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重要作品:不能被人察觉的设计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要作品:不能被人察觉的设计唐纳德·诺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57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59 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学位。他的兴趣是计算机,但他发现计算机用于研究人类比用于研究机器更为有用,从而促使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1962 年获数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1935年12月25日-)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认知科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关注人类社会学、行为学的研究。代表作有《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等。 很多人都体验过生活中那些糟糕的设计。比如看不出要推、拉还是滑动的门,结合了很多功能但是异常难用的洗衣烘干机,甚至是核研究所仪器、表盘毫不合理的设计。 哪怕是专家都会出错,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为用户犯错误为前提。 唐纳德·诺曼就提出了,好的设计一定是以人为中心的。
让人不知道是推开还是拉开的门,距离地面两米高的手纸盒,为什么有些设计如此糟糕。
今天在用智能电饭煲煮饭,它可以用手机智能预约时间、智能煮饭、智能煮饭、APP自带料理菜单等等,真可谓功能强大,但是有一点让人智熄——没有关闭键。
自动情况下,它自己很贴心会帮你保温,也就是说可能里面什么都没有,也给你加热!
如果你要关机只能断电或者用APP关闭,但是断电的话,就不能连接网络;用APP关闭,就必须只能让绑定的人关闭。
很多人都体验过生活中那些糟糕的设计。比如看不出要推、拉还是滑动的门,结合了很多功能但是异常难用的洗衣烘干机,甚至是核研究所仪器、表盘毫不合理的设计。
哪怕是专家都会出错,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为用户犯错误为前提。
唐纳德·诺曼就提出了,好的设计一定是以人为中心的。
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1935年12月25日-)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认知科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关注人类社会学、行为学的研究。代表作有《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等。
唐纳德·诺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57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59 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电子工程学士硕士学位。他的兴趣是计算机,但他发现计算机用于研究人类比用于研究机器更为有用,从而促使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1962 年获数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知觉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的本性三个特征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本能层次是天生的、最原始的需求,比如食物、安全。行为层次是后天学来的一些经验和动作。反思层次最高级,需要理性参与,比如看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需要经过解读、分析才能获得更多的乐趣。设计师的工作,就是要让产品满足人们的这三个层次。
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如果视觉设计越是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可能让人接受并且喜欢。本能层次牵涉到人类的生物性本能,它几乎适用于所有的人。比如对危险的规避,恐高,对好看东西的喜欢,对美食的享受,本能是先天的。
我们认为一个东西:“好看”“漂亮”,这个判断来自于本能层面。本能设计最好的反映就是:当人们第一眼看到就会马上萌生“我想要它!”的想法。
比如小黄鸭外形的背包;兔子形状的橡皮擦;哔哩哔哩弹幕网中在你输入秘密的时候,旁边的小人会闭上眼睛......这些设计其实使用性上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当我们看到了这样可爱的造型,就会来愉悦的感觉,日常生活也仿佛充满趣味。
本能层面还是在不影响产品使用的情况下,带给用户使用上的愉悦,或缓解痛点。
行为层次则是控制日常行为运作的那个部分,它同样是无意识的,它与整个情感系统有着紧密的关联,让我们的身体做好准备,以应对特定的场景,作出适当的反应。行为层次的设计可能是我们应该关注最多的,特别对功能性的产品来说,讲究效用,重要的是性能。使用产品是一连串的操作,美观界面带来的良好第一印象能否延续,关键就要看两点:
是否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是否是一种有乐趣的操作体验,这是行为水平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优秀行为层次设计的4个方面:功能性,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
例如,机场可以根据等待时间打印出长度不同的小说,提供给旅客消磨时间;咖啡厅的门在旁边放置一个小平台,无法开门的时候放置一下咖啡;像在一些零食食品开包的时候,提供一个些塑料的开包工具,可以划破包装,但是不会伤手......
反思层次则连接这我们常说的认知和思考,它通过理性的思维和逻辑推导帮助我们理解周遭的世界。生存比理解更重要,所以情感比认知更快帮我们给出反应。
反思层次的设计与物品的意义有关,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会比较复杂,变化也较快。这一层次,事实上与顾客长期感受有关,需要建立品牌或者产品长期的价值。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比如,我们平时看的电影,颇具口碑的电影是能引人情绪或者思考的;一款设计合理的游戏,必然是有一定耐玩性,不会一下就觉得无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支付宝或者微信转账,在转账后会显示正在转账,但是其实在转账的一瞬间钱已经转出去了,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用户看起来“我们在好好工作中,请稍等”。这样做可以让客户在潜意识里增加安全感。
还有抖音的设计,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交互系统,上下刷动,几乎没有需要用户操作的地方。甚至你想看的视频,都按照你的平时习惯去通过算法推送,根本不用你通过努力去找到。
这里面存在一种危险,也就是设计得太方便,以至于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设计的存在,哪你又怎么知道自己的行为其实是被设计过的呢?
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侵权请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