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厂房有几个安全出口:在建高速距离厂房只有11.2米
一般厂房有几个安全出口:在建高速距离厂房只有11.2米与60多户居民搭起双向沟通桥梁为了进一步减少安全风险,项目部还调整了施工方案,将传统30米长距离开挖再支护的方式改为15米短距离,这让刚开挖的松软土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变得稳固。杭绍段的起点萧山区南阳街道坐拥萧山机场,施工线路与机场三期的规划存在线性重合,且航空限高限制了大型设备进场,传统的地上施工不得不转为地下作业。其中,下穿萧山机场规划段南阳隧道长约2.65公里,经过科学论证,项目决定采用明挖的隧道施工方法,这在浙江高速建设中尚属首次。明挖指的是露天开挖基坑再回填封顶的施工方式,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小,常见于市区隧道挖掘。按设计要求,项目要从地下开挖30米宽的基坑多达15个,属于危大工程,给施工管理和组织提出了挑战。地下施工点和厂房如此近的距离,出于安全考虑,拆迁是多数人的选择。可在听取了施工单位的智慧化保障方案后,吴老板选择了信任。据了解,以人力监测保障的常规手段为基础,杭绍甬高速一分部启
7月16日,在建的杭绍甬高速杭绍段全线唯一的隧道——杭州萧山南阳隧道顺利完成M2基坑最后一块底板封底,这意味着全线最大的安全风险点正式解除。因为该施工点仅仅11.2米开外,就是一家厂房,每一次开挖都牵动着人心。诺顿厂房的吴老板拿到最后一组安全监测数据跟记者说:“两条线保持统一水平线,说明房子没有发生位移。相信科学,我很安心。”
11.2米,是从M2基坑的边缘算起至厂房屋檐的距离,这是专业设备测量的精确数据。施工线路擦肩而过,破土开挖基坑,杭绍甬建设者的一系列保障举措,让吴老板的担心变成了信任和支持。
双线智慧监测解除厂房主忧虑
在建的杭绍甬高速西起于杭州,沿杭州湾南岸一路向东,与既有杭甬高速形成南北并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经济效益。全线点多面广,涉及社会面尤其多,安全隐患可谓无处不在。今年6月,全省首次大规模“无脚本”应急处置演练在杭绍甬高速顺利开展,目的是提升各项目参建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是一次对安全管理水平的真实检验。
杭绍段的起点萧山区南阳街道坐拥萧山机场,施工线路与机场三期的规划存在线性重合,且航空限高限制了大型设备进场,传统的地上施工不得不转为地下作业。其中,下穿萧山机场规划段南阳隧道长约2.65公里,经过科学论证,项目决定采用明挖的隧道施工方法,这在浙江高速建设中尚属首次。明挖指的是露天开挖基坑再回填封顶的施工方式,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小,常见于市区隧道挖掘。按设计要求,项目要从地下开挖30米宽的基坑多达15个,属于危大工程,给施工管理和组织提出了挑战。
地下施工点和厂房如此近的距离,出于安全考虑,拆迁是多数人的选择。可在听取了施工单位的智慧化保障方案后,吴老板选择了信任。
据了解,以人力监测保障的常规手段为基础,杭绍甬高速一分部启用了一套智慧化设备——深基坑智慧监测系统,动态监测基坑施工时房屋沉降、裂缝、倾斜角度等各项数据,频次快,稳定性高,且能够实时传送到移动终端。吴老板作为用户,只要在手机上滑一滑就能实时看到建筑物沉降位移与否,地下水是否渗透,一旦数据超过设定参数,马上就能收到警报,可要求立即停工。根据介绍,杭绍甬项目设计方和指挥部也加装了一套该智能化设备,与施工方和厂房主的系统互为监督,这也是M2基坑独有的“待遇”。
为了进一步减少安全风险,项目部还调整了施工方案,将传统30米长距离开挖再支护的方式改为15米短距离,这让刚开挖的松软土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变得稳固。
与60多户居民搭起双向沟通桥梁
在杭绍甬高速项目一分部的驻地背后就是已经基本完成施工的H基坑,基坑的南面是一排近百米的小高层民房,住着60多户人家,与施工点间隔的平均距离,也只有不到20米。
按照《项目施工管理办法》,基坑开挖深度的2.5倍距离是施工方需要进行安全监测的范围。项目施工前,项目部便邀请第三方机构对60多户民居进行了专业取证,施工中一旦产生安全问题,都能经专业鉴定后确认责任方。
基于基坑开挖支护的特殊工艺,施工人员需要连续30多个小时进行作业。H基坑两片足球场大的施工场地,高峰期最多有10台设备同时工作,难免产生一些声音。“天天挖坑,吵得说话都听不清,大车经过房子都感觉要晃一晃。”刚开工时,H基坑附近的村民大多都有类似的抱怨和投诉,项目部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减少夜间大型设备施工,并投入小型替代设备应对实属不可避免的夜间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此外,项目部主动联系所属南阳街道,搭建起党建联盟,通过看望慰问高龄退休党员,在工地开放日邀请居民代表实地参观,向他们讲解施工工艺和安全方案等活动,筑起了双向沟通的桥梁,拉近与周边居民的距离。
在业主和参建单位的各项保障之下,截至目前,杭绍甬高速已经完成12个基坑的主体结构施工,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26.05万方,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施工的83.7%,预计年底全部完成。
监制|丁前程 郑莉
编辑|林伟凡
记者|俞翌立 李晓玉
浙江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杭绍段一分部供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