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哪里有荷花看:盛夏又闻莲花香
广州市哪里有荷花看:盛夏又闻莲花香莲蓬可食用可入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摄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含苞待放,再到完全盛开……每个阶段,荷花曼妙姿态各有不同。南汉宫署遗址出土的莲花宝顶。海幢寺内的千年古莲清代画家笔下的莲花
南沙万顷沙“十里荷花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荷花玉雕艺术精品(资料图片)
南越宫署遗址出土的明代瓦当,上有莲花图案。
晋代青瓷莲花托双枝烛台 (@视觉中国)
南汉宫署遗址出土的莲花宝顶。
海幢寺内的千年古莲
清代画家笔下的莲花
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含苞待放,再到完全盛开……每个阶段,荷花曼妙姿态各有不同。
莲蓬可食用可入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摄
扫描二维码听《爱莲说》
读懂广州 第三十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统筹/读懂广州工作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幸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骆昌威、李波、邱伟荣
我国莲花栽培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诗经》《楚辞》中就有莲花的倩影。莲花更与广州融为一体,从魏晋南北朝起,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莲花成为广州宫署等重要建筑装饰图案之一。
宋代以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被赋予别样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广州城乡广泛种莲。
明清以来,广州建筑、织绣、印染、石刻、彩绘、三雕等工艺装饰中,大量用莲花,寄寓清廉、吉祥、爱情忠贞、纯洁友情等高尚品德。当代中外交往历史中依然可见其倩影。
一茎香莲 相伴两千载
荷花、莲花、睡莲花有何异同?
广州人一般都将荷花和睡莲花泛称为莲花。华南国家植物园副研究员陈磊博士介绍,荷花的植物学学名为莲,属莲科莲属。植物学家一般认为世界上莲属有2个种,莲和美洲黄莲。睡莲花的植物学学名为睡莲,属睡莲科睡莲属,世界上有60种睡莲。因此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荷花学名为莲;但是睡莲不等于荷花,有出水为荷,依水为睡莲一说。
出土魏晋莲花纹瓦当 折射海上丝路万千气象
7月28日,有着“城市之肾”美誉的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中,水面上铺展着层层叠叠的荷叶,与蓝天白云相连接,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一群身着汉服的佳人,搭乘以莲花装饰的游船,在荷塘里穿梭巡游,碧水红荷与汉服佳人相映照,莲花若少女,少女若莲花,颇有一番特别的韵味。
莲花被誉“活化石”
《诗经》《楚辞》中已有记载
其实,人们争相欣赏的莲花在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就存活于北半球沼泽湖泊中,被称为地球的“活化石”。2500多年前,我国《诗经》《楚辞》中就有莲花的影子。《诗经》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有荷”之句;《楚辞》有“集芙蓉以为裳”“因芙蓉而为媒”“临曲池些,芙蓉始发”“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等句。
《楚辞》描绘的情景在古广州是极可能存在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副研究员陈磊博士认为,广州城三江入粤,水网众多。古人为了生存,往往逐水而居,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水源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莲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人类在采集野果充饥时,很容易发现“莲花”的果实和根茎(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莲花”便成为抚育芸芸众生的美食之一。
