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经济研究院官网:综研院院长助理郑宇劼
商务部国际经济研究院官网:综研院院长助理郑宇劼三是新主体。企业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主体,未来罗湖产业发展主体还会呈现出新特征,就是要强化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要有“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要大力引进“高精尖缺”的技术人才和青年人才。二是新体系。即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体系,罗湖的未来产业发展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两侧发力,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大健康等7大新产业集群,以及黄金珠宝、文化创新等“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产业优化”和“深港融合”是郑宇劼此次关注的重点。如何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塑造新动能?结合罗湖区八届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郑宇劼看出三个“新”:一是新空间。即构建“一主两区三带”发展新平台,打造10个以上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等,加快细分垂直领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发展空间。
11月3日,在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罗湖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范德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产业立区”,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引领区。
“如何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塑造新动能,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最中心的工作,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着手。”罗湖区政协委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助理 、罗湖区知联会会长郑宇劼说。
罗湖区政协委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助理 、罗湖区知联会会长郑宇劼
罗湖优化产业布局的三个“新”
“产业优化”和“深港融合”是郑宇劼此次关注的重点。
如何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塑造新动能?结合罗湖区八届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郑宇劼看出三个“新”:
一是新空间。即构建“一主两区三带”发展新平台,打造10个以上新兴产业专业园区等,加快细分垂直领域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发展空间。
二是新体系。即创新驱动型未来都市产业体系,罗湖的未来产业发展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两侧发力,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大健康等7大新产业集群,以及黄金珠宝、文化创新等“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
三是新主体。企业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主体,未来罗湖产业发展主体还会呈现出新特征,就是要强化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要有“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要大力引进“高精尖缺”的技术人才和青年人才。
在郑宇劼看来,罗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应特别重视三个方面,坚定不移地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强化整合产业引导政策体系;结合深圳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的机遇,全面推动罗湖在城市、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
“通勤化意味着更深入的融合”
在深港合作日益走向深度融合的大格局中,罗湖具有非常特殊的优势和地位。在深港七大陆路口岸中有三个口岸位于罗湖,罗湖与香港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山水相连,在很多人眼中,罗湖是深圳最有“港味”的城区,这也是罗湖被定位为深港社会协同发展试验区,深港口岸经济带将罗湖列入先行区的原因。
进一步做好深港融合,罗湖可以有几个探索方向。
首先是联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深港30分、湾区1小时”通勤圈,包含系列加强轨道连接、通关查验模式创新、边界管理体制优化的计划。值得注意的是,“通勤”和“联通”完全不一样,通勤意味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交往,包括居住、就业、创业等。
罗湖提出以民生规则衔接促进社会融合发展。这意味着,深港不仅仅在通信通勤、休闲消费,而且在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领域都可以进一步强化规则衔接。
郑宇劼注意到,报告提出打造深港双城经济典范,罗湖可以在消费,金融、专业服务甚至跨境医疗服务等方面发力。
罗湖是商贸大区,极具烟火气,谈到建设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过去人们把焦点放在商业消费上,罗湖除了商业消费发达,在服务消费领域也大有可为。消费的内涵可以拓展,涵盖医美消费、体育消费、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等,还应该特别关注Z世代人群的时尚消费等新消费观。
金融是罗湖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香港的优势产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探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免税城,争取跨境消费优惠及配套性策,打造黄金金融特色名片,加快筹建深圳黄金回购及流转服务平台,创新跨境支付方式,拓宽深港跨境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这些都是罗湖的优势项目,希望未来能够推动更多香港的优质金融机构落户罗湖。
专业服务业也是报告非常强调的一点,罗湖是专业服务业大区,高端商务服务也是香港的优势,可以结合专业资格认定改革,强化双方在国际贸易、会计审计、金融、律师、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产业合作,香港还有众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也可以吸引他们在罗湖落地,服务大湾区科创企业。
【撰文】祁觊
【图片】罗湖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