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勃拉姆斯简短简介,用平衡塑造整体

勃拉姆斯简短简介,用平衡塑造整体他秉承了意大利指挥家的传统,将流畅性摆在最优先地位,面对在德奥音乐文化中带有符号地位的勃拉姆斯,穆蒂带来的“好听”恰到好处。与前几个月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棱角分明到让人感到使命感意味的演绎相比,“好听”的勃拉姆斯也是一种非常令人满意的选择。与此同时,穆蒂也慢慢在对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的演绎中寻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谈到新名片,先要回顾一眼他们的老名片——1953年,莱纳从库贝利克手中接棒,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新总监。此后十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他的调教下实力突飞猛进,为不久后的一次腾飞打下坚实基础。1969年,乔治·索尔蒂执掌乐团,扎实的实力与唱片工业的黄金时代让芝加哥交响乐团蜚声国际,索尔蒂更为乐团带来了至今未曾湮灭的烙印——动力十足、色彩明丽的铜管声部。2016年初,穆蒂带领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两场音乐会,他们的铜管声部在马勒《第一交响曲》中横冲直撞,效果

勃拉姆斯简短简介,用平衡塑造整体(1)

穆蒂正在指挥乐团演奏。国家大剧院供图

【文化谭】

无论从历史轨迹到当今实力,从过去数任掌门人到今天掌门人艺术地位等多维角度来看,芝加哥交响乐团都堪称美国最具实力的乐团,即使与欧陆诸多豪门相比,也毫不逊色。1月25日,阔别北京三年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再度亮相,指挥家穆蒂带领这支百年老团为中国观众递上了一张新名片。

传统乐团逐渐适应现代审美

谈到新名片,先要回顾一眼他们的老名片——1953年,莱纳从库贝利克手中接棒,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新总监。此后十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他的调教下实力突飞猛进,为不久后的一次腾飞打下坚实基础。1969年,乔治·索尔蒂执掌乐团,扎实的实力与唱片工业的黄金时代让芝加哥交响乐团蜚声国际,索尔蒂更为乐团带来了至今未曾湮灭的烙印——动力十足、色彩明丽的铜管声部。2016年初,穆蒂带领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两场音乐会,他们的铜管声部在马勒《第一交响曲》中横冲直撞,效果震撼但毫无趣味。在笔者心中,这支伟大乐团正被自己的风格所挟持。

但此次造访,穆蒂与乐团共同递上的新名片令人眼前一亮,那温润、优雅的木管声部就像漫威世界中的黑寡妇,仅仅伸出一只手就驯服了堪称绿巨人的铜管声部。相比上个世纪,如今交响乐团各个声部的演奏水平都在提高,因此对整体音响的塑造手段更加多样甚至多维,如何控制音响平衡、声部层次成为对乐团的新考验。面对勃拉姆斯交响曲这种对整体音响均衡性要求颇高的作品,芝加哥交响乐团选择了一种颇为正确的演绎方式,这支传统深厚的乐团无疑在逐渐适应古典音乐的现代审美——用平衡塑造整体。

流畅基础上的好听恰到好处

与此同时,穆蒂也慢慢在对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的演绎中寻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他秉承了意大利指挥家的传统,将流畅性摆在最优先地位,面对在德奥音乐文化中带有符号地位的勃拉姆斯,穆蒂带来的“好听”恰到好处。与前几个月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棱角分明到让人感到使命感意味的演绎相比,“好听”的勃拉姆斯也是一种非常令人满意的选择。

就《第一交响曲》与《第二交响曲》两部作品相比较,穆蒂对《第二交响曲》的演绎更胜一筹,一方面归因于《第二交响曲》确实在技术性和思想性两个层面都比《第一交响曲》要容易把控,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第二交响曲》这支突出“田园性”的交响曲比突出悲剧色彩的《第一交响曲》更适合穆蒂这种主张流畅的意大利指挥。

当然,“田园”这一主题在古典与浪漫两大时代已经被作曲大师们充分琢磨,它终归是一个时代性的主题,而《第一交响曲》呼吸间难以抑制的则是悲剧色彩。面对亘古永存的悲剧主题,艺术不正是在不断描绘它又总觉得还不够精彩吗?

□孙海杰(乐评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