莲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广州先民的现实生活,随后也凭借艳丽与幽雅深入古人的精神世界。陈磊介绍说,我国莲花栽培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根植于老百姓的生活。一些莲花品种,像千瓣莲、大洒锦、中山红台等,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在中国古代就有培育种植,并有相关记载留存。
莲花纹用于装饰宫署
见证中外文化交流昌盛
莲花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升华,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息息相关。汉代(前202年-220年),广州先民可从古番禺城远航至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印度、锡兰等地,海上贸易渐渐萌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袁承志在《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一文中提出,佛教经印度由海路通过华南(即广州)登陆,进入中国南方发展。海外僧人纷至沓来,广州寺院林立,名僧荟萃,成为南方佛教传播和翻译的重镇。
佛教喜欢以莲自喻,莲花被视为神圣净洁的象征,其冰清玉洁的特质体态受到官方乃至百姓的喜爱。考古学家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上下叠压有秦、西汉南越国、汉、晋、南朝、隋、唐、五代十国期间的南汉国、宋、元、明、清、民国13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的瓦当中,莲花纹占比很大,揭示了莲花与广州的不解之缘。瓦当是建筑屋顶檐口筒瓦前端的遮挡,具有既保护檐椽不受风雨侵袭,又美化建筑外观的功能。南越王博物院考古部刘业沣博士介绍,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大量东晋(317年-420年)以来的莲花纹瓦当、莲花纹砖、莲花纹青瓷器等文物,是古代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昌盛的重要实证。
莲花纹瓦当使用贯穿千余年
见证岭南文化融入华夏文明
7月下旬,由南越王博物院主办的“小瓦当·大世界——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瓦当专题展”正在王宫展区火爆展出。记者观展发现,莲花纹瓦当在建筑上的使用从魏晋南北朝贯穿至清代,跨度近1800年。历朝历代的多种莲花纹瓦当中,有的莲花瓣线条简约抽象,有的采用了浅浮雕手法突出立体效果,俯视时如见莲开。莲花纹样造型丰富。有单瓣和重瓣的变化,瓦当边轮常见有联珠纹装饰。
刘业沣博士介绍,佛教在魏晋兴起后,莲花纹在东晋以后逐渐取代云纹,成为瓦当主流纹饰,莲花意象逐渐被官方采用。魏晋南北朝早期,出现在广州的莲花纹更加具象化,莲叶常用浮雕手法,中间出现莲蓬;而到了南朝(420年-589年)晚期,锯齿纹消失,出现联珠纹。
到了唐朝(618年-907年),广州瓦当上的莲花纹风格较为厚重,肥润与纤瘦并存;到了唐朝中晚期,莲花纹变得图案化和抽象,出现了莲花与牡丹、石榴相结合的宝相花。
据《越秀史稿》记载,唐代时,广州光孝寺风幡堂前水亭下已开凿白莲池,宽约一亩。
莲花宝顶莲花地砖
为南汉国宫廷增色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南汉国立都广州。据《越秀史稿》记载,南汉国末代国主曾在光孝寺建有东铁塔,西铁塔。二铁塔高大相等,西塔今仍存,刻有宝莲花。
南汉国历代国主均将莲花纹用于宫殿装饰。荷与“河”谐音,古代有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 “河(荷)清海晏(燕)”图,寓意天下太平。
宋统一南汉时,南汉宫殿被付之一炬。今年,南越王博物院通过MR技术,在南汉国宫署遗址上“重现”宫殿模样。刘业沣介绍,南汉宫署遗址出土的莲花宝顶或许当年就矗立在宫殿正中央;宫殿的木质柱子安放在莲花柱础上;地上铺设有莲花纹地砖;瓦当则装饰了目前所知的全国最早的莲池鸳鸯纹。过去,历史学家认为这种纹饰到了元代才有,南汉国宫署遗址的考古发现把时间大大提前了。
宋代(960年~1279年)以后,宫署遗址出土的瓦当中虽然仍有莲花纹等,但莲瓣越发纤细,失去了莲花的丰满形态,趋向简化的机械图案。同时,从数量上看,瓦当上的莲花纹逐渐减少,瓦当的直径也渐渐趋小,明清时期,瓦当的直径多不到10厘米,艺术性和美观性大不如前。
《爱莲说》作者曾游药洲 广州多区皆有莲塘村
宋以后广州民间的莲花种植及对莲花装饰图案的使用却未走向衰落。相反,莲花很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种植面积上,宋之后可查证的广州莲花分布地越来越多,与莲相关的典故亦日趋丰富。
