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洋事于屡次挫丑之余,忽又失利,愁愤何可言!军兴以来,大小十数战,彼族尚知出奇制胜,多方误我;而我师不能致寇,每为寇所致。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当时,一介白衣左宗棠正在偏僻的安化小淹教书,几乎与世隔绝。但他心系南疆,千方百计打听广东方面的消息,当得知我方失利的消息时,他异常焦急、莫名愁愤。他致信老师贺熙龄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主持起草了多个重要文件,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此后,毛泽东不断号召:“在亡国灭种的前面,中国人民决不能束手待毙。”[①]“大家团结,大家奋斗,以誓死的决心以对付中国人民公敌”[②]“我中华最大敌人为日本帝国主义,凡属食毛践土之伦,炎黄华胄之族,均应一致奋起,团结为国。”[③]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1)

毛泽东与左宗棠:民族英雄,中华斗士

张一湖

毛泽东、左宗棠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时期意志最刚、骨头最硬、最敢于斗争、最善于斗争的伟大斗争家。为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毛泽东和左宗棠都表现出了立场坚定、锋颖相向、血战到底、敢于亮剑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他们都创造了伟大的斗争勋业,建立了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

一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毛泽东年轻时,正值列强在我华夏肆意逞凶之日。日寇侵华野心尤为凸显。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倡言:“中日20年内必有一战!”毛泽东的话,即是对于形势发展的科学预判,同时也表明:一旦日本侵略中国,中国必须与之一战。即必须通过战斗驱除强虏、保家卫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主持起草了多个重要文件,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此后,毛泽东不断号召:“在亡国灭种的前面,中国人民决不能束手待毙。”[①]“大家团结,大家奋斗,以誓死的决心以对付中国人民公敌”[②]“我中华最大敌人为日本帝国主义,凡属食毛践土之伦,炎黄华胄之族,均应一致奋起,团结为国。”[③]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向全国发出通电,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自“九一八”起,毛泽东就在党内坚定主张抗日,并号召、推动建立最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在此期间,中国“朝野”对于抗日,有很多的“奇谈妙论”,有“主和”的,有“主让”的,有主“曲线”的,国民党蒋介石则基本幻想通过西方列强向日本施压,以外交手段使日本停止进攻。但是,毛泽东和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红军,从一开始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战斗!此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全国抗日军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2)

左宗棠所处的年代,正是5000年中华民族滑向最黑暗历史深渊的年代,是古老中国领土任人宰割、人民任人屠戮、主权任人践踏、尊严任人凌辱的年代。作为一介白衣,左宗棠报国无门,但仍坚持发出尽管微弱却是坚定的声音。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当时,一介白衣左宗棠正在偏僻的安化小淹教书,几乎与世隔绝。但他心系南疆,千方百计打听广东方面的消息,当得知我方失利的消息时,他异常焦急、莫名愁愤。他致信老师贺熙龄说:

洋事于屡次挫丑之余,忽又失利,愁愤何可言!军兴以来,大小十数战,彼族尚知出奇制胜,多方误我;而我师不能致寇,每为寇所致。

窃念彼族包藏祸心,为日已久,富强之实,远甲诸蕃。兵威屡挫之余,尤足以启戎心而张敌胆。诚欲勾当此事,匪但不能急旦夕之功,而亦不能求岁月之效。[④]

左宗棠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失利和英国人的获利,必将引发更多强盗效仿,中国的祸事才刚刚开始。他对于当局的张皇失措和漫无计算表示不满和担忧,提出应做全面、长久打算,统筹全局,以应对未来越来越多的麻烦和困难。在随后给老师的一封信中,左宗棠就当时的战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

若严兵于黄浦近郊,固无与战。奇兵二路,疾出其后:一陆走东莞,逾山而西南,营于缺口海岸;一乘舟下内水,经顺德、香山,收复壕境,顿兵十字门、九星洋附近各岛。东路檄潮、惠之师,由海道驻师佛堂门、急水门、零丁洋一带;西路调粤西之兵,由肇庆、高明、新会诸府县,过内洋而屯大小琴山及三灶山各岛。……不二三月,彼族饷乏人疲,器械军资不得修补,譬犹羊触于篱,鱼聚于扈,进不能战,退不得脱,出长入短,自取灭亡。此策若行,则南洋之患可除,江浙八闽之警亦息,而东南海隅可百年无鱼虾之沴,转败为功,不待再举。此机诚不可再失也。[⑤]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3)

