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太平轮除了搭客,还要载货。包括当时的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袁世凯的孙子袁家艺、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等在内的众多当时的社会名人首先登上轮船。这些达官贵人大多是古董珍玩的收藏家,他们携带的行李包括了大量奇珍异宝,其中以北平最大的玉器行大老板常子春携带的珍宝最多。6名当时中央银行的押送员送来了36箱货物,每箱需要8个搬运工才搬得动的财物。这些大箱子很快就送上太平轮。但是箱子里是什么,后来成了一个秘密。超负荷的船雪上加霜1949年1月27日,时间已至农历年关,从上海开往基隆的航班,春节前只剩下这最后一班了。太平轮可供应的有效船票仅508张,票价于是暴涨。当时的船票是用黄金来计算的,但是仍然无法阻挡住汹涌的购票者。虽然船票早已售罄,并且超额,但凭人情关系,加上足够的真金白银,大量无票乘客仍然得以登船。据事后中联公司在上海地方法院的证词表明,包括太平轮本身124名船员,加上无票“黑客”,以及有票者携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1)

事件影响

事件还原

有效船票仅508张 登船人数超千人

太平轮原是太平船坞公司的一艘客货轮,二战期间主要用于运输。1948年7月14日,它被上海中联企业有限公司以每月七千美元的代价,从太平船坞公司租赁过来,第二天便转身承担起上海与台湾基隆之间的往返交通。当时迁台的途径主要以海运与空运为主。不过,由于飞机数量及运量有限,加之票价高昂且受天气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海运成为前往台湾的最主要渠道。

1949年1月27日,时间已至农历年关,从上海开往基隆的航班,春节前只剩下这最后一班了。太平轮可供应的有效船票仅508张,票价于是暴涨。当时的船票是用黄金来计算的,但是仍然无法阻挡住汹涌的购票者。虽然船票早已售罄,并且超额,但凭人情关系,加上足够的真金白银,大量无票乘客仍然得以登船。据事后中联公司在上海地方法院的证词表明,包括太平轮本身124名船员,加上无票“黑客”,以及有票者携带的小孩家眷,总人数超千人之上。

港口上挤满了人,守住太平轮的士兵开始向天开枪,阻挡住争相要上船的人群。然而最终太平轮还是带着核载人数两倍的乘客驶离了港口。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2)

600吨钢材搬上船

超负荷的船雪上加霜

太平轮除了搭客,还要载货。包括当时的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袁世凯的孙子袁家艺、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等在内的众多当时的社会名人首先登上轮船。这些达官贵人大多是古董珍玩的收藏家,他们携带的行李包括了大量奇珍异宝,其中以北平最大的玉器行大老板常子春携带的珍宝最多。6名当时中央银行的押送员送来了36箱货物,每箱需要8个搬运工才搬得动的财物。这些大箱子很快就送上太平轮。但是箱子里是什么,后来成了一个秘密。

本来下午就要开船,但是货物不断地被送来,有往来行商为台北迪化街商铺准备的南北货、中药材;有北京荣宝斋的玉器、古董、名人字画等;还有《东南日报》社全套的印刷设备,重达100多吨;据称船上还装了银洋200多箱;另据《新闻报》载,船上“尚有陈果夫氏别克轿车一辆”;最糟糕的是,许多现存史料均揭露,船上还载有钢材600吨……

太平轮最初拟定的开航时间是26日。当时往基隆跑一趟大致需要两天三夜60个小时左右,26日起航,尚可在年前抵台。但直到27日上午10点,乘客们早已登船,却不见有起航迹象,码头上的搬运工还在来回把成箱成捆的货物往船舱里塞。

一位施姓女子在躲过这场灭顶之灾后说,当时她已看出船只明显倾斜,超载严重,她很害怕,临时决定不上船了,无意中躲过此劫。

对于超载事实,中联公司最初拒不认账,其董事兼副总经理马斯才在法庭上宣称:“太平轮当天载重2093吨(超载仅43吨),其中货物载重1409吨,货物中含‘重量货’,即钢条不到200吨,船行驶时吃水前14.02尺,后16.01尺,各尚有一尺富裕。”但据1949年2月1日《大公报》公开披露的事实却是:“载重逾额的太平轮原定26日启程,因装载钢条600吨,延迟到27日下午4时多才开。当这批钢条装到150吨时,船长即声明已足额,但因公司当局已收了600吨的运费,故只得照装。”

直到下午4点18分,不堪重负的太平轮终于“呜——呜——”长鸣两声,缓缓驶离了黄浦江码头。

章子怡、金城武、黄晓明、佟大为、宋慧乔、长泽雅美等中、日、韩电影巨星主演的《太平轮》上映,超强的阵容让这部电影备受观众的瞩目,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了“太平轮”这艘被称为“东方泰坦尼克号”的悲剧而又神秘的历史,只是在历史真相的背后仍然有许多未解开的谜团,一些传言也让太平轮的沉没变得更加神秘。

太平轮悲剧发生于1949年1月27日,中联轮船公司的太平轮因超载(2 093吨)又夜间航行,在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与一艘载著2700吨煤矿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沉没,船上932人遇难。

【阴谋论一】沉船是因“黄金大谍战”?