莲花凭借艳丽色彩与绰约风姿成为岭南园林的必备植物之一。广州西湖路古时有西湖,系南汉时候开挖而成,对后世的园林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慕名游览古西湖,曾在一块形似朝笏的奇石上题写了“药洲”二字。周敦颐在担任广东提点刑狱(地方最高司法长官)时,办公衙门在清风桥北(今起义路附近),曾在药洲逗留。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经略使陈岘对古西湖加以整治,在湖面种上白莲,称白莲池,建爱莲亭。
周敦颐传世名篇《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句,歌颂莲的精神和气质。周敦颐字濂溪,其去世后,明代有地方官在西湖畔修了个书院,取名濂溪书院,纪念这位理学开山鼻祖。
宋元之际,中原移民不断通过大庾岭梅关古道来到岭南安居,广州城外出现众多墟镇,如猎德、石门、扶胥等。黄埔区九佛街莲塘村始建于南宋端宗景炎年间,有着700多年历史。古村落绕玄武山而建,四面是连片水塘,从山上俯视,古村颇有莲藕之姿,故而得名莲塘村,又被誉为“长在莲花里的村落”。700多年后的今天,莲塘古村风采依旧,茂盛,莲叶接天,青莲戏台上粤曲声宛转悠扬,留住了历史记忆,也留住了浓浓乡愁。
南沙区黄阁镇莲溪村始建于宋代,建村时就因为“莲花盛放,溪水长流”而取名“莲溪村”,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里仍是赏荷的好去处,荷塘内满布荷叶,甚至看不到一点水的波光。
周敦颐的后代则在白云区开枝散叶。周氏族人分居10个自然村以及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云区龙归镇南村以周姓为主,在南宋嘉定十三年(1221年)由周敦颐第九代孙周仕龙、周遂禄开村。南村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公园,内有一座桥,由周敦颐的《爱莲说》起名“爱莲桥”,为了彰显周敦颐廉洁正直、襟怀淡泊的高尚精神,公园内还建有“濂溪阁”和“爱莲池”等,公园中央则有周敦颐的塑像,还有一座石碑,刻着《爱莲说》全文。
周姓的老人介绍,周氏子孙都会吟诵《爱莲说》,并且立下周氏族人家训,如今已写入南村村民文明手册,家训要求周氏子孙需知礼义廉耻,有家国情怀。正是有了家训的熏陶,历史上,南村周氏子孙人才辈出,其中包括华侨教育者周启华、著名实业家周棠、抗日烈士周定远等。
明代(1368年-1644年)的南粤先贤湛若水也是莲花的爱好者。作为广州的一面文化旗帜,他构筑了富有特色的岭南心学,创立了博大精深的“甘泉心学”体系,使之成为明代心学的第一个流派。他讲学讲到95岁高龄,创建书院数十间,其中最著名的书院取名莲花书院,位于今天的增城区。湛若水在《再宿莲洞作》中写道:“吾爱娥眉山(指位于增城的南香山,又名南樵山),娥眉淡不如。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莲花书院故此得名。
明末,古广州城西部的兰湖渐成一片沼泽,据《水润花城——千年水城史话》一书所述,农民开始在沼泽地遍种莲藕,故有“夏卖莲花及藕,秋以莲叶为薪”的说法。
如今的广州城中,“莲塘村”可谓是最容易撞名的村庄。增城区荔城街道、花都区赤坭镇、黄埔区九佛街、番禺区石碁镇都有莲塘村。南沙、天河区东圃则都有莲溪村;天河区棠下有荷光四横路与荷光路;荔湾区有荷景路;白云区江高镇有一条夏荷路;从化区城郊街道则有一个名为荷村的村庄。越秀区德政北路有条街巷叫雅荷塘,附近有雅荷塘小学。越秀连新路附近还有莲花井(相传井内长有大莲花而得名,井已圮)。
各式莲花吉祥图案 表达美好生活心愿
史上众多文人曾用优美辞藻歌咏莲花清丽高雅的美态,寄语美好生活。明清时期,广州生产的刺绣、织锦、陶瓷、石刻、木雕、雕漆、彩绘等有很多莲花图案。
“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广州人常以莲花(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团结等的象征。莲花品种丰富多彩,是“和(荷)而不同”;众多莲花共同组成一个高洁的世界,是“和(荷)为贵”。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更是千年商都,做生意讲究“和(荷)气生财”。
广州民间吉祥画中,“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明清的木版年画多采用莲花吉祥图案,表达人们“连(莲)贵子”“连(莲)年有余(鱼)”等愿望。
明清之际,广州三雕(牙雕、玉雕、木雕)作品中也多见莲花。广州牙雕开始制作莲花成为工艺品,或作辟邪吉祥物。广州玉雕、木雕用莲花取个“好意头”,莲象征纯洁、美好爱情,加之“藕”与“偶”谐音,藕断丝相连,“并蒂莲开”,都非常适合表示爱情的缠绵不断。广州人还用鸳鸯戏莲图案象征坚贞爱情。
莲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友情。陈磊博士介绍,1908年,孙中山先生留居日本时,为了感谢房东田中隆先生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支持,赠其象征君子友谊之情的四颗莲子。1930年,日本“荷花博士”大贺一郎先生将这四颗莲子培育开花,并命名为“孙文莲”。
1979年,日本友人阪本祐二先生(大贺一郎的学生)委托唐招提寺住持将孙文莲、唐招提寺莲等一批珍贵的莲花品种送给中国,成为两国交往史的一则佳话。