一个僻居深山、扃坐斗室的教书先生,却能够将天下形势、战场山川地理了然于胸,他得花多少功夫?这里面体现出的,不正是左宗棠一团如火的爱国热忱么?然而,彼时彼境,左宗棠的声音太微弱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清同治四年(1865年)春,浩罕国安集延部将领阿古柏趁我内乱,入侵我新疆。同治四年三月,阿古柏通过权谋和武力,建立了所谓“哲德沙尔汗国”,意即“七城汗国”。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阿古柏取消“哲德沙尔汗国”,建立“洪福汗国”(又称“毕杜勒特汗国”),占领我南疆广大地区。同治九年,阿古柏战败乌鲁木齐“清真王”妥明,进而控制北疆大部。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借口阻止阿古柏势力进一步扩张,趁火打劫,派兵为清廷“代复”了伊犁,并扬言要进一步“代复”乌鲁木齐。沙俄“代复”伊犁,使得新疆的形势陡然复杂,危机骤然加重。左宗棠此时正在甘肃作战,为了扫清西出新疆的最后一道障碍,他自兰州亲临前线督战,指挥攻克了嘉峪关,为武力收复新疆创造了条件。

正当清朝廷和左宗棠等致力规复新疆之时,由李鸿章一手挑起的“海防”、“塞防”之议席卷了当时的朝野,枢臣、疆臣、言臣等等,大半都被卷入其中。朝廷(总理衙门)本来是向有关大臣咨询兴办海防机宜,李鸿章却借机别有用心地将矛头直接指向西北、指向新疆,提出其“真知灼见”:

新疆各城自乾隆年间始归版图,无论开辟之难,即无事岁需兵费尚三百余万,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卮,已为不值,且其地北邻俄罗斯,西界土耳其、天方、波斯各回国,南近英属之印度,外日强大,内日侵削,今昔异势,即勉图恢复,将来断不能久守。

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师老财痡,尤虑别生他变。今虽命将出师,兵力、饷力万不能逮。

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⑥]

李鸿章的“真知灼见”就是三条:第一,新疆无用;第二,新疆必失;第三:无力收复。所以,他的办法就是一个:放任自由。

李鸿章的谬论,招致朝野的批评。李的老部下、淮军将领、时任江西巡抚刘秉章连续致信李鸿章,反对、驳斥李鸿章的主张。李鸿章勃然大怒,回书严厉斥责刘秉章,将刘秉璋视作“三尺童子”,对其主张、质疑给予一一“决正”。他首先提出:“西师不撤,断无力量兼谋东南,此所已知者也。”这是李鸿章海防论的总纲领,即:有塞防,无海防。接着,又反复强调了新疆不可复、不可守的论调:

吾谓新疆不可复,嫌于蹙地。尊意岂料新疆必可复耶?复之必可守耶?此何异盲人坐屋内说瞎话。[⑦](《李鸿章全集·书信》)

李鸿章对着自己的心腹之人,使出了泼妇骂街的本领,将反对自己的人一律骂为“聩聋”、“庸众”、“盲人”、“三尺童子”,而唯有他自己则是“灼见真知”。

光绪元年三月初七日,左宗棠上《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系统阐明了“海防”与“塞防”的关系和断不能停撤“塞防”的理由,他旗帜鲜明地提出:

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⑧]

清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二十八日,在左宗棠力争之下,清廷下旨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左宗棠统帅大军,于光绪三年十二月胜利结束西征之战,将新疆境内外来侵略者和分裂势力全部肃清,为巍巍华夏、古老神州建立了不朽的勋业!

