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影评豆瓣评分多少,个人英雄主义的归途-万里归途影评
万里归途影评豆瓣评分多少,个人英雄主义的归途-万里归途影评但是,如果就到此为止,电影只成功了一半,因为拿着护照就畅行无阻,举面红旗唱首国歌便可以坐上归国班机,显然这样的故事不够紧张刺激,于是途径战争中心,交火导致民众与撤侨组织者的受伤与离世也是必然要加入的情节。只要是中国公民,那么人身安全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展现出这些,一个主旋律电影就已经完成了其任务。但这部电影也是实打实的主旋律,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独行侠如果没有美海军的全球部署,哪里能驰骋别国的领空呢。相比于难以拍好的众志成城,个人英雄主义无疑更容易描绘,只要竖立一个敌人,一场或多场对决,只要最终能历经艰辛得胜,那一个故事就算讲圆满了。而《万里归途》正是在撤侨这一主旋律的大背景下非常巧妙地嵌入了一点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并不过分地铺陈掩盖撤侨事件本身,又足够重要,足够扣人心弦。先说本片撤侨的部分。撤侨这一事件基本秉承着主旋律的家国情怀去描绘,张译饰演的宗大伟面临着妻子预产的情形,一次又一次抛弃本可
在今年没有什么选择的十一档期之中,《万里归途》算是零星电影中唯一还有点看相的影片,当初听闻其被称为文化版《战狼2》还真的有些担心,担心去除了动作戏的撤侨会变得空洞乏味,充斥着自我感动的口号。
幸好本片拿捏住了爱国情绪与电影叙事的均衡点,在张译一骑绝尘的大男主戏份的带领之下,全片糅杂了不限于家国情怀的复杂情感,并最终以一场个人英雄主义的演出迎来全片的高潮,也算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主旋律电影国内拍了很多,但往往质量都不尽人意,说到底还是导演演员纷纷将主旋律题材当做任务,便复刻一场事件,喊几句口号,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然后奇迹发生大结局。
这样的主旋律影片便很容易被人冠以假大空的标签,通过并不令人信服的事件描述去论证一两句宏大的口号,观众提不起兴趣,演员导演应付任务,票房自然也无法攀高。
而如果观察一下国内外票房最高的一系列主旋律电影,你会发现似乎融入了“个人英雄主义”题材的影片占了绝大多数,比如大家褒贬两极的《战狼2》,不会有人否认其是爱国题材的影片,但偏偏整部电影中吴京单打独斗的镜头又尤其之多,而观众们似乎也正是喜好于此,于是影片借“动作”之便将爱国情绪传达出去,大多数观众也并不反感这种类型的主旋律。
今年美国的《壮志凌云2》,同样是军宣的主旋律影片,但我们看看里面的绝对主角,竟然是一个“独行侠”,但也正是这个独行侠的形象,开着落后飞机不可思议违反常识地击落更先进的飞机,这几乎已经是超英形象了。
但这部电影也是实打实的主旋律,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独行侠如果没有美海军的全球部署,哪里能驰骋别国的领空呢。
相比于难以拍好的众志成城,个人英雄主义无疑更容易描绘,只要竖立一个敌人,一场或多场对决,只要最终能历经艰辛得胜,那一个故事就算讲圆满了。而《万里归途》正是在撤侨这一主旋律的大背景下非常巧妙地嵌入了一点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并不过分地铺陈掩盖撤侨事件本身,又足够重要,足够扣人心弦。
先说本片撤侨的部分。
撤侨这一事件基本秉承着主旋律的家国情怀去描绘,张译饰演的宗大伟面临着妻子预产的情形,一次又一次抛弃本可以回国的机会,将座位让给台湾同胞,或是选择深入战区拯救被困的中国公民,可以说是标准的“弃小家救大家”,但影片并没有僵化这种选择,大伟其实也一直在纠结是否应该赶回妻子身边,只是为了人民他选择了更艰难也更危险的道路,这一部分的故事还算很扎实。
但大伟其实只是一个国家的代表,国家的形象除去新闻播报与领导拍板决策,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实力。比如在困难时刻的专机有组织撤侨,比如中国护照可以畅行边境,比如片中的反派再怎么得意洋洋,其实也根本不敢动中国的公民。
只要是中国公民,那么人身安全就能得到基本的保障,展现出这些,一个主旋律电影就已经完成了其任务。
但是,如果就到此为止,电影只成功了一半,因为拿着护照就畅行无阻,举面红旗唱首国歌便可以坐上归国班机,显然这样的故事不够紧张刺激,于是途径战争中心,交火导致民众与撤侨组织者的受伤与离世也是必然要加入的情节。
最后一剂药,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了。
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与集体主义背道而驰,撤侨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行动,一旦出现某些心有旁骛的人员,英雄可能没当上,还会对撤侨所有人的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个人英雄主义这块,关注的对象不再是中国公民,而是三个努米亚的公民,司机爷爷,边防官员哈桑和章宁白婳认领的努米亚孤儿。
在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大方针之下,针对这几位外国友人,宗大伟也卸下了外交官的身份,更多是以朋友甚至亲人的形象去与他们交流。
哈桑之死,更多是对于战争的控诉,政府军与反对派的攻伐让这些善良的人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而司机老爷爷的死,在大伟看来更多是由于自己的软弱与敌人的凶残,有了这么一层铺垫,当哈夫曼想要再次从大伟手中夺走努米亚人的性命之时,大伟堵上自己的性命,走上了单挑对决的舞台。
就这样,一部撤侨为主的影片中,在一场牛仔式的左轮对决中走向高潮并完成收尾,主旋律讲到了,观众们喜闻乐见的伸张正义也没有缺席,虽然没有其它影片中中国军队出现荡平敌寇这般酣畅淋漓,但仅通过“中国”两字便威慑全场,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国力体现了。
张译的角色,有老婆预产期将至这个设定,因此开场一段时间的表演显得有些过于急躁,但在后面大部分的时间里,张译还是找回了自己的状态,表演方面无可指摘,尤其最后一场左轮对决中,惧怕与悍然赴死决心的情感切换得非常细腻。
至于很多人关注的王俊凯,只能说演技比张译差了一大截,还偏偏拿了个剧情稀松平常的角色。
成朗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衬托宗大伟而设计的,年轻冒失,经验匮乏,又容易动怒,缺少大局观,嘴上的官话自然一套一套,但偏偏也是主旋律电影中观众最反感的那一套。
拿了个这样的烂剧本,王俊凯的表演自然也是灾难级的,人们不是拿《万里归途》类比《战狼2》吗,那王俊凯之于张译就像张翰之于吴京。
配角且不论,王俊凯的脸真的过于麻木,可以说喜怒哀乐惧几乎不形于色,这也让他最后唯一的高光时刻显得如此突兀,剧情中应该是一个角色成长的弧光,但在一副木然的表情之下,谁也不知道为啥你就突然勇敢起来了。
电影如果截去这个角色,或许还好一点。
我想了想,似乎成朗这个角色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唯一似乎非他不可的带队穿越沙漠的情节,走着走着手里的大话筒就给了别人,很难不怀疑他被架空了。
总之,《万里归途》还算是一部符合预期的好电影,影片中的华兴公司,一方面是国家级别的海外战略项目援建,另一方面,感觉也像是华为与中兴名称的合并。中国带给世界的是廉价的商品与改善民生的基建,而反观某些国家,带来的是政权更迭与战火连绵。
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公民,这是一切的前提。
如果尚有余力,如片中的大伟一般,我们也不介意向饱经战火荼毒土地上的人民伸出救援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