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格格知画经典片段(还珠格格老佛爷最爱的糕点)
还珠格格知画经典片段(还珠格格老佛爷最爱的糕点)乾隆下江南时,到徐州城西北河下镇。应汪姓盐商请求,到他家花园。乾隆误题(笔误)云片糕是广东潮州人中秋拜月视为洁净上乘的供品之一。到了节前数天,无人不买云片糕,除了己用,还他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潮州侨胞,每到中秋前夕,总会央人捎带,或设法买到几块云片糕,以慰思乡之情。云片糕雪片糕为何称为"云片糕"?
不知不觉芒果台的还珠格格又演到第三部了,让人又怜又恨的知画姑娘也在昨天出场了。知画姑娘才貌双全,与老佛爷短暂的相处就获取了老佛爷的喜爱,受宠成都堪比在老佛爷身边多年的晴格格。撇开知画的才貌来说,知画的贴心恐怕是无人能及了,在老佛爷离开的时候特意准备了老佛爷最爱吃的雪片糕,让老佛爷感动不已,连连称赞知画的贴心。
雪片糕又名云片糕,是徐州地区传统糕类美食。正好与剧中乾隆下江南路径相吻合,看来琼瑶阿姨还是对地方饮食文化下了些功夫。
云片糕原料繁多,工艺极为精细。主要原料有糯米、白糖、猪油、榄仁、芝麻、香料等十来种。每种原料都要挑选上品。
轻轻一嚼,那清甜细腻更是令你陶醉不已。 最著名是"万源斋"号、"香泉庄"号的云片糕。他们的云片糕,揭下一片可卷成戒指,点上一根火柴可化为火焰。
云片糕是广东潮州人中秋拜月视为洁净上乘的供品之一。到了节前数天,无人不买云片糕,除了己用,还他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潮州侨胞,每到中秋前夕,总会央人捎带,或设法买到几块云片糕,以慰思乡之情。
云片糕
典故雪片糕为何称为"云片糕"?
乾隆误题(笔误)
乾隆下江南时,到徐州城西北河下镇。应汪姓盐商请求,到他家花园。
正时外面瑞雪纷飞。乾隆凭窗赏雪,好生惬意,涌来诗兴,便吟起《雪景》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嘴里只是"片儿片儿"地吟着,却一直接不上第四句,望着窗外的大雪发急。
就在这时,汪盐商捧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给皇帝献茶点。乾隆正好利用这个吃茶点的机会思考下文。
玛瑙盘里两碟同样的糕点吸引住了乾隆,顺手拈起两片,一尝,香甜松软,清新可口,大加赞美:"何来佳点,如此大快口福!"
他一片片拈来,吃过十多片之后,向汪盐商问起这糕点的名字,问起市场上有没有这种糕点出售。汪盐商如实回答:"这是家中祖传的小食,没有什么名字,外面也没有售卖之处。"
汪盐商顺势大夸这糕点如何如何好,并叩请皇上恩赐佳名。乾隆答应了汪盐商的请求,想给这个传统的美味糕点起个典雅的名称。
他思索了一会儿,忽然想起还没吟完的那首诗,不禁拍案惊叫:"好哇!这种糕点的色彩、形状,就如同外面飞舞的薄薄的雪片吗?依朕看来呀,就给此糕点赐名为'雪片糕'吧!"汪盐商听罢,连忙是叩头谢恩。
随后,赶忙捧来了家中的文房四宝,请皇上题名。乾隆高兴得竟然笔下大意,将"雪片糕"写成了——"云片糕"。糕饼店铺从此就改做"云片糕"了。
优质云片糕云片糕是柳城的特产,最好的据说出自城关镇,从清代乾隆年间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原料很简单,炒糯米粉加糖加猪油。工艺有点复杂,且很费时间,糯米温水洗净、热水捞过、晾干筛好后用粗砂炒成粉,陈化三个月,中间经常要翻动;把砂糖制作成湿糖;然后在一定温度下润粉、复炒、入模成型,最后切片包装,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经验和技巧。
好的云片糕看上去雪白、拿在手里柔软但有粘性可以一片片撕开不断、闻着有桂花的清香、吃到嘴里细腻香甜。新鲜的云片糕最为好吃,说入口即化也是不夸张的。据说优质的云片糕25片一扎 用手一甩,可成扇形张开,又因为糖油充足,用火点燃可完全燃烧。
食后一得"糕"字最早见于汉代。《说文解字》释:"糕,饵属。"一般来说,软胎的点心称之为"糕",带有馅料的点心称之为"点",外挂糖、蜜的点心称之为"裹";内无馅料、外无挂料的点心称之为"食"。糕,是我国著名食品之一,全国各地均有生产。但制作工艺之精、品种之多、味道之全,据说还是苏州的糕点最为有名。民间曾有这样的评价:食糕还须苏州行。
云片糕的用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智慧,糕取"高"的谐音,有步步高升,求福吉祥之意。云片糕也是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夏溪镇等乡镇习俗送村规中必备的一项糕点(每逢婚丧等大事喜事,老百姓都要置办一些食品糕点分发到村上每户人家,谓之送村规),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一般也把压岁钱放在包装云片糕的红纸中,寄托着他们对小辈美好的祝愿。在常州当地,亦有别名如意大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