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此后,他发奋读书,并逐渐养成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他6岁那年,父亲因为受牵连被杀,这让他深受震动。大悲不悲,大喜不喜。作者:洞见yebo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奇人叫傅昭。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1)

洞见

原创

2022-7-30 21:39 · 来自安徽 · 洞见官方账号 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2)

大悲不悲,大喜不喜。

作者:洞见yebo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奇人叫傅昭。

他6岁那年,父亲因为受牵连被杀,这让他深受震动。

此后,他发奋读书,并逐渐养成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

二十岁时,他已经遍览了古今典籍,当时人们称他为“学府”。

很快,他就被举荐为官,历经宋、齐、梁三朝,始终位居高位。

他生前留下一卷《处世悬镜》,历来被誉为“做人的学问,处世的真经”。

这本书篇幅不长,但行文之精妙,说理之透彻,却堪称一代奇文。

今天给大家分享其中的7句话,鞭辟入里,言简意赅,读懂受用不尽。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3)

1

  • 自高者处危,自大者势孤,自满者必溢。

【译文】自视甚高的人处境危险,自我膨胀的人势单力孤,自满骄傲的人肯定会显露出来,自招败绩。

【感悟】《弟子箴言》说:“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

一个人倘若乖张自满,便会处处受挫,给自己招来祸端。

三国时期有位名士祢衡,一向自恃才高,看不起任何人。

有一次,江夏太守黄祖大宴宾客,问他:“天下有哪些人,算得上人物?”

祢衡轻蔑一笑,说:“除了我、孔融和杨修,其他人平平庸庸,不值一提。”

黄祖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又问他:“你看我怎样?”

本以为祢衡会恭维几句,没想到他一扔筷子,不屑地说:

“你就像庙里泥塑的菩萨,中看不中用。”

此话一出,黄祖大怒,一气之下下令将祢衡杀了。

莎士比亚说过:“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了自己。”

眼高于顶,就会看不到脚下的路;妄自尊大,不知天外有天,迟早会被现实狠狠教训。

所以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一傲字。”

戒掉傲气,藏锋守拙,才能不断拔高自己的人生。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4)

2

  • 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

【译文】流水因为曲弯,才源远流长;道路因为曲弯,才通向天边;做人只有经历曲折坎坷,才能获得平顺通达。

【感悟】听过一句俗语:弯扁担经得起挑。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扁担如果是直的,往往挑不了多少东西。

而弯曲的扁担,却更能承重,且不易折断。

人生也是这样,只有经历曲折,才能肩负起重任。

看过清朝史学家谈迁的故事。

谈迁自幼家贫,虽然勤奋读书,却从未取得功名,只能靠卖字为生。

但他酷爱史学,29岁开始撰写明代编年史《国榷》。

积27年之辛劳,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五百万字的手稿。

可就在将要付印之际,手稿一夜之间被人盗走,半生心血付之东流。

这时谈迁已经年逾五十,年老力衰,体弱多病。

很多人都认为他撑不住了,没想到,谈迁哭过一场后,决定重写这部书。

他又到处奔走,从头搜集材料,一字一句誊抄。

因为担心自己时日无多,他每天只睡两个时辰。

就这样,经过九年,他第二次完成《国榷》,并且内容更加详实。

人生的种种挫败,不仅没能压垮谈迁,反而使他练就了坚韧的心性,最终实现超越自我,写就传世著作。

奥斯托洛夫斯基说: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世间所有的弯弯绕绕,都是生活的必修课,是人生的修道场。

人生如河流,穿过蜿蜒曲折与疾风骤雨,前方便是辽阔的大海。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5)

3

  •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译文】事物太完美必然会有缺陷,发展到极端必定走向反面,太盈满就必将招致亏损。

【感悟】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算盘对主人说:“我有十三根档,每根档上有三个空缺,一共缺三十九个算珠。”

主人听罢,大手一挥说:“我给你补齐。”

等缺口全补上后,主人高兴地感叹:“这才是完整的算盘!”

