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木质坚硬的树有哪些?湖南特有的野生树
湖南木质坚硬的树有哪些?湖南特有的野生树美国华盛顿州出土的距今3000万年前的银杏叶化石在距今200多万年开始的第四纪大冰川期,大量植物因气候原因相继灭绝,只留下印在石头里的化石。目前发现的野生植株,都在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全球仅存9株,为中国十大珍稀濒危树种。在近半个多世纪里,无论植物学家们怎么找,除了南岳的9株之外,世界其他地方都毫无踪迹。从数量上讲,比享有“植物界熊猫”之称的银杉还要少,成为南岳古树名木中名副其实的“熊猫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绒毛皂荚如此稀少?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带齐全,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以及寒温带。环境的多样化,让中国成为一个生物种类特别丰富的国家。
数据显示,在全球三十多万种植物中,中国大概就占去十分之一,植物种类的数量世界第一,几乎能看到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类型。
不仅如此,中国还有很多独有的植物种类。在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近一半的植物只有在中国能看到,其中包括一些“国宝级”的珍稀植物。
在这些濒临灭绝的植物中,最特别的莫过于生长在湖南的绒毛皂荚。2021年被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是将其列为极危等级(CR)。
目前发现的野生植株,都在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全球仅存9株,为中国十大珍稀濒危树种。
在近半个多世纪里,无论植物学家们怎么找,除了南岳的9株之外,世界其他地方都毫无踪迹。从数量上讲,比享有“植物界熊猫”之称的银杉还要少,成为南岳古树名木中名副其实的“熊猫树”。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绒毛皂荚如此稀少?
冰川期的破坏在距今200多万年开始的第四纪大冰川期,大量植物因气候原因相继灭绝,只留下印在石头里的化石。
美国华盛顿州出土的距今3000万年前的银杏叶化石
不过,在这场植物遭遇的浩劫中,有一部分物种由于生长在冰川期的“避难所”,幸运地存活下来,绒毛皂荚正是其中之一。
“避难所”是比较通俗的说法。研究表明,在冰川期来临时,中国的西南部、东部、南部部分地区,由于山脉具有相对温暖的环境,少量的植物在此繁衍生息。
南岳衡山一带,就被认为是“避难所”之一。
南岳绒毛皂荚树
这里地形地貌特殊,成了野生绒毛皂荚的“避难所”。
类似的避难所还有浙江天目山。据地质学家考证,在第四纪冰川期间,天目山区只遭受轻微的侵袭,因此原生的植物能在这里完好保存。
浙江天目山12000岁的野生银杏树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银杏树,也是依靠天目山这座避难所,得以留存下来并繁衍生息。基因测序分析显示,目前全球的银杏,几乎都源自浙江天目山种群为主的中国东部种群。
绒毛皂荚、银杏等等珍稀植物,都是避难所呵护下的“幸运儿”,但留存的野生植株数量都很稀少,主要原因是冰川期的破坏。
绒毛皂荚的繁殖能力弱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绒毛皂荚。
绒毛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 velutina)是豆科的落叶乔木,最典型特点就是果实密被绒毛,呈不规则扭曲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美丽。
绒毛皂荚
乍一看,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皂角树嘛!皂角树是皂荚树的另一个名称,在我国南北都有分布。皂角是皂荚树的果实,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皂角有清洗的作用,是很好的天然清洗剂。
随着近代化工清洗技术的飞速发展,肥皂、洗衣粉等等到处都是,人们已经很少直接使用皂角。
皂荚树浑身是宝,荚果、种子、枝刺等均可入药,而皂角里面的果仁也是厚糯鲜美,咀嚼有味。不过,绒毛皂荚树是皂荚属种的特殊品种,与常见的山皂荚并不一样。
绒毛皂荚荚果上密被黄绿色绒毛,山皂角则有光泽无毛,这是最显著的特点。
山皂荚
另外山皂角分布广泛,南北皆有分布,而绒毛皂荚只有衡山分布,海拔在750米左右。
绒毛皂荚的花两性、单性、杂性同时并存,单性花植株较多,主要是雌雄异株。
雄花早熟,雌花成熟时就难以授粉,能结出果实就很不容易。而即便有了果实,它的荚果成熟后也很难开裂,种子只能呆在荚壳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生命力。等外壳腐烂了,种子好不容易跑出来,发芽率也很低。
导致绒毛皂荚的繁殖力很弱。截止目前,虽经人工繁殖和栽培,先后育出2000余株人工绒毛皂荚树,但野生植株至今未再增加,无法天然更新。
人为破坏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人们对它认知不够,以为是普通的山皂荚树,因而误砍了一些。
目前发现的野生绒毛皂荚,树龄最大的超过百年,小的也有20多年,近些年没有发现繁殖新增加的绒毛皂荚树,只能对现存的9株进行重点保护。
也许随着技术发展,科研人员将来能帮助这幸存的几棵野生树,进行自我更新。
工作人员在给树干空心的绒毛皂荚悬挂营养液
总结总之,在人工干预下,绒毛皂荚已开枝散叶,在全国多地以及一些研究所都有人工栽培。
但在绒毛皂荚因为天生繁殖能力弱,加上早期冰川期的破坏,目前已是极度濒危。真正野生的绒毛皂荚,目前只有在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9棵,在实现自我繁衍之前,就不能彻底解除濒危,仍然是高度被保护的对象,设有专人保护。
希望我们人人都能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爱护这些珍稀植被,从而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