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要发动兵变?司马懿发动兵变时
司马懿为什么要发动兵变?司马懿发动兵变时最后,嘉平元年(249年),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掌控朝政大权。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和郭太后存在一个共同的敌人——曹爽,这应该是郭太后支持司马懿的主要原因。在这之后,郭太后甚至成为了司马氏的盟友。比如公元260年,司马昭借郭太后的名义追废遇弑的曹髦,并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安葬。也即司马懿父子可以获得曹魏的天下,离不开郭太后这个女人的多次帮助。当然,投桃报李的是,司马氏掌权期间,郭太后的叔父郭立,堂叔郭芝,堂兄弟郭德,郭建,皆为将军、校尉,并封列侯,也即都获得了升官加爵的回报。四在掌握了曹魏兵权后,司马懿着手对曹爽等势力进行清除。对于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郭太后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在皇帝外出的背景下,皇太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曹魏皇室。正是因为有这位皇太后的帮助,司马懿才能那么快地控制住曹魏都城洛阳,断了曹爽反抗的念想。值得注意的是,郭太后之所以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的时候,起兵控制了曹魏的都城。在这之后,司马懿也除掉了曹爽等曹魏宗室的力量,从而架空了曹芳等皇帝,掌握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基本上平定了曹魏各地的反叛势力,比如平定“淮南三叛”等。在此基础上,司马氏获得了曹魏的天下,至于司马炎的登基称帝,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了。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发动兵变时,一个女人的帮助可谓至关重要,这个女人就是曹魏的郭太后。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起兵造反的司马懿,这位皇太后为什么会选择支持呢?
一
首先,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而这,无疑给此前架空了的司马懿留下了可乘之机。在此背景下,司马懿立即抓住机会,在获得了郭太后的支持后,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在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曹爽认为大势已去,手握天子和兵权的基础上依然选择向司马懿投降。
二
在掌握了曹魏兵权后,司马懿着手对曹爽等势力进行清除。对于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郭太后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在皇帝外出的背景下,皇太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曹魏皇室。正是因为有这位皇太后的帮助,司马懿才能那么快地控制住曹魏都城洛阳,断了曹爽反抗的念想。值得注意的是,郭太后之所以帮助司马懿,其实和曹爽存在一定的关系。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郭氏是西平郡西都人,家族世代为河西大族。景初二年(238年)十二月,魏明帝曹叡在患病之际,立郭氏为皇后。
三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临终之际,养子齐王曹芳为太子。曹芳继位,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所居宫殿称为永宁宫。虽然是魏国的皇太后,但是,郭太后和皇帝曹芳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在成为皇太后,郭太后家族的郭德与郭建兄弟二人同为镇护将军,都封为侯,共同负责都城的禁军。但是,公元247年,大将军曹爽采纳何晏、邓飏、丁谧之计,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除了软禁郭太后,曹爽还从郭德与郭建等郭氏家族中夺走了曹魏都城的禁军兵权。由此,曹爽为了独揽大权,所以彻底得罪了郭太后。
四
最后,嘉平元年(249年),太傅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掌控朝政大权。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和郭太后存在一个共同的敌人——曹爽,这应该是郭太后支持司马懿的主要原因。在这之后,郭太后甚至成为了司马氏的盟友。比如公元260年,司马昭借郭太后的名义追废遇弑的曹髦,并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安葬。也即司马懿父子可以获得曹魏的天下,离不开郭太后这个女人的多次帮助。当然,投桃报李的是,司马氏掌权期间,郭太后的叔父郭立,堂叔郭芝,堂兄弟郭德,郭建,皆为将军、校尉,并封列侯,也即都获得了升官加爵的回报。
文/情怀历史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