然而,等他算账时,才发现算珠全都卡住,根本无法使用。

补齐空缺的算盘,看似圆满了,却变得毫无用处。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过于追求圆满,往往适得其反。

《警世格言》里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盛极必衰,求缺不求满,方是明智的人生态度。

一代名臣曾国藩,是清朝首位封侯拜爵,并且获得善终的汉人。

当初他率军攻下天京城后,战功赫赫,原本他可以凭此,在朝堂上更进一步。

可他在上奏朝廷时,却有意淡化自己的功劳。

不仅如此,他还自减羽翼,裁掉大批嫡系的湘军。

就这样,朝堂上的那些人,便不再将他视为威胁,他得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道德经》中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世间完美的东西,也有残缺,但正因如此,才永不衰竭。

给人生留个缺口,给自己留点周旋的空隙,方可进退自如。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6)

4

  •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迷途知返,得道未远。

【译文】改正自己的过错越勇敢越好,去恶为善越快越好,在错误的路上掉头,那么离正路就不远了。

【感悟】国画大师徐悲鸿成名后,经常举办画展。

有次,他向观展的人介绍作品《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

突然一位老农站出来,说:“这画中的雌麻鸭不对。”

旁边的人听了,训斥说:“你一个乡下人懂什么?”

老农说:“雌麻鸭毛为麻褐色,尾巴很短,画中那只羽毛太鲜艳,尾巴又很长。”

一旁的好友们怕徐悲鸿难堪,正准备为他辩解。

这时,徐悲鸿赶紧制止了他们,他走到画前,仔细一看,果然如老农所说。

他连忙向所有人认错,撤下这幅画,并向老农鞠躬道谢。

之后,徐悲鸿每次动笔作画前,必先将事物了解清楚,从此再也没有出错。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说:“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一个人若把错误当成绊脚石,总想绕道而行,就只能故步自封。

君子闻过则喜,每一次犯错,其实都是我们成长的契机。

看到自己身上的瑕疵,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

从错误中汲取力量,才能让自己日新一日。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7)

5

  •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亡于芳饵。

【译文】高空飞鸟和深潭游鱼,都因贪恋美食而死,不计后果的贪婪,必然没有好下场。

【感悟】作家马骏讲过一个故事。

有两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子里发现了一堆黄金。

他们非常兴奋,其中一人说:“白天不安全,我在这先看着,你去取些饭菜来,等天黑吃完饭再一起拿回去。”

他心想:等他回来,就拿木棒把他打死,黄金就全归我了。

另一人听了,满口答应,心里则盘算着:我要在饭里下毒,他死了,金子都是我的。

过了会,拿饭菜的人回来了,正准备坐下。

留下那人挥起木棒,从后背狠狠一击,当场就将他打死。

放下木棒后,那人把金子包好,开心地吃起饭来。

吃到一半,毒药便发作了,没一会他就一命呜呼。

因为内心的贪念和欲望,往日好友相互算计,最终同归于尽,谁也没拿到那笔金子。

老子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贪字头上一把刀,过多的贪婪,不仅让人失去理智,还会使人相互摧残。

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念,往往走向极端,终遭欲望反噬。

多给欲望做减法,才能从世俗名利的深渊中脱身。

学会修剪自己的欲望,专注内在的丰盈,修一分知足,便得一分清欢。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8)

6

  • 蓄不久则著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

【译文】做一件事情,若准备的时间不长,积蓄的实力不够,那么取得的成就也不会长久兴盛。

【感悟】听过一个“金禅定律”

每一只蝉都要在暗无天日的泥土里,默默生活三年。

等到吸取了足够营养,才会破土而出,蜕变成知了,自由自在地放声鸣叫。

金蝉定律告诉我们:

所有横空出世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潜伏期。

作家莫泊桑自幼喜爱文学,年轻时师从福楼拜,学习写作。

他刻苦练笔多年,小说写了一篇又一篇。

眼看很多同龄人在文坛崭露头角,莫泊桑非常眼热,也想发表作品。

福楼拜知道后,批评他说:“你那些学步之作,都是废纸,请不要发表。”

