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oa软件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OA行业

oa软件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OA行业图片版权归OA伙伴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开始只有一间门面,创始人是杨福森、李洪奎、陈锦伯三驾马车。主要有:上海复印机厂、上海电影机械厂、武汉复印机厂、桂林电表厂、天津灯泡厂、湖北沙市特种灯泡厂等单位进行。只是由于文革使这个进程推迟了。但是各个技术情报部门依然采购进口了成套的照拍、缩放复印设备。中国科技大学还设有情报物理专业,原天津复印机技术研究所的胡导就是首届毕业生。北京的中国科技情报所的王武良、沈阳的辽宁科技情报所的梁永新、成都的四川科技情报厅的吴显俊就是最先接触并掌握这些技术的人。他们分别著书讲课,向大家介绍推广复印技术,为我国的复印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1979年夏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国首届复印机展销会在北京复印机服务部开幕了。它是我国第一家经销、维修复印机的商店。

我们中国人使用办公设备是从飞鸽牌打字机开始的,和它相配的是手推式油印机,还有一种光电誉印机,可以把文字稿变成蜡纸版,用手摇油印机复印。

再高级点的就是上海劳动牌照排机,但是制版速度很慢。用氧化锌版照制版,再用胶印机印刷可以得到很好的图像。

辽宁的辽源玉光材料厂生产氧化锌版配合营口复印机厂、四川成都建设机械厂生产A3幅面的小型胶印机,借助这样的印刷手段,完成最简单的复印。

oa软件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OA行业(1)

这些机械化产品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仪器仪表局领导,文化大革命以前,国家就规划引进一些复印机,由下层的厂、所国产化。

主要有:上海复印机厂、上海电影机械厂、武汉复印机厂、桂林电表厂、天津灯泡厂、湖北沙市特种灯泡厂等单位进行。只是由于文革使这个进程推迟了。但是各个技术情报部门依然采购进口了成套的照拍、缩放复印设备。

中国科技大学还设有情报物理专业,原天津复印机技术研究所的胡导就是首届毕业生。北京的中国科技情报所的王武良、沈阳的辽宁科技情报所的梁永新、成都的四川科技情报厅的吴显俊就是最先接触并掌握这些技术的人。他们分别著书讲课,向大家介绍推广复印技术,为我国的复印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9年夏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国首届复印机展销会在北京复印机服务部开幕了。它是我国第一家经销、维修复印机的商店。

开始只有一间门面,创始人是杨福森、李洪奎、陈锦伯三驾马车。

oa软件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OA行业(2)

图片版权归OA伙伴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铺子在东单北大街91号,参展的机器全部是国产的,当时实在摆不下了,就借东单三条的一家院子里,设立了分馆,这次展会的提倡者是第一机械工业部仪器仪表局的具体负责人张翔武,和他配合的是天津复印技术研究所的闵观铭。

此次展会主要是一机部所属单位,行业外的只有船舶工业部、汉光机械厂和航空工业部华航光学仪器厂。展会很成功,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每年一届。北京复印机服务部因此扩大了,迁至东四路口了。

北京复印机服务部事业蒸蒸日上,激发了西单也成立了“首都复印机服务部”。

oa软件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OA行业(3)

图片版权归OA伙伴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原来是一家街边的维修门市部,负责人是贾俊萍,随着温宪文的加入,更深入雄厚的人力和财力。没多久,实力就与单东的北京复印机服务部不相上下。而且西单一开始就推出了日本的小西六复印机。

这里必须浓墨重彩地说一下,1980年,在北京虎坊桥工人俱乐部举行的办公设备展览会,正是这次大会施乐复印机展示在中国用户面前了,而且入道没几天的考古专家赵慎大先生,就与施乐公司的工作人员和我们认识了。

人们对复印机的需求,促使全国各地复印机服务部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复印机展会也从北京发展到成都、深圳、天津、大连等地,(成立)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迫在眉睫。

oa软件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OA行业(4)

图片版权归OA伙伴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天津复印机服务部李炳书发起的“21省市复印设备行业协会”在成功地举办了几届展会后正式成立了。

于此就使1979年开始的中国复印机少年时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青年时代。

在这里有必要把那些早期为我国复印事业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回忆一下,尽管他们有的已经改行了,但有的还奋斗在这(条)战线上。

  • 上海复印机厂(国产海鸥牌 Se-1、Se-3工程复印机,Se-5、Se-16落地式小型复印机以及施乐1027复印机)
  • 上海电影机械厂
  • 上海油墨厂牡丹牌墨粉(当时一次只能买一盒墨粉,厂长杨海蛟)
  • 武汉复印机厂(长江600落地式复印机以及东芝5511、4515复印机特别耐用,他们的墨粉厂培养出了第一代中国墨粉技术人才,至今还是各墨粉厂的栋梁。)
  • 武汉磁带厂(鹦鹉牌墨粉)
  • 湖北沙市特种灯泡厂(定影灯、曝光灯,他们最初的马学文、王云桃、刘佳瑾至今还活跃在复印机耗材行业)
  • 桂林电表厂(理光复印机)
  • 梧州复印机厂、衡阳冶金机械厂(A0幅面氧化锌版工程复印机)
  • 重庆长江勘测大队(袁宗坤 黑猫牌1801、1803墨粉、玻璃珠载体)
  • 成都侯福德双碑牌墨粉
  • 西安仪表厂(AX-600 成卷纸小型复印机)
  • 邯郸汉光机械厂(柯尼卡1800复印机及墨粉载体)
  • 汉光华航光学仪器可变比例的 SH-778、SH-920工程复印机
  • 广州硒鼓厂
  • 湛江复印机厂
  • 天津复印设备公司

中国当时没有专门培养复印机设备及耗材的学校,但浙江大学物理系、西北大学物理系王永瑜、籍冬炎,上海机械学院(现名上海理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蒲嘉陵,为我国复印技术人才培养及技术攻关做出了贡献。

为使电脑能进行汉字处理而发明五笔字输入法的王永民教授,以及研制出四通电脑打字机、电动速印机,相应的一批版纸油墨厂出现了。

最后,基士得耶理想系列推出了一体化机,但是现在已经被复印机取代。尽管如此,宁波荣大昌公司还在坚守着最后一道防线。

oa软件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OA行业(5)

注:此文由老一辈OA人樊伟先生亲笔撰写,从个人经历记录OA行业的发展历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