关于太平轮的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如今被普遍认定的说法是:1949年1月27日,由上海开往基隆的中联轮船公司的太平轮,因超载又闭灯夜间航行,且抄近路走到了浅滩航线,导致在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与一艘载着2700吨煤矿及木材的“建元轮”相撞沉没。这是最官方的说法,但事实上每一次大型的灾难事件发生时,坊间必定会流传起很多绘声绘色的、真假难辨的传说,其中被传的最神的,就是船上展开的一场“黄金大谍战”。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3)

停靠在黄浦江码头的太平轮,坊间一直有传言说,太平轮是艘运送黄金的船。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4)

《太平轮》剧照,1949年除夕前,一群急着要离开上海的有钱人,抢着要挤上早已客满的太平轮。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5)

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的父亲蔡天铎

蔡天铎(1912年—2000年)是台湾有名的大律师,1949年前曾在上海经营过轮船公司,是1949年沉没的著名豪华客轮“太平轮”的船主。

太平轮在坊间被传是一艘“黄金船”。所谓“黄金船”,就是指在蒋介石策划的“黄金入台”计划中,负责运送黄金的船只。内战结束前一年,随着在辽沈战役的战败和淮海战役的节节失利,蒋介石对前景感到很大担忧,1948年11月22日的蒋介石日记中暗示,他已决定通过迁移国民政府并转移部分的军队、部分的军官及家属、部分文物以及绝大部分的国库资产与相关档案到台湾的办法用于振兴台湾,为日后的“反攻”做准备的意图。历史记载显示,1948年11月底,蒋介石开始密谋起首批黄金的运送,并指派蒋经国、宋子文、俞鸿钧为首批黄金的运送的负责人,蒋还曾通过密电要求俞鸿钧务必在一星期内将大陆国库中的约一半的黄金运到台湾。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6)

与“太平轮”相撞的“建元轮”是1919年在挪威建造的货轮。

不过,这场大规模的黄金迁移计划在第一次运送过程中就被暴露,当时North-China Daily News的办公室,坐落在紧邻中国银行对面的和平饭店的楼上。当中国银行专属的挑夫正将一担担的木箱从金库里搬出时,North-China Daily News的George Vine从他所在的办公室的窗户目睹了这段黄金运出中国银行的过程,他连夜赶稿,向世界发出了一则这样的消息。消息被曝光后,全世界的媒体都将目光集中在“黄金入台”计划上,任何开往台湾的船只都成了媒体眼中运走黄金的可疑对象,这其中就包括太平轮。而太平轮失事后的海难事故密电中,也确实有提到了太平轮上载有至少200箱黄金。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7)

重庆号就是一艘蒋介石藏黄金的船,太平轮沉没时船上有很多文档也与重庆号的黄金有关。

“太平轮,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这是导演吴宇森12月2日新上映的影片《太平轮》最引人瞩目的宣传语之一。

在电影中,太平轮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129分钟的《太平轮(上)》里,一共只出现了5分钟客船镜头。吴宇森让三段爱情,六个人的命运与这艘船交织。而在现实中,太平轮与更多人的命运共沉浮。它的沉没因为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而别具意味。

1949年1月27日,农历除夕的前一夜,再过一个昼夜便是己丑新年了。国共内战即将决出胜负。到处是兵荒马乱,人心惶惶。

那一天,太平轮上挤满了流亡的人们。下午四时许,它驶出上海的黄浦江,前往台湾基隆港,踏上了最后一次航程。八个小时之后,太平轮在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沉没,一千多人随之葬身海底。

条件与泰坦尼克号天差地别

太平轮是主持人蔡康永的父亲蔡天铎当年旗下的一艘船。

蔡康永在《我家的铁达尼号》写到:

“这群太平轮的‘最后一批乘客’里面,有当时上海最有钱的一些人,也有爸爸最要好的朋友。在离乱的时代里,命运之神似乎拥有它自己也无法控制的戾气。太平轮开到半路,出事沉没。”

海难发生四十年后,蔡康永在纽约接到作家白先勇的邀请将其作品《谪仙记》改编成电影。《谪仙记》的女主角李彤是世家女,她的父亲是中国驻美大使,一切本来圆满,直到驻美大使夫妇两人“死于太平轮船难”。后来拍成的电影,改名为《最后的贵族》。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8)

蔡康永和父亲蔡天铎

“在太平轮上遭难的乘客,实在太多有钱有势的达官显贵。”蔡康永写道。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曾在海南岛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的王毅将军、袁世凯之孙袁家艺、总统府机要室主任毛庆祥的两个儿子、辽宁省主席徐箴夫妇、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与同行的山西同乡、著名音乐家吴伯超、蒋经国留俄的好友俞季虞等诸多社会名流,还有现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的父亲李广南、香港已故女首富龚如心的父亲也在船上。

太平轮上坐了这么多名人商贾,这到底是一艘怎样的船呢?它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运输货轮,载重量2050吨。自1948年7月14日起,中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每月7000美元的租金,向太平船坞公司租来,航行于上海、基隆之间。

