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暗藏典故,文言物语话东平之九
书湖阴先生壁暗藏典故,文言物语话东平之九刻有“为善最乐”的石刻、铜镜等文物,多见于元明清时期。东平“为善最乐”碑,右侧题“大明山东兖州府东平州白佛山东闫村重修”,碑额题“敕封伏魔大帝”,碑心题“为善最乐”四个大字,左侧题“崇祯八年十一月丁未仲冬日立庙主井四维、井四端、井四勿,男井□□、井□□”,此碑可能为井氏族人捐资重修关帝庙,作为乐善之事以铭记。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 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着深远的含义。源于东平的成语“为善最乐”和“东平为善”通用,常用来劝人多行善事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质地:石刻出土:东平县东平街道闫村(现藏于岱石山房)东平为善最乐碑
文物小档案
名称:为善最乐碑
年代:明崇祯八年(1635年)
形制:高137cm 宽65cm,厚15cm,碑座逸失
质地:石刻
出土:东平县东平街道闫村(现藏于岱石山房)
东平为善最乐碑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 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着深远的含义。源于东平的成语“为善最乐”和“东平为善”通用,常用来劝人多行善事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刻有“为善最乐”的石刻、铜镜等文物,多见于元明清时期。东平“为善最乐”碑,右侧题“大明山东兖州府东平州白佛山东闫村重修”,碑额题“敕封伏魔大帝”,碑心题“为善最乐”四个大字,左侧题“崇祯八年十一月丁未仲冬日立庙主井四维、井四端、井四勿,男井□□、井□□”,此碑可能为井氏族人捐资重修关帝庙,作为乐善之事以铭记。
“为善最乐”的故事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个没落皇族、一介布衣,在长安求学时,看到街上执金吾走过,场面壮观,发出了这句成为千古名言的感慨。阴丽华在年少时便以美貌著称于世,刘秀在事业初有所成29岁时,迎娶了19岁的阴丽华,登基称帝后,被封为皇后。
东平宪王刘苍,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第八子、其母是阴丽华,也是汉明帝刘庄胞弟。
刘苍建武十五年(39年)封为东平公,两年后进爵为东平王。
据史书记载他眉须净美,是位标准美男,自幼好读经书,博学多才,忠言直谏 汉明帝刘庄对这位亲弟弟非常钦佩。
刘苍被封国后,多年留在京师辅佐汉明帝,汉明帝外出巡视时,总会委托刘苍来监国。刘苍辅政五年,制定祭祀、车服、礼乐等规范;多次忠言直谏,停建宫室,劝课农桑;在声望鼎盛之时,主动上疏,辞去相位,到藩国就任,汉明帝拖了很久才答应。回东平后,刘苍仍对国家大事提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为东汉初年的“太平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次回京时,汉明帝问刘苍,你在东平国做什么最快乐?刘苍回答说“做善事最快乐”,从此,“为善最乐”成为了劝人行善的成语,塑造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行善美德,历代文人、帝王,都将东平乐善作为道德标准。
汉章帝刘炟继位之后,对于这位贤德的叔叔恭谨有加,遇到大事都会派遣使者向刘苍请教。
刘苍在位42年,去世后,汉章帝悲恸不已,派遣大鸿胪亲自符节、五官中郎将为副使监督丧葬,加赐“鸾辂乘马,龙旂九旒,虎贲百人”,这已是皇帝级别的仪仗。在整个汉朝史上,无疑是王公去世后所享有的最高礼遇。由于这场葬礼规格太高,因此后世若有功勋卓著的诸侯王去世,其葬礼通常都会按“东平王故事”来确定,比如三国时期的任城威王曹彰。