就这样,莫泊桑继续埋头练习,稿纸写满一沓又一沓

五年之后,正当他快坚持不下的时候。

有一天,福楼拜拿着他的一份稿子说:“祝贺你,写得很成熟,可以发表了。”

这份手稿,就是《羊脂球》,后来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

原本默默无闻的莫泊桑,一夜之间享誉法国文坛。

朱光潜说过:“一切需要时间沉淀的美好,都值得我们耐着性子去等待。”

所谓千里马,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一定是耐力最好的。

学会耐住寂寞,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在不慌不忙中成长,在缄默中积蓄力量,时间终会给到你想要的结果。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9)

7

  • 大悲不悲,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译文】遇到难过之事不过度悲伤,遇到大喜之事也不得意忘形,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

【感悟】人生难免起起落落,既有小磕小绊,也有大起大落。

无论遇到什么,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漫画家蔡志忠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禅师,看着空旷的禅院,对小和尚说:“撒些花草种子吧。”

小和尚问:“什么时候撒种子?”禅师说:“随时。”

种子撒下后,半夜下了一阵骤雨。

第二天,小和尚慌张地跑来说:“师父,好多种子被雨水冲走了!”

禅师说:“种子爱到哪里就到哪里,随缘。”

春天到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长出许多青翠嫩芽,很多地方开满了各色花朵。

小和尚高兴地跑回来说:“师父,院子各个角落都开花了,真好看!”

禅师淡淡地说:“随喜。”

面对任何情境时,内心不生好坏、顺逆,方能平和应物,顺其自然。

杨绛先生说: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无论跌到谷底,还是站在高峰,都要保持一份淡然。

修炼好自己的心境,不喜不悲,不忧不惧,方能笑对人生的潮起潮落。

《处世悬镜》又被称为“乱世中的保身箴言。”

作者傅昭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处世经验全部倾注其中。

千百年来,有人通过它,悟透了人生哲理;也有人通过它,窥见了普通人成长的秘籍。

愿你读懂文中这7句话,领悟处世的智慧,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生活。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提及书籍

原著

羊脂球

作者: 莫泊桑

阅读

搜索

处世悬镜原文及翻译

《处世悬镜》全文

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处世悬镜》傅昭(南北朝)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10)

连环画PP

2020-1-24 13:41


傅昭

傅昭,字茂远,年仅6岁时,父亲因受牵连被杀,使其深受震动,对他养成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一生潜心研究为人处世之法,使其身处纷繁乱世而保有地位与名声。他乱世善终的传奇经历与留下的处世“九字箴言”,常使后来者由衷叹服。

《处世悬镜》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尽管是本古书,但其中的保身箴言对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仍是行之有效的珍贵遗产。看着这部书,犹如一位慈祥而睿智的老者,在一点一滴地向我们讲授人生的甘苦、做人的学问、处世的真经。

古人为人处世经典语录:千古奇文处世悬镜(11)

图与本文无关

处世悬镜原文  

识之卷一

  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

  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胆有识,大业可成。

  柔舌存而坚齿亡,何也?以柔胜刚。

  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岁寒乃见松柏本色,事险方显朋友伪贤。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

  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

  胆劲心方,虽弱亦强。

  以势友者,势倾则断;以利友者,利穷则散。

  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行之卷二

  欲成事必先自信,欲胜人必先胜己。

  君子受言以明智,骄横孤行祸必自生。

  孟子曰:"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时者,机遇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故君子得道,小人求利。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非知之实难;惟行之,艰也。

  令行生威,威而有信,信则服众。

  蓄不久则着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

  学贵有恒,勤能补拙。

  宁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

  当断不断,必有祸乱;当断则断,不留祸患。

  精于理者,其言易而名,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故,言浮者亲行之,其形可见矣。

  五岳之外,尚有山尊;至上之人,亦有圣人。

止之卷三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逆道者,患之将至。

  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中断则疏薄之嫌。

  不贪权,敞户无险;不贪杯,心静身安。

  直木先伐,全壁受疑;知止能退,平静其心。

  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廉莫善于止贪。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潭之鱼,亡于芳饵。

