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上海 沙逊大厦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的金属标牌。两年前故地重游,我发现这块标牌还留在饭店的墙上。(艾伦·拉森 摄)从宾馆阳台看到的外滩景象。黄包车和轿车、卡车在同一条道上川流不息。(艾伦·拉森摄)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图片中停泊在江边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重型巡洋舰“圣保罗号”。(艾伦·拉森 摄)上海 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图为黄浦江渡口 。上海外滩,世界闻名,不仅因为它的名声还有它俯看水陆商贸活动的宏伟建筑物,对第14航空队的士兵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自从离开美国后,我们从没见过如此高 大的建筑。艾伦很幸运地从一栋大楼上拍到了外滩全景。1945年来,还可以看到一些大楼上飘扬着英国国旗。(艾伦·拉森摄)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每天更新!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

杭州火车站距离空军基地很近,1945年秋,我们有幸获得批准乘火车到几小时路程以外的上海去做一次旅行。我们饶有兴趣地与站台上卖水果的妇女讲价,好买一些在路上吃。(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

繁忙的黄浦江景象——老式帆船、驳船、商船和美国海军军舰只公用同一条水路。(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3)

古老的帆船(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4)

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图片中停泊在江边的是美国太平洋舰队重型巡洋舰“圣保罗号”。(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5)

上海 黄浦江上一直停泊着来自各国的船只。图为黄浦江渡口 。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6)

上海外滩,世界闻名,不仅因为它的名声还有它俯看水陆商贸活动的宏伟建筑物,对第14航空队的士兵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自从离开美国后,我们从没见过如此高 大的建筑。艾伦很幸运地从一栋大楼上拍到了外滩全景。1945年来,还可以看到一些大楼上飘扬着英国国旗。(艾伦·拉森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7)

从宾馆阳台看到的外滩景象。黄包车和轿车、卡车在同一条道上川流不息。(艾伦·拉森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8)

上海 沙逊大厦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的金属标牌。两年前故地重游,我发现这块标牌还留在饭店的墙上。(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9)

从国际饭店眺望上海。大新百货公司大楼(今第一百货大楼的前身)曾是当时那一带很突出的建筑,左下角是二战中印缅战区司令官蒋介石先生的巨幅画像。(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0)

在1945年,除了电车和军用车辆以外,其他车辆除横穿外是不允许在南京东路上行驶的。黄包车在穿着制服的注视下穿越马路……这一刻,他和一个士兵好奇地望着摄影师。这一幕发生在1945年11月,永安百货公司大楼附近。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1)

有轨电车在战时及战后的许多年里一直行驶在南京东路上,其模样同美国、欧洲及印度的一些城市里的电车一样。街边那张巨型广告画,上面分别是中国、苏联、英国和美国的旗帜,以及“庆祝抗战胜利,庆祝世界和平”的标语 。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2)

上海国际饭店(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3)

上海。 飞虎队士兵得到特许有机会,在国际饭店顶上眺望上海全貌,感受这座城市的博大。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4)

飞虎队的科吉斯中士在国际饭店楼顶上眺望上海的城市面貌,我们有幸得到特许有机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博大。(艾伦·拉森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5)

上海 南京路(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6)

投降后日军士兵在拆除街道上的碉堡。(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7)

投降后日军士兵在拆除街道上的碉堡。(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8)

上海机场,被中国军队缴获和收编的日军飞机(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19)

上海 南京路跑马厅对面的美国红十字会,美国军人集结准备游览上海市。(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0)

上海 跑马厅赛马俱乐部建筑(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1)

上海 中国航空公司总部大楼。(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2)

上海。 前方又看见一栋大楼,后来才知道那里曾经是抗战初期中日军队激烈交战的战场——四行仓库。(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3)

上海 繁忙的苏州河(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4)

上海 苏州河上的渔民小船(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5)

上海 苏州河的小码头(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6)

上海 苏州河边剃头师傅在为客人洗头(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7)

即提篮桥监狱),旁边是红砖建筑,类似仓库的房子。(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8)

上海 1945年12月15日,运送美军去美国军舰的车队(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29)

上海 水上商贩在向准备离开中国的美军士兵兜售商品。(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30)

从美国运输舰上看到的外滩和黄浦江景象(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31)

黄浦江上,在甲板上等待军舰起航的美国士兵。(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32)

上海。 美国军舰鸣笛起航(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33)

上海。 挤满甲板的美国军人(艾伦.拉森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34)

美军士兵在军舰甲板上玩扑克(威廉.迪柏 摄)

美国飞虎队宣传图:美国飞虎队队员眼中40年代的上海(35)

从上海起航横跨太平洋前往美国西雅图途中的镜头,永别了,中国。(威廉.迪柏 摄)

文[美]艾伦拉森

当年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飞行员,上衣里都有一份持有人的身份和工作记录。如果他碰上麻烦,那就指望认识字的中国人读懂以后来帮助他。通常情况下它非常有效。我还留着一份记录。有一件很有戏剧性的事,事件的主角正因为制服里有这个,所以被日军击落以后,成功得到了营救。

戴维斯上校是一个飞行队长,驾驶P-40战斗机,就是机头画了鲨鱼嘴图案的那一种类型。那次他们正在执行任务,突然他的引擎被日本飞机击中了,他被迫跳伞逃生。他着陆后受了伤,侥幸躲过了日本兵。敌人离他只有几里远。他逃进一户农家,但那家没有人认识字,不晓得上面写了什么。他们再去找认字的人来读。飞行员后来回忆,不过15分钟,他就被抬出农家到了另一个地方,那里有中国军人。中国军人立刻动手帮忙,劳工也赶来,用一把椅子当担架抬到几里之外的另一所房子。在接下来的3周时间里,他就这么被抬来抬去,然后找医生医治,还见到了将军。最后,他们把他送回了美军基地。

我来中国之前,对劳工的印象主要是通过阅读得来的,里面这些人面目可憎。后来才知道这种印象是不对的。我想把那些建造机场的劳工拍摄下来。他们搬运巨石,把大石头砸成小块。我发现这些人被叫作“苦力”。我希望能通过什么方法来弥补过去那些年里的错误认识。我一直认为他们是贫弱无力的一群人,但最后我却意识到,他们强大、能干,在艰难的条件下长时间地工作,还冒着生命危险。因为飞机降落时不时会滑出跑道,撞倒在一旁工作的他们。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会了感激。那些人虽然没有当时美国那样的先进设备和资源,但是他们比我们更为勤奋,就是要让国家强大起来。

得到战争结束的消息,我们放声大笑,有人朝天鸣枪,喜悦难以言表,因为部队可以送我们回家了。但我们没忘记回去做剩下的工作,以便离开中国的时候,事情能够变得井井有条,好让中国人也为我们感到骄傲。这就是我们走之前几个月时的心情。那是令人开心的一刻,还要感谢中国朋友自始至终对我们的支持,这是非常美妙的经历。

60多年过去了,我经常翻看我拍的照片,也经常和人说起。我很留恋中国的食品,另一方面,中国人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我和他们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我回美国继续大学学业的时候,特意选修中国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课程,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当时的所见所闻。除此以外,我的邻居也对我那段经历很感兴趣。我做了一套幻灯片给不同的人看,讲述我在中国的事。无论是对于他们还是对我和我的家人,这点很重要。(摘自《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每天更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