1883年,法军入侵越南,犯我台湾。8月,已经71岁高龄,疾病缠身的左宗棠迅速派老部下王德榜募勇成军,到广东、广西、越南交界地带相机而动。1884年,8月,法军袭击马尾,由左宗棠创建的福建船政局遭到破坏。9月,左宗棠受命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10月1日,法军攻陷台湾基隆,随后封锁台湾海峡。左宗棠派遣部下王诗正(“老湘营”创立者王錱之子)率恪靖援台军偷渡台湾海峡,在台湾岛上与法军血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885年3月23—24日,冯子材、王德榜(率恪靖定边军)在临洮、镇南关大败法军。4月1日,法军司令孤拔在镇海负伤,后毙命。越南和台湾战事接连取得胜利。……“绝口不提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无论何时何地,当国家受到侵略、民族遭遇危亡,左宗棠就一定会和敌人血战到底!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4)

二 敢于亮剑的超人胆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古老神州焕然一新,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然而,庆祝建国的喜悦还挂在脸上,美帝国主义就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并派其舰队入侵我台湾海峡。

当时,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而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孔千苍。美国拥有原子弹,我军则主要是手榴弹。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如果出兵作战,能否打贏?新生的人民政权能不能够得到巩固?从中央到地方,这种忧虑情绪非常普遍,中央高层开会,反对出兵的人很多,甚至多数不赞成出兵。

在历史关键时刻,毛泽东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10月18日,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下达入朝作战的正式命令。从10月l日金日成请求中国出兵到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只有18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如此重大而艰难的决策并付诸实施,它反映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超人胆略和气魄。

1878年,左宗棠大军在新疆取得对于安集延入侵集团的全面胜利,将贼寇驱逐出境,并迅速打开了安定新疆、建设新疆的历史新局面。就在这种情况下,声称为中国“代复伊犁”的沙俄军队却强占我伊犁,不肯归还。1880年6月,在外交失利的情况下,左宗棠上书朝廷,提出先之以议论,次决之以战阵。就是两条:一、谈判;一、打!左宗棠的态度,给年轻有为的光绪帝以很大的鼓舞,光绪帝完全赞同左宗棠的意见,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军事动员和部署!然而,朝廷内外的“高明人士”也立刻跳起脚来。他们大声疾呼不能对俄开战,并振振有词地说:即便中国在西北胜了,但是,俄罗斯同样会在东北进攻中国,而且中俄之间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中国将会防不胜防。持这种论调的人,就一个心理:等着挨打!时刻准备着挨打!在这些人的心里,任何国家都是不需要防备中国的,因为中国只会挨打、不会打人。但是,左宗棠不这样看,更不会这样干!他致书总理衙门说:

彼如擅起兵端,侵略我迤东地方,我亦深入俄境,索取叛逆,彼且自顾不暇,岂尚有余力多方误我哉?(《左宗棠全集·书信·1744.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我亦深入俄境!你若敢在东北向我动武,那么,我就在西北派军深入沙俄境内。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果然如此,俄罗斯必然自顾不暇,它哪里还有能力四处向我攻击呢?他将最精锐的刘锦棠老湘营放在喀什中俄边界线上,命令刘锦棠,一旦中俄开战,即率老湘营直入沙俄境内,“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试问在那个年代,茫茫九派、浩浩神州,还有谁有这种胆魄?!

为给沙俄以震慑,左宗棠以将近古稀之年抬着棺材出征!据《清史稿》记载:

六年四月,宗棠舆榇发肃州,五月,抵哈密。俄闻王师大出,增兵守伊犁、纳林河,别以兵船翔海上,用震撼京师,同时天津、奉天、山东皆警。七月,诏宗棠入都备顾问,以锦棠代之。而俄亦慑我兵威,恐事遂决裂。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⑨]

左宗棠亲到新疆,沙俄顿感紧张!金顺、金运昌等军齐向伊犁,压迫俄军。刘锦棠、张曜所部增兵,待机而动。关内部队源源不断开往新疆。战鼓如天际雷声,隐隐敲响。俄罗斯知道,左宗棠是铁腕人物,是战无不胜的战神,而且是当朝一品相国,威权赫赫,说话是算数的。面对左宗棠,沙俄不得不做出妥协,交还了伊犁。

不畏强敌,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正是民族英雄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5)

三 锋颖相向的斗争精神

1949年4月25日,中国革命即将走向全面胜利,中外关系也将翻开全新的历史篇章。在此历史关头,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布告》明确指出:

一切外国侨民,必须遵守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的法令,不得进行间谍活动,不得有反对中国民族独立事业和人民解放事业的行为,不得包庇中国战争罪犯、反革命分子及其他罪犯。否则,当受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的法律制裁。[⑩]

