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快递末端差异化:最后一公里仍是快递难题

快递末端差异化:最后一公里仍是快递难题原本为解决快递员送件难,消费者取件时间不稳定而产生的驿站及智能快递柜,如今却产生了新问题。经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最后一公里问题难解决主要在于驿站、智能快递柜分布不均、缺乏标准化管理,同时,快递件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快递员收入低也是末端问题的原因之一。市场分析:多重因素致使最后一公里配送难接到市民反映后,成都商报记者连续几日走访了市区内外多个小区。2月4日晚上19:30左右,记者来到了东门一小区的菜鸟驿站,记者到达时该驿站已经关门,“小区的驿站关门早,开门晚” 前来取快件的李小姐抱怨道“对于上班族而言,只有周末才取的到快件”。接着,记者来到另一邻近小区,在到达时该小区的驿站也同样关门了,记者就门上公开的电话联系到了该驿站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我们最近19点就关门了,如果有人取件最多等待10分钟”,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其他取件方式时,该负责人表示白天可以送货上门,但离谱的是其送货上门的价格在10元~1

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递公司、第三方平台纷纷瞄准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市场,近年来,菜鸟驿站、智能快递柜逐渐发展起来,旨在解决最后一公里派件难题,但由于驿站难以标准化、分布不均匀等因素,“最后一公里”仍是困扰消费者取件难的问题。

快递末端差异化:最后一公里仍是快递难题(1)

记者直击:驿站营业时间不稳定 市民取件成难题

据记者了解,菜鸟驿站主要分布在中大型小区,由各超市自行加盟与经营管理,在没有智能快递柜的情况下,较小的小区一般则由物业代收及传达室代收。

1月2日记者就智能快递柜报道了《市民反映部分快递仅短信提示无电话通知》而导致的取件难问题,近日,成都商报记者再接市民反映,由于菜鸟驿站开关门时间不规律,导致取件难的问题。

接到市民反映后,成都商报记者连续几日走访了市区内外多个小区。2月4日晚上19:30左右,记者来到了东门一小区的菜鸟驿站,记者到达时该驿站已经关门,“小区的驿站关门早,开门晚” 前来取快件的李小姐抱怨道“对于上班族而言,只有周末才取的到快件”。

接着,记者来到另一邻近小区,在到达时该小区的驿站也同样关门了,记者就门上公开的电话联系到了该驿站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我们最近19点就关门了,如果有人取件最多等待10分钟”,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其他取件方式时,该负责人表示白天可以送货上门,但离谱的是其送货上门的价格在10元~15元,据记者实地走访,该驿站位于小区中心位置,到每一栋的直径距离均在一公里以内。

另外,1月5日早上10点左右,记者来到南门一小区的菜鸟驿站,该驿站在10点时还未开门,门上留言表示,入冬后早上开门时间调至11点,记者11:30再次到该驿站时却仍未见其开门。

快递末端差异化:最后一公里仍是快递难题(2)

市场分析:多重因素致使最后一公里配送难

原本为解决快递员送件难,消费者取件时间不稳定而产生的驿站及智能快递柜,如今却产生了新问题。经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最后一公里问题难解决主要在于驿站、智能快递柜分布不均、缺乏标准化管理,同时,快递件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快递员收入低也是末端问题的原因之一。

家住南二环的吴小姐告诉记者,自家老小区只有5栋且楼层都是7层,小区住户多为老年人,但小区内却放着2个智能快递柜,平时几乎没人使用,而隔壁的大型电梯公寓却没有速递易,快件都存放在门卫,在没有给门卫相应费用的情况下,掉件时有发生。

“较过去相比,现在的快件数量翻倍增长”一圆通快递员告诉记者,当前每天的快件量在200件~300件,一个快递员每天能上门配送的件量最多为50件。据该快递员透露,目前很少有会配送上门,都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寄存。

百世快递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受大环境影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等限制,配送时间成本增加,部分末端投递目前仍是快递员传统派件模式,未能广泛应用和整合身边末端资源,培养优秀的快递员较为困难,快递员流动性大也是当前末端配送问题所在。

快递业内人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目前国内快递单价已达到相对的低点,快递处于微利状态,在件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快递员压力倍增,其薪资水平有待提高,另外,快递车辆也缺乏合理的管理与规划,部分快递配送车被禁止入城,同时,末端配送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需求发展也是最后一公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快递末端差异化:最后一公里仍是快递难题(3)

行业回顾:多方曾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最后一公里指的是商品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分流中心后,从分流中心到达客户手中的这段距离称为最后一公里配送,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

电商的快速发展,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快件量不断提升。据中国邮政局发布的《2016年度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了312.8忆件,据统计,快递业已连续六年每年增长超过50%,我国在成为快递大国的同时 快递件量逐渐饱和,快递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西南财经大学物流系主任梁志杰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末端配送是直接与快递物流服务接触的途径,快递服务满意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此环节。同时,对于快递物流商而言,由于末端配送分散、量小,成本相对高,合理调度降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

快递最初发展时,由于网点较少,大部分快件需要消费者前往网点取件,后来,随着网点及快递工作人员逐步增加,送货上门便成了末端配送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快件量的增多,又变成了自提的形式。

近年来,快递企业也逐步重视并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早在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便联合发布公告,共同投资5亿成立“丰巢科技”,面向所有快递企业提供收寄业务,同年6月,菜鸟网络宣布,百世汇通和圆通将先期加入菜鸟驿站,向社会开放其末端代办点为公共自提点,为网购用户提供包裹代收服务,力求快递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另外也有第三方公司如速递易、收件宝,收货宝,友宝等投入使用智能快递柜。

距两大阵营成立已两年有余,丰巢、菜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了派送难度,但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布局不均、标准化等问题,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取件难”的问题。

未来前瞻:自建标准化门店 通过第三方科技缓解末端压力

目前国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主要有送货上门、门店取件和智能柜等方式。送货上门顾客物流体验最佳,服务满意度最高,但效率较低,智能柜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末端配送模式,但智能柜的储存能力不好确定,并且智能柜的布局受小区空间与物管公司限制,西南财经大学物流系主任讲道,因此,因地制宜,多种资源结合利用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合理且有效的整合末端资源,使快递网点派件更具灵活性,提升整体派件效率,百世快递表示,目前已开始整合丰巢、速递易、富友收件宝等主流快递柜资源,另外将因地制宜的利用社区、校园等第三方代理点,同时也将有效使用第三方派送资源。

上门派送能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因此顺丰大部分快件仍采取上门配送的形式,顺丰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通过与第三方进行技术合作,利用大数据等根据消费者个人习惯进行个性化服务,2017年12月,蔚来汽车与顺丰达成战略合作,为用户提供“快递到车”服务,即让车的后备箱成为你的新“快递地址”。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社区店及网点建设也成为快递企业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方向,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中通快递正在进行标准化门店建设,将门店进一步延伸至社区甚至是小区当中,缓解末端派送压力。百世快递则依托百世集团旗下百世店加的“wowo”和“百世邻里”两个便利店项目,增加快递代保管功能,提升末端配送服务,将原来的单一包裹代保管功能,融入新零售元素。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费成鸿

图据视觉中国

编辑 余孟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