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义:人类群星闪耀时相信奇迹会发生是奇迹发生的首要条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义:人类群星闪耀时相信奇迹会发生是奇迹发生的首要条件可能出于同是创作者的缘故,茨威格对音乐和文学故事似乎情有独钟。《弥撒亚》《马赛曲》还有歌德《玛丽安巴德哀歌》的创作故事,以及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历。如果将曾经创办俄罗斯《火星报》的列宁和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包括进去,这些创作者就占了半本书的内容。茨威格的叙述,总是有种冥冥之中的历史宿命感。就比如讲在日耳曼人洗劫抢掠罗马的一千年以后,土耳其又一次以几乎同样方式屠杀拜占庭。本该悲惨的画面,在他的笔下,只余高大建筑轰然倒塌后那种尘烟弥漫的寂然,亦同曾经遇到过的无数过眼云烟。巴尔沃亚的故事,也许称得上这本书的底色。诚然,他这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时刻,会有极其耀眼的人类值得称颂的精神,但更多的时候,是历史暗夜的黑,是人性荒蛮自私的恶。因为视角的问题,我实在无法共情和赞美巴尔沃亚这种人。我看到的是在自己家园无辜被杀的原住民,是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的黑暗近代史,是直到今天有人仍在为这种所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义:人类群星闪耀时相信奇迹会发生是奇迹发生的首要条件(1)

茨威格的这本人物传记,并不都是我原先理解意义上的星光璀璨。

并不知道茨威格究竟怎样看待他笔下的人物的,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茨威格应该有试图做到“不虚美,不隐恶”。

第一篇《逃入不朽》中,茨威格称赞了巴尔沃亚钢铁般的求生意志,但也毫不隐晦地指出他是个强盗与叛乱者。巴尔沃亚抢劫和屠杀原住民印第安人,并理所当然地将自己踏足的土地视为殖民地。

挺震惊的,这个故事竟然是这本顶有名的书的开篇,这样的残暴与血腥,为黄金奋不顾身、自相残杀,为获得殖民地权力而勾心斗角。

巴尔沃亚的故事,也许称得上这本书的底色。诚然,他这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时刻,会有极其耀眼的人类值得称颂的精神,但更多的时候,是历史暗夜的黑,是人性荒蛮自私的恶。

因为视角的问题,我实在无法共情和赞美巴尔沃亚这种人。我看到的是在自己家园无辜被杀的原住民,是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的黑暗近代史,是直到今天有人仍在为这种所谓“冒险”唱赞歌和对国人曾遭受过的苦难嗤之以鼻的傲慢。

第二篇《征服拜占庭》茨威格应该重点批判的是基督教世界的不团结。给我的感觉和眼下的欧盟挺像的。虽然都知道应该共御外敌,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而只是松散的联盟,那么人群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互相推诿、各自为营的处境。

茨威格的叙述,总是有种冥冥之中的历史宿命感。就比如讲在日耳曼人洗劫抢掠罗马的一千年以后,土耳其又一次以几乎同样方式屠杀拜占庭。本该悲惨的画面,在他的笔下,只余高大建筑轰然倒塌后那种尘烟弥漫的寂然,亦同曾经遇到过的无数过眼云烟。

可能出于同是创作者的缘故,茨威格对音乐和文学故事似乎情有独钟。《弥撒亚》《马赛曲》还有歌德《玛丽安巴德哀歌》的创作故事,以及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历。如果将曾经创办俄罗斯《火星报》的列宁和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也包括进去,这些创作者就占了半本书的内容。

茨威格对《弥撒亚》创作的记述有种和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传》极为相似的感觉,而《马赛曲》的背景则表现出一种历史的荒诞。不喜欢歌德的那篇,可能茨威格想要表达即使人到晚年,仍可以有一种天真的激情,但我觉得他笔下的歌德对女性很不尊重,性别一转,我无法想象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妇人会对未成年的男孩理直气壮地表达同样的爱慕,更像是仗着自己的身份来胡作非为。

《滑铁卢战役的决定性瞬间》《黄金国的发现》和《西塞罗之死》这三篇很不错。滑铁卢的平庸将军只会照令行事,最早发现黄金的人负债累累,西塞罗一如魏晋那个被司马昭“以儆效尤”的嵇康。

至于茨威格说列夫·托尔斯泰、列宁还有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篇目,我可能需要更多的史料学习才能读明白。尤其是茨威格将威尔逊形容成人类救世主模样,觉得这属实有些夸张了。

大西洋电缆的搭建和到达南极点的故事,虽然他们的精神值得学习,但总有一种新闻通稿、强上价值感觉。可能有篇幅太短的缘故吧,更多的细节难以展开。

总体而言,《人类群星闪耀时》是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故事并不深入,大多通俗易懂。价值取向在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说勇气与坚持、理想与实践,但鉴于时代原因,他的有些观点已经明显不适合当下环境,对于价值观还未成熟的读者来说,还是需要适当取舍的。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义:人类群星闪耀时相信奇迹会发生是奇迹发生的首要条件(2)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义:人类群星闪耀时相信奇迹会发生是奇迹发生的首要条件(3)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义:人类群星闪耀时相信奇迹会发生是奇迹发生的首要条件(4)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意义:人类群星闪耀时相信奇迹会发生是奇迹发生的首要条件(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