对帝国主义、对侵略者进行“法律制裁”!自近代以来,这是第一次。1949年4月20日至21日,当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时候,侵入中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四艘英国军舰先后驶向人民解放军防区,并悍然开炮。人民解放军奋起还击,紫石英号被击伤迫停,其他三艘英舰逃走。事后,毛泽东亲自起草声明[11],指出:“长江是中国的内河,你们英国人有什么权利将军舰开进来?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他严厉警告那些老牌的侵略者:“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还击和毛泽东的声明,教会了那些老牌侵略者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应该怎样对待毛泽东!最后,紫石英号偷偷仓皇逃跑。英国政府连“抗议”都不敢提出!因为他们知道,现在他们的对手不是李鸿章,也不是蒋介石,而是毛泽东!紫石英号的逃跑,终结了西方列强自1840年开始对中国实施的炮舰政策,结束了西方国家军舰可以随意进入中国内河的历史。

时隔50年后,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提到了紫石英号事件。他说:“英国人不是有个紫石英号吗?它在长江上跑,好像它厉害得很,我们不买他的账,给它打了一炮!所以我们当时看的时候真是高兴啊!我们有这一天能够这样子的……”说到此,老科学家情不自禁地掩面哭泣……是啊,为了这一天,左宗棠死不瞑目;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在黑暗中苦熬了一百年!

毛新宇少将说:毛泽东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方面是毫不含糊的。即便是面对“老大哥”苏联的无理要求,毛泽东也是毫不犹豫地而且是郑重地予以严词拒绝和严厉批评!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6)

左宗棠性情刚烈,威风凛凛,在领土主权、民族尊严上毫不含糊,坚决捍卫。

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大学士左宗棠给总理衙门写了一封长达2000余字的信,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津民之哄然群起,事出有因,义愤所形,非乱民可比。正宜养其锋锐,修我戈矛,隐示以凛然不可犯之形,徐去其逼。[12]

左宗棠旗帜鲜明地支持民众的义举,进而提出应当培养民众的斗争精神,这在当时真是难能可贵。他还提出,如果对方要求赔偿,可以通融,但如果要求民众偿命,则不能允许。因为“偿命”涉及到民众性命,涉及到民族尊严!

同治十一年,沙俄商队违反中国官方规定,与新疆叛逆势力通商,在石河地区遭到当地民团攻击,人员被杀、货物被抢。这就是“石河劫案”。沙俄政府屡次要求处理,但左宗棠就是拖着不办。案件一拖5年,到了光绪二年,收复新疆之战接近尾声,左宗棠决定了结此案。左宗棠首先指出,俄商与叛逆通商、而且有武器贸易,这是“甘心济贼”,咎由自取。然后,他答应赔偿1万两白银,作为俄商被杀的“命钱”,请总理衙门通知俄方派员领取,但是要开好收条!一桩“石河劫案”硬是被左宗棠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沙俄也毫无办法!

沙俄派使节到访甘肃,左宗棠以礼相待,坦诚以对。俄使提出为西征军代购军粮、武器,左宗棠欣然同意,双方订立合同,价格给予优惠。俄使要求通商,左宗棠声明:现在新疆还未收复,不允许通商;待新疆收复后,可以由两国政府商议通商条款。后来,俄方采购粮食要求加价,左宗棠坚决拒绝。俄方又说采购武器困难,左宗棠说我们自己有充足的武器。俄方要求通商并尝试越线,左宗棠立向俄使发出警告:

若未经彼此商定,奉有明文,即由贵国地方官发给执照,到古城、巴里坤、哈密等处售买杂货,事断难行。且互市必先议定地方,要两国官商筹度周妥,奏定有案,乃可遵办;不能由贵国一方独断独行,有违互市体制。请索大人晓示贵国商民一律遵照,幸勿轻率,徒劳往返。至要!至要![13]