莲花又名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很多文人喜欢在书房中挂一幅由青莲和白鹭组成的画,名为“一路清廉”。如今,白云山打造了一条长达2.5公里的“云山濂泉”的廉洁文化线路,以羊城八景中的蒲涧濂泉为起点,依托郑仙采药、荷塘月色、清风竹林、东坡引水等9个主题景点,分别以善、清、节、德、勤、和、行、孝和爱九个字点出景点寓意,把尊廉崇廉的精神与历史典故、传统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结合。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内亦临湖而建爱莲亭,该亭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白墙绿瓦,“爱莲亭”三字写得十分隽永。游人沿亭漫步小憩,微风轻拂,空气清新,湖光水色,不由自主就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
爱莲之风浸润两千年 广州各区均可赏莲花
据2019年世界莲花品种资源整理统计,世界莲花品种有4492个,中国拥有2888个,占比64.29%,是莲花品种资源最多的国家。
“爱莲之风”浸润广州两千多年,莲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广州处处可赏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开辟了众多人工湖,依托公园建设,莲花种植面积再次增加。
爱莲者热衷追秀色
夏日里,记者走进麓湖公园,只见白云仙馆早已被圆润碧绿的荷叶环绕,大片的墨绿色荷叶层层叠叠,仿佛一幅水墨丹青。流花湖、东湖、荔湾湖亦有“荷仙子”出没。越秀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莲花灿烂开放,赏莲人闻风而动,只见一片浓密的绿色中,一朵朵粉色莲花探出头来,恬淡腼腆。
在华南国家植物园,记者走访了水生植物园、芙蓉园和水生植物资源圃,见到一批莲花、睡莲新品种,众多爱莲人携带“长枪短跑”前来寻芳拍摄。
陈磊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了全球约300个莲花、睡莲品种,并尝试人工杂交、太空育种等方式,目的是选育一批花期长、颜色鲜艳、经济价值高并适合广州气候的莲花、睡莲品种,服务于广州花城、水城以及乡村振兴建设需求。如华南国家植物园孕育出来的太空莲新品种,其种子曾上太空受太阳光辐射,花朵更加鲜红,广州林业园林的科研实力在此可见一斑。
虽然莲花品种繁多,但有鲜明特征、适合华南地区的品种不算多,目前在广州见到最多的莲花品种是江溪红莲和中山红台。陈磊说:“近年来关于莲花品种的培育,研究者都比较关注利用原产于我国的中国莲、产于北美洲的美洲黄莲及产于东南亚热带型莲花品种进行杂交。研究人员还在研发莲花、睡莲新品种,既可以种在池塘里,又可以作为盆栽,部分新品种还没有命名。”
莲花山可以说是莲花奇观的“最强诞生地”。今年景区内莲花仙境虹桥旁睡莲池中出现了今年以来该景区的第8朵并蒂莲,品种名为“杏粉”。景区内还接连出现了3朵双色莲花品种,名为“佛手”。这一品种是浙江嘉兴乌镇的俞国兴老师于2018年从数千盆籽播莲花中选育出来的。双色莲花有两种颜色,一半为粉色,另一半为白色,仿佛情侣相拥在一起。
莲花美景让人流连
番禺沙湾古镇,满塘莲花竞放,花朵渐次绽开,让人感受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
番禺区大夫山森林公园建成后,北门附近有数十亩的荷塘,夏日莲花盛放,众多街坊每天休闲打卡,眼见满塘的莲花、荷叶与周边苍翠的林木相互映衬,形成色彩缤纷的花境,都市烦恼早已抛诸脑后。
花都区的广州民俗博物馆(资政大夫祠)前2000多平方米的荷塘里,大片大片的荷叶铺满湖面,层层荷叶中间点缀着朵朵亭亭玉立的粉白莲花。懂莲人惊讶发现,今年荷塘里惊现珍贵“并蒂莲”。秀全街岐山村3亩左右的池塘里,200株香水莲随风摇曳。微风拂来,一股幽香扑面而来,一幅“荷花正闹莲蓬嫩”的美景让游人流连忘返。
海珠区海幢寺把每年农历六月廿四定为海幢寺的“观莲节”。海幢寺引种了河南省开封市出土的宋代古莲子,经悉心培育,于2018年开出第一朵莲花。经过几年的开枝散叶,海幢寺内已有数十株宋莲。今年千年古莲再度盛开,且开得比去年更加旺盛。
寺内工作人员介绍,海幢寺内盛开的宋莲与宋代古画中的莲花别无二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古莲比现代常见的莲花更加娇嫩、精致,且花苞要狭长一些,不像现在的莲花那样圆润。值得一提的是,寺内的宋莲每天清晨随着天亮苏醒,缓缓打开花苞,到了10时30分左右又逐渐闭合。宋莲的花期一般为4天,莲蓬结出的莲子只有花生大小,形状细长。陈磊介绍,莲子种皮坚硬,在干燥、低温和密闭的环境下可以保护莲子不受损伤,休眠能长达千年,此后亦能复苏。
20世纪90年代,南沙区万亩湿地还是一片滩涂,吸引了候鸟前来栖息。市、区两级部门因势利导广泛种植红树林,并在其中种植了约百亩莲花。7月28日,南沙湿地首届荷花文化节开幕,引种了难得一见的白荷花、姬妃莲等品种,让街坊大饱眼福。
满城馥郁 处处可赏莲
赏莲“打卡地”为何遍全城?
