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产生设计思维的误区?设计的思维和基本原则
为什么会产生设计思维的误区?设计的思维和基本原则正文语种:中文用纸:纯质纸版次:1包装:精装开本:16开
书名:《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作者:[美] 唐纳德·A·诺曼 著,小柯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版次:1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用纸:纯质纸
正文语种:中文
"设计为人民(Designing For People)"是本书作者唐纳德·A·诺曼奉行的信条,而如何运用设计和设计思维推动企业创新,是诺曼博士近些年的关注点。
因此,在《设计心理学》第一版发行并广受欢迎和广为适用的25年之后,诺曼博士全新撰写了这本《设计心理学》的增订版——《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他用大量的新概念和新案例,重新探讨并提醒了大众那些重要、有意义的设计基本原则。一方面可以作为设计师的操作手册;另一方面也是"设计为人民"的权利宣言。
本书是优良设计的入门工具包。
一件作品若是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那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在该产品的设计阶段出了什么问题。
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楚怎么开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
其写作目的之一便是将读者转变为优秀的观察者,分辨出那些给生活带来不便的不合理甚至是糟糕的设计,以及令生活更加轻松和顺畅的好设计,同时还能给我们展示真正有思想的设计师是如何工作的。
另一目的则是将掌控生活中物品的权利归还到我们自己手中,让读者知道如何选择有用的、合理的产品,以及如何修复那些不好用、不合理的产品。
该书先从日常操作、行为的一些心理特征说起,进而引出一些能够减少问题、并给日常生活带来快乐和舒适的产品设计基本原则,将良好的观察技能和优秀的设计原理结合起来思考。
针对不同的设计领域介绍不同的侧重点:工业设计师注重外形和材料,交互设计师注重易懂性和易用性,体验设计师则注重情感在设计中的影响。
文章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进行了理论探讨,寻求如何尽可能地避免限定问题,然后不断地反复验证、寻找问题的真相,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力和行为方式的解决之道。
除了丰富和更新设计案例之外,书中还将设计中的失误和错误进行重新分类,并给出在设计中消除或减少人为差错的新方法,以及对比了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之间的区别,将设计和创造的关注点抛向即将到来的发展趋势。
世界在变,什么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心理保持不变,尽管周围世界的工具和对象发生了变化。
本书中有关可视性及反馈的原则将不会改变,示能、意符、映射和概念模型的作用也在设计中始终受用,我们需要做的是调整这些原则以适应当下新的设计需求。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此书对于设计的推陈出新有更多的指导意义,若《设计心理学》适用于20世纪,那《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则是为21世纪所写。
无论是普通读者、技术人员,或是设计师,阅读本书都会觉得饶有趣味又增长知识,即使非专业设计人员也会产生共鸣,因为基于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设计师。
唐纳德·A·诺曼(Donald A.Norman)是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应用先驱,也是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及多个学会会士,并于2006年获颁富兰克林奖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具影响力设计师之一。
诺曼博士兼具教授、企业高级主管与顾问、主讲人、书籍和专栏作者等身份,有着工程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背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引入到设计领域,对我们重新理解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作用,精准把握并实践以人为本的设计有着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