面对有理有节、凛然不可侵犯的左宗棠,俄方终不敢擅越雷池。

为了攫取在我新疆的侵略利益,英帝国极力扶持阿古柏安集延集团。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首先是诫阻英商借款给左宗棠,然后,竟然与俄罗斯相约,英国出兵云南,俄罗斯出兵新疆,两家东西对进,使中国东西不能兼顾,而他们则于中掠夺罪恶的侵略利益。眼看左宗棠大军收复北疆,只等次年春天一到,便可挥军南下,阿古柏的安集延集团行将覆灭,威妥玛又玩弄起新的阴谋。他向恭亲王奕䜣提出,代“喀王阿古柏”向中国“乞降”,说安集延愿意成为中国的“属国”。英国的意图是让阿古柏永久盘踞中国新疆的喀什噶尔等地,成为由英国控制的殖民地。

左宗棠对威妥玛的诡词进行了严厉驳斥,并深刻地揭露出其罪恶阴谋。他说,阿古柏什么时候成为“喀王”了?难道威妥玛不知道吐鲁番、南八城是中国的疆土吗?左宗棠告诉总署,阿古柏如果要降,自可以派人来谈判,我军不杀来使!英国要交涉,就到甘肃来找左宗棠!

左宗棠对总理衙门说,中国之所以屡受外夷欺侮,主要是因为“示弱太过”而导致外侮频仍,国势难振,而国内朝廷、贵族阶级、官僚、战争等虚耗巨大,日甚一日,将来总有一天会,会发生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熟知历史的左宗棠大概已经预见到了亡国的结局)。

坚定战斗、威武不屈、凛然不可侵犯,左宗棠成为了那样一个年代里骨头最硬的中国人,受到人民的爱戴,也为侵略者所忌惮、所惧怕。

毛泽东与左宗棠:毛泽东与左宗棠(7)

光绪七年(1875年)正月,七十岁的左宗棠奉诏回京。《清史稿》有这样一段记载:

其初入京师,内城有教堂高楼,俯瞰宫殿,民间讙言左侯至,楼即毁矣,为示谕晓,乃止。其威望在人如此。[14]

听说左宗棠要回京,在天主教堂里的西方人开始惶惶不安了。他们听说,由于教堂高过了皇宫,左宗棠回来后一定会严厉惩处。很多教堂都开始主动拆除教堂上的尖顶。

左宗棠回京数月之后,又奉旨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临行前,光绪皇帝对他说:“外国人惧怕你的声威,你到东南,可以无事。”在那样一个积贫积弱、任人欺侮的黑暗时代,唯有左宗棠,硬是把一个“怕”字刻在了侵略者的脑门上!

左宗棠视察上海,视察吴淞口,所有外国军舰都升旗致意,并派人到左宗棠的船上参拜。上海的外国租界都升起了大清国的龙旗,以迎候左宗棠。当时中国军民都感觉特别稀罕,纷纷前来围观!人们第一次看到外国侵略者这样恭恭敬敬地对待一个中国人!

《清史稿》说左宗棠:“锋颖凛凛向敌。”[15]正是左宗棠这种锋颖向敌的斗争精神以及崇高的威望,为中华民族在那个黑暗年代赢得了仅有的一点尊严。

四 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

毛泽东领导中国军民,沉重打击和最终驱逐了日本侵略者,又在朝鲜将美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戳了个稀巴烂!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旷世奇勋!

当侵略者占据我新疆13年、李鸿章等高喊收复新疆“万无可能”的时候,左宗棠以血战到底的气概和超越“规律”、超越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统兵征战新疆,粉碎了阿古柏集团,收复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成为“继汉唐以来对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

毛泽东、左宗棠都以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敢于亮剑的超人胆魄、锋颖相向的斗争精神,建立了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

[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1935年11月28日。

[②] (同上)

[③]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1936年3月1日。

[④] 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第十卷《书信》,0011.《上贺蔗农先生》。

[⑤] 刘泱泱主编:《左宗棠全集》第十卷《书信》,0012.《上贺蔗农先生》。

[⑥] 《李鸿章全集》,奏议六,《筹议海防折》

[⑦] 《李鸿章全集》,书信。

[⑧] 《左宗棠全集》,奏稿六。

[⑨] 《清史稿》卷四百二十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

[⑩]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11]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⑴发表的声明(一九四九年四月三十日)》

[12] 《左宗棠全集》,书信,0818.《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3] 《左宗棠全集》,书信,1198.《答俄国兵部索思诺福斯齐》

[14] 《清史稿》卷四百二十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

[15] 《清史稿》卷四百二十列传一百九十九,《左宗棠》。

编辑:子禾

图片来源: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