据2019年世界荷花品种资源整理统计,世界荷花品种有4492个,中国拥有2888个荷花品种。
“爱莲之风”浸润广州两千多年,如今广州莲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与“莲”相关的“打卡地”由此遍布全城。华南国家植物园收集了全球约300个荷花、睡莲品种;莲花山景区今年以来已出现了8朵并蒂莲;海幢寺千年古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光阴荏苒,莲花已与广州融为一体。
莲花姿态娉婷,令人赏之忘俗;莲叶、莲藕和莲子是常见食材;莲子、藕节、莲叶及种子胚芽皆可入药:它就这样滋润着市井千万家的生活。
可赏可食用可药用 走入市井千万家
在植物学家看来,莲花全身是宝,叶、藕和莲子是常见食材;莲子、藕节、荷叶、花药及种子的胚芽等皆可入药,治疗多种疾病。而睡莲花芳香,观赏价值高,在广州可以四季开花。除了观赏性,睡莲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比如,花可制作花茶及化妆品;花梗、叶、茎可以制作成美味佳肴,值得在我国广泛种植。
广州大街小巷遍布茶餐厅,糯米鸡是广东早茶里的传统名点。相传最初见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蒸熟,后改以荷叶包裹,圈粉无数。很多街坊自有记忆始,就知糯米鸡。糯米的粘、鸡肉的滑、香菇的鲜、荷叶的香在一炒一蒸之间,相互渗透在一起。慢慢拆开荷叶,鲜味四溢,扑鼻的清香让人回味悠长,舌尖味蕾得到各种满足,“食在广州”在这一方荷叶间得以体现。
广州人喜欢用莲子养生,新广州人倪小姐入乡随俗,对薏米莲子银耳羹情有独钟,每周必做。她介绍说:“《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莲子入药可以补中,养神,益气力。当代日常生活中,莲子更是常用的一种药材和食材。广州天气湿热,人容易没精神。薏米莲子银耳羹香甜软糯、汤汁浓稠,叫人一口气可以喝三碗,滋润去湿。”
莲花根据用途一般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类,藕莲以收获吃的莲藕为主,不开花或开花很少,广州南沙地区主要种植藕莲;子莲以收获莲子为主,莲子产量高;花莲以观赏为主,莲藕一般比较小,不适合食用。南沙湿地公园管理方告诉记者,除了有莲花可赏,夏季采收的新垦莲藕嫩白爽脆,味道甘甜清香;秋冬季节所收获的莲藕肥大丰满,味道松粉、藕香浓郁,已经成为南沙特产,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陈磊介绍,为适应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研究者也比较注重培育食赏皆可的多用途莲花品种,比如莲花的茎可以食用,街坊餐桌上常见的酸辣藕尖就源于此。这些品种既可以采摘莲子和收获莲藕,观赏性也比较高。
在广州,莲花已成为园林中必备的“花仙子”。宝墨园于1995年起重建,古色古香建筑中辟出1000多平方米荷塘,夏日,荷叶铺满湖面,莲花绽放。游客漫步于宝墨园回廊,举目眺望,可看到一排雕梁画栋的岭南建筑间,碧水红荷,清雅脱俗,微风拂过,飘来阵阵荷香,让人心旷神怡。
原来,千年时光脚下过,莲花与广州早已融为一体。
诗里莲花
幽渚为君说,
清晨即我携。
途深独睥睨,
历险共攀跻。
林笋苞青箨,
津杨委绿荑。
荷香初出浦,
草色复缘堤。
——唐·张九龄
莲白多生花,莲红多生子。采白莫采红,留红在叶底。水肥多并蒂,色映白成红。叶大偏宜藕,田田满浦东。 ——清·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