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在肯尼亚有啥项目:16年肯尼亚叫停中企工程
中铁在肯尼亚有啥项目:16年肯尼亚叫停中企工程于是中肯很快在关于肯尼亚国内的基建项目上达成合作意向。中国对肯尼亚的援助,一向秉持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神,肯尼亚自己也苦于技术匮乏久矣。肯尼亚的成立时间不长,1964年才建国,长期被殖民的历史和落后的经济都使得肯尼亚建国后的发展也不乐观。中国跟肯尼亚交好的时间很长,1963年12月12日,肯尼亚刚宣布独立,14日,中肯就迅速建交。从2000年到2011年间,中国不断以经济或技术的形式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逐渐成为非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国,也成为了肯尼亚的第一进口大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世界大舞台上站稳脚跟的同时,也向来积极友好地向一些落后贫穷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比如非洲大多数基建项目都是由中国援助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中非合作都是愉快顺畅的,中国的援助之路上曾经遇到过不少白眼狼,非洲的当属肯尼亚了。
2016年,我国与肯尼亚之间就曾上演了一出国际版“农夫与蛇”。
肯尼亚肯尼亚的地理位置十分具有吸引力,位于东非沿海,横贯赤道,纵贯东非大裂谷,是整个东非的交通要道,东非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蒙巴萨港,就位于肯尼亚。
肯尼亚的成立时间不长,1964年才建国,长期被殖民的历史和落后的经济都使得肯尼亚建国后的发展也不乐观。
中国跟肯尼亚交好的时间很长,1963年12月12日,肯尼亚刚宣布独立,14日,中肯就迅速建交。
从2000年到2011年间,中国不断以经济或技术的形式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逐渐成为非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国,也成为了肯尼亚的第一进口大国。
中国对肯尼亚的援助,一向秉持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神,肯尼亚自己也苦于技术匮乏久矣。
于是中肯很快在关于肯尼亚国内的基建项目上达成合作意向。
中国以贷款形式为肯尼亚提供了很多经济和建设上的援助,帮忙完善或建造了不少铁路、公路、电网、港口,而且这些贷款都是无息的。
有了中国的援助,肯尼亚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中国尽心尽力付出,也不是指望肯尼亚对中国多么感激涕零,中国寻求的是互惠共赢,谋求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格局。
但是肯尼亚却对中国连最基本的尊重都谈不上,把过河拆桥诠释得淋漓尽致。
2013年,肯尼亚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都比较滞后,要说交通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亚于血管对人体。
于是中肯相约修建蒙内铁路。
肯尼亚又琢磨着想发展航运,因为彼时肯尼亚全国只有一个从上世纪沿用到现在的乔莫·肯雅塔机场,位于首都内罗毕。
上世纪的建设现在已经很落后了,这机场不仅又老又旧,还无法满足国民的流动需求,还被评为世界上十大最差劲机场之一。
于是肯尼亚政府就想建设一个新的国际航站,但是既缺钱,又缺技术,于是肯尼亚政府又想到了中国,总统肯雅塔亲自牵线搭桥,寻求与中国合作。
中国在国际上向来有“基建狂魔”之称,老朋友既然有意向,肯尼亚公开招标之后,中国自然当仁不让地积极参与这个订单招标。
最终两家中国企业中标,分别是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公司和安徽建工集团。
达成合作之后,修建计划也很快拟定出来,这项航站工程,预计耗费四年时间,也就是在2017年施工完毕,资金投入约640亿先令,约合人民币37亿元。
整个工程会把原先的旧机场翻新扩建,使得机场可容纳的客流达到2000万人次。
中企与肯尼亚于2013年签署了建设合同,开始正式施工。
肯尼亚政府十分看重此项工程,开工仪式上,总统肯雅塔亲自致辞,他身穿黄色工服,一手铁锹,一手话筒,表示了对中国基建能力的信任,和对两国未来合作的展望。
有了一国元首的亲自背书,中企这边也是摩拳擦掌,既出钱又出力,两家公司都投进了7500万先令。
但是,一个好的开端有时并不能迎来一个完美的结局。
2016年,距离完工还有一年时间,在这即将大功告成的关头,肯尼亚却突然翻了脸。
肯方开始对工程各种挑刺,最终更是以机场建设不达标为由,单方面撕毁合同。
3月份,当所有工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忙着扩建机场的时候,肯尼亚政府突然下达了指令——不建了!
