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米栽培历史,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大米的地理标志特征及其独特生产技术
山东大米栽培历史,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大米的地理标志特征及其独特生产技术涛雒大米具有自然稻香味,色泽鲜艳、光滑,呈乳白色,手摸有凉爽感;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高,米质柔软。涛雒水稻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就被当地老百姓种植,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4]。清咸丰年间,涛雒人丁开轩建立“广记”商号,主要收购大米等土特产,运往上海,再运回糖、茶和各种洋货[5]。1964年,日照水库灌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当时的日照县委成立稻改办公室,扩大稻改面积,并采取排涝与灌溉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改造,涛雒水稻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6]。20世纪70年代,涛雒大米就在青岛等地设有专卖店,现在也经常有外地人慕名专程到村里买米。目前,涛雒镇水稻种植面积达1 000 hm2,成为日照市最大水稻专业生产镇,被日照市命名为“万亩绿色水稻示范基地”[6]。为了将涛雒大米品牌做大做强,涛雒镇探索“企业 农户 基地”模式,进行产销一条龙合作社化
作者:刘丽娟 金桂秀 张瑞华 李相奎
摘 要:涛雒大米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特产,于2011年被确认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阐述了涛雒大米的地理标志特征,包括特定的生产地域、独特的产地环境、丰富的人文历史及特有的产品品质,并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生产管理过程、适时收获与加工等方面总结出涛雒大米独特的生产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维护涛雒大米的品牌质量,进一步提高涛雒大米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涛雒大米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特产,其米质细腻、饭粒油亮、入口醇香、营养丰富,加之特定的生产环境条件、特殊的栽培管理方式及丰富的人文历史,2011年12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涛雒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涛雒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日照市的粮仓,涛雒大米自古就远近闻名[2 3]。涛雒地处沿河两岸和河流入海地区,土壤由河流冲积物和海积物形成,有机质丰富,所产大米米质细腻、入口醇香。笔者拟介绍涛雒大米地理标志特征,并总结其独特的生产方式,旨在维护涛雒大米的品牌质量,进一步提高涛雒大米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 地理标志特征1.1 特定的生产地域涛雒大米生产区域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境内,共计7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19′35.98″~35°13′56.3″,东经119°24′21.24″~119°20′43.47″。地势平坦,海拔为2~15 m。地域保护种植面积为1 000 km2,年生产总量0.5万t。
1.2 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1.2.1 土壤地貌生产区地处平原,地势较平坦,海拔在15 m以下;位于沿河两岸和河流入海地区之地段,由河流冲积物和海积物形成。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碱解氮≥56 mg/kg、速效磷≥50 mg/kg、速效钾≥80 mg/kg,土壤p H值5.8~6.5,富含微量元素,非常适宜水稻种植。
1.2.2 水文生产区境内有巨峰河、栈子河、川子河3条主要河流,有32座塘坝,上游有巨峰、日照两座水库,水源十分丰富,水质清洁无污染,灌溉条件良好,是生产优质大米的可靠保证。
1.2.3 气候生产区属北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日照时数2 533 h,无霜期226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41 mm,光照充足,气温年际变化不大,降水丰沛。夏季雨热同期,秋季昼夜温差大,具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适宜水稻的生长。
1.3 丰富的人文历史涛雒水稻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就被当地老百姓种植,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4]。清咸丰年间,涛雒人丁开轩建立“广记”商号,主要收购大米等土特产,运往上海,再运回糖、茶和各种洋货[5]。1964年,日照水库灌区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当时的日照县委成立稻改办公室,扩大稻改面积,并采取排涝与灌溉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改造,涛雒水稻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6]。20世纪70年代,涛雒大米就在青岛等地设有专卖店,现在也经常有外地人慕名专程到村里买米。目前,涛雒镇水稻种植面积达1 000 hm2,成为日照市最大水稻专业生产镇,被日照市命名为“万亩绿色水稻示范基地”[6]。为了将涛雒大米品牌做大做强,涛雒镇探索“企业 农户 基地”模式,进行产销一条龙合作社化运作,促进水稻种植户增收。2012年正式成立了东川珍珠水稻专业合作社,既方便推广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还方便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统一指导。2019年9月29日在涛雒镇东石梁头村东港水务水稻基地召开了日照市(东港涛雒)首届稻田文化节,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前来感受丰收的喜悦,共享处处是景、步步生趣的乡村文旅新模式。
