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短下架了吗?火爆后急速下架
蚂蚁短下架了吗?火爆后急速下架对于Avatarify和ZAO的质疑,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其实是对AI换脸技术的质疑。不管是用户处于什么目的,在平台上上传个人信息图像,大概率是要留下来的,那这些图像此后被用来做什么是无法监控的,有可能用于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也可能被用于非法利益的换脸。有何安全隐患?这种AI特效之所以火爆,最主要的原因是容易上手。加上效果不错的人脸呈现,魔性的动作模板,而且像雷军、巴菲特、任贤齐等名人的视频内容,很容易变成受欢迎的短视频传播。在此之前,同类AI特效也有火过,Cycle GAN、Face2Face,还有Deepfake。但这些产品的结局证明,这类AI换脸背后总是存在着各种风险的。在国内有一款更让中文网友熟悉的产品ZAO,2019年ZAO上线时,普通用户能把自己的脸嫁接到明星的电影片段中。然而,ZAO的流行神话也不过流星一闪,其中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老生常谈的因素导致。
在 2月底时,朋友圈、短视频平台 上,一个叫作 “ 蚂蚁呀嘿 ” 的 视频特效火了。 只需要把照片导入一款名为Avatarify的软件,无论是 人物、动物、 动漫角色,都能变成一段跟着节奏摇头晃脑的视频。

从爆火到凉凉只需要一周
火爆一周后,Avatarify在国内就被下架了,国外网站依可以使用。
实际上,Avatarify并非新产品,最早是“马斯克换脸”视频在国内外一度刷屏。那时候是俄罗斯的程序员Ali Aliev在家里开视频会议太无趣,于是用AI换脸恶搞一下同事,就有了Avatarify。但当时受PC 端和使用场景的限制,和一定编程知识,所以这个APP没有广泛传播。后来Avatarify变成了App的形式,就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这种AI特效之所以火爆,最主要的原因是容易上手。加上效果不错的人脸呈现,魔性的动作模板,而且像雷军、巴菲特、任贤齐等名人的视频内容,很容易变成受欢迎的短视频传播。
在此之前,同类AI特效也有火过,Cycle GAN、Face2Face,还有Deepfake。但这些产品的结局证明,这类AI换脸背后总是存在着各种风险的。
在国内有一款更让中文网友熟悉的产品ZAO,2019年ZAO上线时,普通用户能把自己的脸嫁接到明星的电影片段中。然而,ZAO的流行神话也不过流星一闪,其中的原因还是因为那些老生常谈的因素导致。
有何安全隐患?

对于Avatarify和ZAO的质疑,从更深的层面来说,其实是对AI换脸技术的质疑。不管是用户处于什么目的,在平台上上传个人信息图像,大概率是要留下来的,那这些图像此后被用来做什么是无法监控的,有可能用于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也可能被用于非法利益的换脸。
如今的生活中的“刷脸”技术已经普及,像人脸解锁手机最为常见,其他如取款、住店、坐高铁等也已经普及。
像有媒体报道的,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人脸面具,就可以解锁手机、破解银行验证,用一张照片“冒充”他人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难题。
相对国内而言,欧美国家很早就认识到这类技术的风险,近年的监管也趋严。包括Facebook、Google等企业在内,在立法和对其隐私保护的角度都被强烈反对,微软更删除了此前全球最大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