明代为善最乐铜镜(网络图)
最美的文化印记
在古代的诗词文章中,谈到乐善,必提东平,东平也就为“乐善”的代名词。
唐朝李瀚编著的儿童读物《蒙求》中,就有“东平为善,司马称好”一句,全书四言韵文,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朱熹在书斋中,以“为善最乐、读书便佳”为对联,此后这八个字成为了许多文人最为喜爱的座右铭,收进《格言联璧》《茶余客话》等书籍。
明代,文学家、两朝帝师于慎行有诗云:“东平乐善偏承宠,北海工书久播芳”;崇祯朝国子监祭酒陈仁锡诗云“悬知乐善东平意,神庙奎章日月光”。
清代,乐善成为皇室必修课,多位帝王都有诗弘扬东平乐善文化。比如雍正皇帝《赐果郡王》诗云“好书传沛献,乐善纪东平”,以东平乐善勉励皇室成员。
乾隆皇帝,更是东平乐善文化的代言人。为皇子时,雍正赐予他圆明园中桃花坞之堂,他命名为“乐善堂”,并写了《乐善堂记》,以“东平乐善”自勉。登基后,在紫禁城崇敬殿亲自御书“乐善堂”牌匾。乾隆以“东平乐善”为座右铭,在数十首诗中有所体现,如,在《乐善园》中“稍加修葺复旧观,东平乐善名犹存”;在《寄题河间献王墓》中“汉家谁更齐芳者,祇有东平乐善苍”;在《自高粱桥游乐善园》中“讵云希东平,孰不应乐善”。乾隆帝下江南时,路过东平,写下《过东平州》一诗:“须句经古邑,膏雨霁公田。尘净鸣鞭缓,曦柔彻盖前。安民期不扰,择吏懋勤宣。汉室诸侯众,苍惟乐善传。”一句“汉室诸侯众,苍惟乐善传”,说明在乾隆皇帝的心中,是以“乐善”记住了东平。
好客山东、乐善东平都是齐鲁大地美好的文化印记和传承。
关公祭祀的历史演变
中国曾是一个多神的国度,百姓信仰的神林林总总,数不胜数。
对关公的信仰与神化,发轫于平民百姓。关羽麦城遇难后,有关他是青龙转世之说,便在华夏大地广为流播,一条上苍派到人间的“勇加一国,敌号万人”的青龙,何以败在无名小辈手下,百姓自然不顾史实,杜撰出当时受天帝之诏,让关氏父子返回天宫。于是,关羽、关平下马弃刀,不屑再战,才躯壳被擒,而魂灵归天。继而,又衍生出关公耕云播雨、显圣佑民等故事。
将关公推向神坛的第一人,是南陈末年隋代初年的和尚智顗。佛教是舶来的宗教,欲在华夏大地扎根,必须糅进中国传统文化。智顗杜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他在玉泉山遇到关公,关公称受天帝命令镇守此山,感念智顗善念,将此山献出建寺庙、做道场,智顗当即对关公授五戒,并尊其为伽蓝(即僧院)护法神。隋炀帝杨广信佛,曾封智顗为智者,智顗凭着皇权的魔力,使关公以伽蓝护法神的身份走向全国。
作为舶来品的佛教,抢先将关羽推向神坛,引起道教的忌妒。天助道教,宋真宗赵恒笃信道教,面对夏辽不断南侵,不思励精图治,竟然与佞臣一起臆造了“关公大战蚩尤”保护解州盐池的故事,正是这“天字第一号”的谎言,关公煌煌然成为道家的主要神祇。
出于统治需要,历代朝廷为消解民冤,多次敕封关公,用来麻醉百姓,如果说宋元是发展期,明代是盛行期,清代无疑是鼎盛期。
宋徽宗赵佶曾四次谥封关公:先“忠惠公”,而“崇宁真君”,而“昭烈武安王”,而“义勇武安王”。
明神宗朱翊钧曾三次敕封关公:先“协天大帝”;而“协天护国忠义帝”,后“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清代,尊崇儒学,关羽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从顺治到光绪,历代皇帝先后十多次加封,光绪五年(1879年),封号达到登峰造极,出现长达“忠义神武灵祜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26字尊号,可谓旷古未有。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汉封侯,宋封王,明称大帝,历朝加尊号。关公,成为儒释道三教共祭的奇观。(撰稿:陈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