当时二战结束,台湾重归中华民国政府领土,大陆各商埠与基隆、高雄热络往返,据早年基隆港务资料记载,一天有近五十艘定期航班从上海、舟山群岛、温州等地往返基隆港。主业是律师的蔡天铎和几个朋友合开了中联公司。此前,公司已有两艘船定期往返上海、基隆,分别是华联轮和安联轮。

太平轮分为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等,初期投入营运是作为交通船,船上旅客大半是来往两岸的商人、眷属、游客、转进台湾的公务人员等。但在那年秋天后,因为国共内战情势紧张,这些固定行驶上海、基隆间的轮船就成了逃难船。

《时与潮》杂志总编辑邓莲溪在太平轮海难中丧生。他14岁的儿子邓平跟着母亲、妹妹坐1948年12月4日的太平轮先去的台湾。邓平坐甲板下的二等船舱,母亲大着肚子快生产了,带着妹妹们坐在甲板上的头等舱。邓平记得在船上根本没吃东西,偶尔上甲板看母亲,虽然是头等舱,卫生环境还是不好,空气里尽是腐朽酸臭的味道,没有清扫,没有维修。

“我住在甲板下的船舱,卫生条件极差,躺下来,头上是家里的柳条包吊挂在上铺,十二月风大浪大,根本不敢睁开眼睛,一睁开眼睛,天上都在晃,翻过身就想吐……母亲抱着肚子,熬过三天两夜。”

因此,如果按照船的规模,太平轮跟四万余吨的泰坦尼克号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当时往返上海与台湾的,还有中兴轮船公司、平安轮船公司的数十艘轮船。这些船公司的规模,当年都远超过中联公司。

要论豪华程度,两者更有天壤之别:一艘是王公巨贾度假时的豪华邮轮,一艘则是乱世飘零之际仓惶的逃难船。当时中联公司旗下最豪华的船是华联轮,曾经成了蒋介石的座舰。

导读:或许是太平轮的阴魂不散,1951年1月13日,崭新的华联轮在疾风中走锚触礁,打捞后被拆解,只有其船体被保留下来。还有国民党海军的太平号驱逐舰,曾远航南沙,最后被解放军鱼雷艇击沉……

期待

已久的《太平轮》终于问世,但只有上半部,一如历史中那艘命运多舛的午夜航船。当迟延了六个小时的她带着1000多条生命启航的一刻,每个登上她的人都以为终于找到一份归宿。那是一个战火弥漫的时代,背后便是硝烟。然而,这原来只是开启了一个序幕。下半部的剧情中,他们将遇到怎样的命运,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

我很怀疑吴宇森导演可能根本不会拍下半部《太平轮》,一如1949年的许多人以为开始的只不过是一段旅程,却不料旅程就是永恒,一生就此漂泊,永远不知归宿。身体已经到了别处,心却依然留在原来的地方。无论是登上了太平轮,还是没有。

但无论拍不拍下半部,太平轮终究还是沉没了。幸存者回忆,当大船沉没之际,几乎所有船上的人都在求救哀呼,声震天穹,但夜空中没有任何响应,只有如墨的大海似张开的巨口等待牺牲。一千多条生命,带着期待和迷惘,也许还有伤痛,就此消失在冰冷的海水之中。作为一位导演,吴宇森演绎的是历史,而不是穿越,无论怎样伟大,他无法改变这份痛切。

太平轮怎么不打捞?太平轮沉没原因(9)

笔者也一样,我无法忘记李昌钰回忆那一个最惨痛的春节。家里人已经摆好了碗筷,孩子们欢欢喜喜地等着爸爸回来过年。爸爸却永远没有回来。

李昌钰的父亲李浩民登上了太平轮,成了被大海吞噬的冤魂之一。

几十年后,已经成了世界最优秀的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回忆起那份伤情,依然痛得无法开释。

沉没原因 众说纷纭

真容难觅 此太平轮非彼太平轮

那么,真正的太平轮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电影《太平轮》中,制作人员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太平轮的形态。在影片中这艘“东方泰坦尼克”有着修长的船身和格子般整齐的舷侧隔间。

在1948年的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到一艘与其十分类似的轮船,标明是当时停靠在香港的“太平号”班轮。据推测,电影中的太平轮便是根据它还原的,唯一的变化是为了美观,把它舰桥前方向内凹进的驾驶台改成了向外凸出的弧形。

既然这是当时太平号轮船留下的照片,太平轮的真容应当便是如此吧?然而,这条太平轮其实并不是沉没在1949年的那一艘。

结语

60前一场近千人海难几乎为人遗忘。幸还了36位生还者。多年后没人知道他们在哪,但对他们而言,一生也不能忘记60前。在2010年前叶伦明是唯一能采访到的生还者,令人动容的是,他一直用他自己的方式——长跑,来纪念死难的朋友;他也是香港最年长的马拉松长跑选手,拍摄过许多公益广告。2005年5月,站在人来人往的铜锣湾地铁站,精瘦的叶伦明出现了,很难想象六十年前,他躲过生离死别活着成为历史的见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