  外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始也。去骄戒奢,惟恭惟俭。

  钱字拆开,乃两戈争金,世人应晓其险也。

  廉于小者易,廉于大者难;廉于始者易,廉于终者难。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迷途知返,得到未远。

藏之卷四

  有大而能谦者豫;有才而恃显者辱。

  山以高移,谷以卑安,恭则物服,骄则必挫。

  蝼蚁之穴,能毁千里之堤;三寸之舌,可害身家性命。

  德行昭著而守以恭者荣,功高不骄而严以正者安。

  聪明过露者德薄,才华太盛者福浅。

  自高者处危,自大者势孤,自满者必溢。

  人情警于抑而放于顺,肆于誉而敕于毁。君子宁抑而济,毋顺而溺;宁毁而周,毋誉而缺。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不显。

  持盈履满,君子兢兢;位不宜显,过显则危。

  柔之戒,弱也;刚之戒,强也。

忍之卷五

  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

  忍一言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千尺之松,不蔽其根者,独立无辅也;百里之林,鸟兽群聚者,众木威济也。故,贤者聚众而成事,恕众而收心。

  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亏己,勿使我亏人。此君子之为也。

  与人当宽,自处当严。

  不制怒,无以纳谏;不从善,无以改过。

  不期而遇,时也;无利而助,诚也。助而无怨,是为君子之德。

  容人者容,治人者治。

  狭路行人,让一步为高;酒至酣处,留三分最妙。

信之卷六

  宽则得众,恭者宜人,信则信人,敏者功成。

  厚德可载物,拙诚可信人。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诡谲,此乱道之根也。

  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

  巧伪似虹霓,易聚易散;拙诚似厚土,地久天长。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修学不以诚,则学浅;务事不以诚,则事败。

  友者,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富不忘旧,历夷险而益固。

  坚石碎身,共性不易,君子素诚,其色不改。

  夫信天地之诚,四时生焉,春华秋实;夫信人之诚,同尔趋之,霸业兴焉。

  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

  君子行法,公而忘私;小人行贪,囊私弃公。

曲之卷七

  水曲流长,路曲通天,人曲顺达。

  豪夺不如智取,己争不如借力。

  山势崇峻,则草木不茂;水势湍急,则鱼鳖不生。观山水可以观人矣。

  属己者和众,宽人者得人。

  自重者生威,自畏者免祸。

  用心而志大,智圆而行方,才显而练达,成事之基。

  渊深鱼聚,林茂鸟栖。

  处大事贵乎明尔能断,处难事贵乎通而能变。

  择路宜直,助人直曲;谋事直秘,处人宜宽。

  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

  山,水绕之;林,鸟栖之,曲径可通幽也。

  处君子宜淡,处小人当隙,处贼徒当方圆并用。

厚之卷八

  兵不厌诈,击敌无情。

  在上者,患下之骄;在下者,患上之疑,故,下骄,上必削之;上疑,下必惧之。

  人心叵测,私欲惑尔,去私则仁生。

  縻情羁足,疑事无功。

  毒来毒往,毒可见矣。

  蜂虿之毒,可伤肌肤;人心之黑,可弥日月。

  无欲则生仁,欲盛则怀毒。

  君子怀德养人,小人趋利害人。怀德者德彰,趋利奢利显。

  行事审己,旨在利弊。

  有奇思方有奇行,有奇举必有奇事。成大事者,鲜有循规蹈矩之行。

舍之卷九

  伐欲以炼情,绝俗以达志。

  大勇无惧,命之不惜,何足惧哉?

  穷思变,思变则通;贵处尊,处尊则怠。

  逐利而行多怨,割爱适众身安。

  将欲扬之,必先抑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君子不为轩冕失节,不为穷约趋俗。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富贵生淫逸,沉溺致愚疾。

  溺财伤身,散财聚人。

  退以求进,舍以求得。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搜索

识人经全文

人情世故的典籍

处世悬镜原文

中国洞悉人心的古书

人际关系的书

处世悬镜经典名言大全

天道40句精髓讲义

处世悬镜

知命赋全文

诗词美文欣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