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垃圾人的克星,碰上这种垃圾人
远离垃圾人的克星,碰上这种垃圾人夺取圣城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远征军将士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尤其是十字军中的明星博希蒙德,他成了权力从东方转移到西方过程中完美的代言人。经过长达六个星期的包围后,也就是公元1099年7月15日,圣城被攻陷,整座城市也陷入泪与血中,有作者写道“堆起的尸体如同城外的房子一般高。如此残酷的屠杀真是前所未有”。十字军的首次东征1096年,十字军第一次东征,目标直指耶路撒冷。东征的历程十分艰辛,很多人或死于战场,或死于疾病,或死于饥饿,或成了俘虏。当东征的将士们最终来到耶路撒冷的城墙边时,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文 | 泉涌君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共读本书的第八章,第117-135页。
在晚读开始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十字军东征成功了吗?
十字军的首次东征
1096年,十字军第一次东征,目标直指耶路撒冷。东征的历程十分艰辛,很多人或死于战场,或死于疾病,或死于饥饿,或成了俘虏。
当东征的将士们最终来到耶路撒冷的城墙边时,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经过长达六个星期的包围后,也就是公元1099年7月15日,圣城被攻陷,整座城市也陷入泪与血中,有作者写道“堆起的尸体如同城外的房子一般高。如此残酷的屠杀真是前所未有”。
夺取圣城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远征军将士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尤其是十字军中的明星博希蒙德,他成了权力从东方转移到西方过程中完美的代言人。
罗马教皇一直在强调,欧洲骑士有责任捍卫圣城的疆土,为耶路撒冷国王效力,就是为上帝效力,越来越多的人被怂恿踏上东进的征程,在他们眼中,前往耶路撒冷的征程是一条通往天堂之路。
基督教取得巨大的成功,每一处都充满赞誉之声的歌曲与诗歌。
反观伊斯兰世界就显得无动于衷,在十字军进攻之前,也曾制定过抵抗计划,但都仅限于局部。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在当时,巴格达的逊尼派穆斯林同埃及开罗的什叶派穆斯林达成了某种意外的默契,让基督徒统治圣城总比让他们各自的对手统治来得强,可见伊斯兰世界内部的分歧以及很严重了。
对于请求出兵援助的拜占庭帝国来说,首次东征谈不上什么胜利,因为曾经许诺归还给帝国的疆土,在远征过程中一一被远征军占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条克被博希蒙德侵占并拒绝归还。
因为,十字军东征不仅是场宗教战争,同样也是通往财富与权力的跳板。到手的财富与权力,岂能轻易让出?
意大利城邦的崛起
十字军东征,据点并不固定,急需与欧洲母国取得联系,加上几万将士需要物资补充,这就造就了很多商机,自然吸引了很多意大利城邦。
其中,愿意助十字军一臂之力,条件是将获得十字军东征中夺取的每一座城市的大量利益。
除了威尼斯,热那亚(现在是意大利重要的商港及工业中心)、比萨等城邦也都加入到与十字军的贸易中来。诱人的利益,引发了这个三个城邦的激烈竞争。
但没过多久,威尼斯就开始甩开他的竞争对手,这主要归功于威尼斯在亚得里亚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还通过1119年的血地之战,组织了自己的军队,“借助主的力量扩展它在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的实力,为基督教王国争取利益和荣耀”,荣耀是一定的,利益更为重要。
精明的给耶路撒冷的西方统治者提供贷款,以便让他们能够组织军队继续对抗穆斯林世界,而他们则从中抽取丰厚的利息。
就这样,大量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汇入威尼斯,汇入这些意大利城邦,促使意大利迈入城市化进程,市场繁荣,收入增加,中产阶级涌现,为以后欧洲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商业的繁荣与统治的危机
在1099年,夺取圣城耶路撒冷后的几十年里,基督教势力一直同穆斯林人有摩擦。
直到12世纪七十年代冲突才全面升级,在这段一定意义上“和平”时期里,商业极大繁荣,不仅激活了意大利城邦,也使得穆斯林商人获利颇丰。
耶路撒冷国王曾下令,不允许攻击穆斯林的商队。同时期,也与在亚洲的拜占庭帝国进行贸易,香料、丝绸、棉花、玻璃、葡萄酒都是贸易的对象。
雄厚的财富积累反过来又进一步引发了更加强烈的对抗,因为人人都想从错综复杂的商业贸易版图中分一杯羹。
这种激烈的冲突甚至发生在拜占庭,在君士坦丁堡街头时常会出现、热那亚人与直接相互斗殴。这些斗争严重影响帝国的稳定,拜占庭帝国皇帝出手干预,直接导致了威尼斯同拜占庭帝国断绝商业往来。
此时,基督教内部东西两派之间也产生了裂缝。
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嘛,基督教世界内部越动荡,他的对手越高兴,乱世之中,埃及人萨拉丁将军看准时机,借着君士坦丁堡对西欧人与日俱增的厌恶感,联合君士坦丁堡一同对抗西方。
大战爆发,公元1187年7月,耶路撒冷王国的十字军骑士在哈丁角的激战中被萨拉丁击败,圣殿骑士团全部处死,回到西方基督教手中没多久的圣城耶路撒冷沦陷了。
圣城的沦陷给基督教世界带来了奇耻大辱,罗马教皇乌尔班三世听到噩耗后当场气死。
他的继任者格雷戈里八世认真反省,承认了圣城的陷落。他警告说,穆斯林的势力在增长,若不引起警惕,他们还会继续强大,呼吁所有的国王、公爵、男爵以及出于内斗的城邦都摈弃前嫌,一同面对东边的穆斯林敌人。
煽动取得成效,西方世界三个巨头开始报复性的远征行动,英格兰的“狮心王”查理一世,法兰西的腓力二世以及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同东征,红胡子后溺亡,而狮心王将进攻目标更改为更具有利益价值的埃及,最终使得这次行动没有实质性结果。
多说一句,狮心王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国王,金雀花王朝的历史又是另一个有趣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细细品味。
往后,十字军——这一宗教性质军队继而在不同领导人的发动下,前后进行了八次东征,持续近200年,往后的东征行动都成了背离信仰追逐利益的军事行动。
先回到1218年,十字军第五次东征,进军埃及,在占领达米埃塔后向开罗,但是其退路被苏丹卡米尔截断,遭遇大败,当十字军将领正在为如何接受停战条款而争论不休时,他们听到了一个宛如奇迹的消息:
一支大部队正从亚洲内陆出发,攻打埃及,他们势如破竹,为十字军解围。
“他们”是谁呢?传言是祭司王约翰的部队,十字军开始乐观的幻想,觉得基督教王国的解放指日可待。
然而,最终等来的并不是什么祭司王约翰抑或他的儿子“大卫王”,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隆隆雷声。
十字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欧洲将面对的,不再是通往天堂的救赎之路,反而似乎是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驰骋在这条地狱之路上的,是蒙古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