1.4 特有的产品品质1.4.1 外在感官特征涛雒大米具有自然稻香味,色泽鲜艳、光滑,呈乳白色,手摸有凉爽感;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高,米质柔软。
1.4.2 内在品质指标涛雒大米营养丰富,其中含蛋白质≥6%、支链淀粉≥44%,淀粉≥62%,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铁≥24 mg/kg、锌≥10 mg/kg。普通大米中含淀粉18%~25%,含铁1.1 mg/kg、锌1.45 mg/kg。由此可见,涛雒大米中淀粉、铁、锌的含量分别高出普通大米约3倍、24倍、7倍。因此,涛雒大米具有饭粒油亮、入口醇香、香味浓郁的独特风格,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4.3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涛雒大米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涛雒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1.4.4 包装标识与相关规定地域保护范围内的涛雒大米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涛雒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图案,需向东港区涛雒镇水稻生产技术协会提出申请,并按照涛雒大米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包装用材料应符合GB4806.8—2016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2008的规定。
2 独特的生产方式涛雒大米从生产到加工,严格按照“六统一”标准执行,统一选用优良品种、使用无公害生产资料、应用绿色食品技术规程,统一机械作业、质量监测和加工销售,保证涛雒大米品质优良、安全可靠。
2.1 产地选择涛雒大米生产区域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境内。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20 km内无污染企业,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域。
2.2 品种选择主要种植临稻16号、临稻19号、润农早粳1号、圣稻2572等中熟中粳稻品种。
2.3 生产管理过程2.3.1 培育壮秧选晴好天气,将种子摊薄晾晒2~3 h后,用浸种灵或使百克浸种2~3 d,并捞除瘪病粒。5月5日前后选晴天播种,播种量30~35kg/667 m2。播种后至出苗前,用丁恶合剂100~150 ml/667 m2兑水50 kg/667 m2均匀喷雾封闭。选用高效低毒药剂及时防治蓟马、灰飞虱等苗期害虫。
2.3.2 大田栽培管理包括整地、插秧、灌溉、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麦收后,在小麦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优质圈肥1 000 kg/667 m2、复合肥40~50 kg/667 m2、锌肥1.5 kg/667 m2、碳酸氢铵30 kg/667 m2作基肥,平整地面,以备插秧。
(2)适时插秧,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养分的基础[7]。行距26~28 cm,株距12~14 cm,栽2~3株/墩。6月20日前后插秧为最适时间段,力争6月30日前插完。
(3)科学灌溉,精准追肥。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需水特性,稻田水浆管理上要做到插秧后保持寸水活稞、浅水分蘖;当苗茎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85%时开始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用活水养根保叶,干湿交替,保持湿润到成熟,收获前7 d停水为宜。
追肥要围绕“前期早生快发、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的目标进行[8]。插秧后5~7 d,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10 kg/667 m2作分蘖肥。8月1日前施钾肥15 kg/667 m2作促花肥。齐穗后喷施2次磷酸二氢钾,以促进籽粒饱满,增加粒重。
(4)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及时防治[9]。防治杂草可在插秧后3~5 d,施60%丁草胺乳油150 ml/667 m2,保水3~5 d。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应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杀伤力小的化学药剂,把农药使用量控制在最低量[10]。同时,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确保稻谷质量安全。
2.4 适时收获与加工2.4.1 收获在黄熟期至完熟期,植株上部茎叶及稻穗完全变黄、籽粒坚硬充实饱满、有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时,应及时抢晴天采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可以一次完成水稻的收割、脱粒、茎秆分离、谷粒清选等多道工序。收获后应及时晾晒,防止潮湿霉烂降低品质[11 12]。
2.4.2 加工涛雒大米的生产以突出原粮为特点,集成了传统生产工艺,以良种栽培为基础,开展新工艺、新品种的应用研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进行制作,推广应用多机轻碾、光电色选、机械抛光、电子定量、真空包装等多项大米加工新技术,使涛雒大米品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略
作者:刘丽娟 金桂秀 张瑞华 李相奎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作者简介:刘丽娟(1983-),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综合技术研究。
基金: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建设项目(SDAIT-17-02);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9LZGC017);
来源:《北方水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