所有人都被肯尼亚这番突如其来的操作震惊到不行,一个所有人呕心沥血耗费三年多打造的大工程项目,你说停就停。
如果机场建设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么肯尼亚要做的,应当是第一时间跟中国协商,把问题解决。
然而肯尼亚单方面毁约的行为,实在让人错愕。
摆明了就是要找茬儿,不肯好好跟你坐下来商量。
而负责人给出的停建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他们认为机场的可容纳客流只需要达到1400万人次就够了,根本没必要建成2000万的。
二是建造2000万客流的机场,耗费资金实在太多,肯尼亚还有很多地方要建设,都是需要资金的,结果翻新个机场就花了这么多钱,那么其他的就承担不起了。
明里暗里挤兑中国害得他们多花钱了。
中国出钱又出力,临头来还被倒打一耙,也是愤怒无比。
既然你不按常理出牌,说毁约就毁约,那按照当初签订的合同规定,肯尼亚作为毁约方,需要赔偿给中国219亿先令的违约金。
可惜肯尼亚的经济能力并不与它的厚颜程度成正比,数百亿的违约金,肯尼亚自然赔付不起。
其实肯尼亚对于毁约的后果不是没预料到,在叫停项目之前,肯尼亚政府内部就产生了极大分歧。
一派官员强烈反对叫停项目的决定——擅自毁约造成的巨额违约金,无疑是让本不富裕的政府财政又雪上加霜,肯尼亚根本无力偿还。
另一派的交通部官员和机场负责方对此则不以为然,他们坚持叫停,并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合同中的漏洞。
而这个漏洞,能让他们不必为毁约付出代价。
可是当初合同可是经过肯尼亚相关部门亲自审核的,如今再扒所谓的漏洞,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中国虽然对肯尼亚的毁约行径十分愤怒,但也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容许肯尼亚把这笔违约金拖了好几年。
结果几年过去了,肯尼亚磨磨蹭蹭,最终才凑到43亿,连个零头都达不到。
能还一点是一点,中企就先收下了这43亿。
可是这肯尼亚接下来的举动再次令人大跌眼镜,许是把这好不容易攒够的钱一股脑全赔了中国,肯尼亚政府是越想越难受,觉得自己真亏。
不久后,肯尼亚直接表示,不仅不会还剩余的违约金,而且中国必须要把之前赔付的43亿元还给肯尼亚。
“中国公司不应该得到赔偿,肯尼亚才是受害者一方。”肯尼亚愤懑地对媒体控诉道。
从诚信骗子升级成老赖还不够,肯尼亚居然再次发挥它那恶人先告状的功力,直接起诉了两家中企。
面对厚颜无耻的肯尼亚,中企咬紧牙关,从牙缝迸出俩字:还钱!
