人的炮也跟着满山乱轰。这一天,邹习祥用十一发子弹打死了六个敌人,还让美军白白耗费了上百发炮弹。
志愿军第四十五师曾专门邀请邹习祥介绍经验,向全师推广他的狙击经验,有力推动了冷枪、冷炮运动的开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邹习祥式的狙击手。据该师战史记载:“六个月中,我师冷枪歼敌5046名,冷炮歼敌2861名,击毁击伤坦克18辆,汽车88辆,各种炮4门,各种机枪24挺,地堡170个……而我师仅伤4人、亡5人。”
仅在537.7高地北山这个小小的阵地上,邹习祥和他的战友们就用冷枪打死了三百多个敌人,让敌人躲在地堡里不敢出来。这道小小的山岭,从此被“联合国军”绝望地称为“可怕的狙击兵岭”。
浴血上甘岭23个昼夜
10月14日凌晨,上甘岭战役打响,无数条闪烁明灭的弹道,划破漆黑的天空。敌军320多门大口径重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将密集的火力倾泻在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阵地。
537.7高地北山坑道里,邹习祥和他的战友们默然无声地搂着枪 坐在坑道两边的空弹药箱上 承受着一波又一波猛烈轰炸。坑道内不时落下被震松的尘土,簌簌往下掉,打得邹习祥“脚底板酥胀麻木 而屁股则像坐在漫涨的海涌上。”
密集的炮击、轰炸过后,敌军开始向537.7高地北山发动进攻。邹习祥和战友们在与后方失去联系,得不到任何弹药、物资补给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孤军苦战,殊勇不殆,终因弹药告罄,伤亡过大,一连幸存的20余人不得不退守坑道。然而当天晚上,邹习祥和他的战友又在兄弟部队增援下,连夜发起反击,战至天明,重新收复阵地。
惨烈的战斗中,邹习祥所在的坑道被敌人炮火打得变形,坑道口小,空气极其不好,连火柴也划不燃。汗味、硝烟味、血腥味……时间长了,什么气味都有。战士们干燥的口腔和食管,几乎完全无法咀嚼,舌头肿胀得说话都说不清,极渴的战士往干裂的嘴唇上抹牙膏,有的趴在坑道壁上舔着那略有湿润的岩石,最后只有喝尿,而极度缺水的尿液透着难闻的涩味,邹习祥和战士们有了一些小窍门:加入牙膏或者十滴水。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尿液成了他们的“光荣茶”。
至11月5日,昼夜作战23天的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伤亡惨烈,奉命撤下上甘岭,阵地交给了第十二军三十一师。已提升为副排长的邹习祥和战友们于当晚撤下阵地,开赴兵马洞整顿。1953年1月,已是排长的邹习祥随第十五军开赴朝鲜元山地区,守备东海岸,准备抗登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