任你在媒体前如何跳,合同可是白纸黑字的摆在那里,容不得你抵赖。
肯尼亚最让人咋舌的还不是它动辄叫停当初说好的项目,最令人觉得离谱的,是它总喜欢在基建项目快要建设完成的时候,开始各种挑刺儿不满意,然后就要叫停。
在肯尼亚遇到困难的项目还不止机场这边,另一头正在施工的蒙内铁路也天天被狙击。
蒙内铁路是肯尼亚迄今为止最大的基建设施建设工程, 2014年12月12日开工,2017年5月31日通车。
蒙内铁路的投入资金90%都是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而剩下的10%的资金才是从肯尼亚政府的财政中拨出。
也就是说中国不仅出钱贷款给肯尼亚,还出力,帮着他们一起修路。
蒙内铁路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西方媒体却对这条路尤为忌惮。
殊不知当初殖民肯尼亚的正是他们自己,被蒙内铁路取代的“乌干达铁路”,正是英国建造的殖民地产物,无异于非洲的一道殖民枷锁。
如今中国帮忙修建新的蒙内铁路,西方国家以为中国是想如法炮制他们当初的做法,抢夺他们的奶酪。
于是西方媒体隔三差五就要给蒙内铁路扣上“债务陷阱”“破坏生态”“歧视非洲人”等帽子。
其实无论西方媒体怎么颠倒黑白,但是只要中肯双方彼此信任,小丑们怎么跳都无济于事。
但还真有一部分肯尼亚民众被舆论误导,开始仇视中国工程,给中国项目带来很大阻力。
部分肯尼亚民众觉得中国这么费心思帮肯尼亚,其实就是想让他们国家欠一屁股债。
2020年 ,西方媒体及肯尼亚当地媒体更是几度报道称,肯尼亚司法局建议停止由中国公司运营本国的铁路项目。
这些媒体都透露出风声,说肯尼亚要取消中国对蒙内铁路的运营权,原因是这家中企运营的铁路收入远不如预期,而中国运营商却拒绝坐上谈判桌审查合同条款。
合同是2017年签的,迄今已满三年,而下一次审查合同的时间应该在2022年5月。
报道还援引了肯尼亚副检察长的话,说他们正考虑与中方终止这份合同。
这些一唱一和,似真似假的风声很难不让人想起几年前的机场骚操作,难道忘恩负义的剧情又要再上演一次?
但凡项目刚启动的时候,你叫停,都还有的商量,结果项目建设途中,你一声不吭,建设进度过半,眼看着快成了,或者已经交付运营了,却开始找茬耍赖。
这种过河拆桥的行径很难不让人觉得气愤。
不过后来事情又出现翻转,肯铁亲自给出官方回应,称总检察长并没有建议终止与非洲之星的合作。
“两方坚定地致力于像以前一样继续开展合作,以确保准轨铁路安全、顺畅、高效运营。”
这番话算是辟谣了那些媒体所谓的报道,不过肯尼亚政府表示,合同方面确实也有一些分歧。
也就是说,分歧确实有,但远不到要终止合作的地步,双方还是会坐下好好协商,谋求日后的长远合作。
比起当初被迫中止的机场建设,这桩事件还是得到妥善处理。
本以为机场事件只能拖着了,毕竟双方拉锯了近五年,还是没个说法,结果2021年,更有意思地反转又出现了。
肯尼亚机场负责人终于低头了,表示希望中国企业继续帮忙完成剩下的工程部分。
对方还承诺愿意支付赔偿金,只要中国肯继续施工,一切都好说。
中方也很心情复杂——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双方再度坐上谈判桌,这次中方不得不多留心眼了,打破一场信任很简单,但是芥蒂终究还是会种下,曾经寒过的心也很难再暖回来。
这场长达五年的拉锯战就这么收场了。
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尼亚民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清谁才是真心想帮助肯尼亚。
“每次中国来访,我们就会多出一家医院,但是每次英国人来访,他们只是带来了一场口水演讲。”有网友发出感慨。
一带一路横跨亚非欧,中肯双方依旧在各方面有着密切合作。
2021年,中国向肯尼亚捐赠945吨大米,中方在交接仪式上表示,中方将继续加强同肯方在各领域的合作。
2022年1月6日,中国和肯尼亚举行双边会谈后,在双方外交部长的监督下,签署了6项关于贸易、基础设施以及其他领域的谅解备忘录和协议。
肯尼亚外长奥马莫表示,中国已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家庭捐赠了一万吨大米。
中肯还缔结并签署了关于对华出口鳄梨和水产品的议定书。
国际上没有永恒的伙伴和敌人,未必是不计前嫌,但是成大事者不会为了曾经的龃龉,影响眼下和未来的国际间的合作。
只是不计较并不意味着遗忘,诚信永远是合作之本,是国际交往与和合作的基础,决不能再出现“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荒唐事件。
信息来源:
玄国.肯尼亚现代化与中国对肯尼亚援助的思考[J].国际公关 2020(10):11-12.
肯尼亚要求中国公司停止运营该国铁路?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