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都怎么称呼自己?指的是这样的人
名媛都怎么称呼自己?指的是这样的人目前主流的看法,比较推崇的都是贵而不富的人,还有很多人不管是不是真的认可,至少在嘴上对贵而不富的人是大加赞扬的,但是你让他自己选,他肯定选择富而不贵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对两种人分一个绝对的高低上下。对于贵而不富的人,我充满着敬仰,愿意和这样的人多多交往,对于自己的人生修为益处多多。但是我承认,我自己对于富而不贵的生活也是艳羡不已,毕竟能够不受金钱的束缚,实现经济自由,能做到的人不多,跟这样的人我也不会敬而远之,再怎么说还能跟着沾光吃喝上点儿档次不是吗。两种人生既有个人选择的成分,也有出身、环境、人生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分野,各有千秋,客观地说没有高下之分。贵而不富的人,真遇到需要他帮助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富而不贵的人,只要有一些人基本的恻隐之心,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则是福音,哪怕为了炫富,也会出手做一些善事。比如《石壕吏》记载的场面,杜甫只能在一旁如实记录,但是如果是一个有钱人,也许就会
这两天又有个有意思的事情,上海一个所谓的“名媛群”被潜伏进去的卧底揭了老底,大部分都是拼团拼出来的,甚至连丝袜都拼。然后这个揭底的人自然是被踢出了群,这算是题中应有之义。然后群里其她的“名媛”们开始发声,那意思是我们花自己钱,不偷不抢,拼个包怎么了?
确实没什么,喜欢这个包,商家又给了拼团的机会,那就拼呗。问题是发声的“名媛”们忘了一件事,你们为自己发声正名反怼的做法,其实是和你们自我标榜的身份相矛盾的。
这件事让我感兴趣,首先是因为我没太明白,什么时候名媛这个称呼都可以自封了。要说有“名媛”这个词儿,大概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各界用来形容出身上流社会,才貌双全,而且经常出现在公众事业当中的著名女性。赵四风流朱五狂,这句诗说的事情放一边,这二位都是可以算得上名媛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二位所谓的“名媛”身份是社会赋予的,是其他人给她们冠的名号,人家自己可从来没有说“我们名媛”如何如何。要找一个类比的话,就是您看《水浒传》或者其他武侠小说乃至评书,里面那些英雄人物的绰号,一般都得是同道给起,什么及时雨、黑旋风、豹子头、小李广,都是江湖上人们根据他的事迹和特长给贺的号。自己给自己起个名号的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物不是草包就是出来就死,一般都是作为笑话存在的。
如果再往前推,之前没有名媛这个称呼,但是确实有类似的人物,出身名门,举止端方,彬彬有礼,饱读诗书,才情万种,有才的女子气质都佳,相貌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比如《红楼梦》里宝姐姐、林妹妹,虽然没有这个称呼,但是冠以“名媛”应该是可以的。
我觉得够得上名媛标准的,应该就是两个字,富贵。现在这个词儿好像是太俗了,一般人都不会给孩子起个名字叫做“富贵”了,起着这名字的就算活着也大概须发皆白了。其实这是因为人们对于富贵这个词有所误读,认为富贵的逻辑重点在于富,在于有钱,有钱了就贵了,所以富贵这个词才充满了铜臭气。
其实我之前说过这个话题,就是古人惜字如金,一个字就代表一个意思,不像现代人把两个字放置在一起做一个意思讲。比如沐浴,沐是洗头,浴是洗身上。牙齿也分别对应着口腔里的不同位置。富贵这个词儿也是,富是富,贵是贵,这是两个意思。
所谓富,那没得说,就是指有钱,物质生活富裕。而这个贵指的则是精神层面,大概表现为知书达理,谈吐风雅,乐天知命,不卑不亢,这些气质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叫做“贵气”。生活中有的人富而不贵,那是暴发户,有了钱主要满足物质欲望,一身名牌,恨不得用贵重金属或者宝石把自己罩在里面。财大气粗,就是说出的话还是下里巴人。偶尔附庸风雅,必定不伦不类。大清国有一句话:树矮墙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说的就是暴发户的特点,有钱而俗。
还有的人贵而不富,家里面房子不大,也没有豪华的装修。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衣服也以朴素为主,可能一年才一件新衣服,平时穿的衣服洗得都发白了。但是为人落落大方,待人接物恰当得体,出口成章,令人肃然起敬。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精神贵族,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但是穷且贵。
目前主流的看法,比较推崇的都是贵而不富的人,还有很多人不管是不是真的认可,至少在嘴上对贵而不富的人是大加赞扬的,但是你让他自己选,他肯定选择富而不贵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对两种人分一个绝对的高低上下。对于贵而不富的人,我充满着敬仰,愿意和这样的人多多交往,对于自己的人生修为益处多多。但是我承认,我自己对于富而不贵的生活也是艳羡不已,毕竟能够不受金钱的束缚,实现经济自由,能做到的人不多,跟这样的人我也不会敬而远之,再怎么说还能跟着沾光吃喝上点儿档次不是吗。两种人生既有个人选择的成分,也有出身、环境、人生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分野,各有千秋,客观地说没有高下之分。贵而不富的人,真遇到需要他帮助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富而不贵的人,只要有一些人基本的恻隐之心,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则是福音,哪怕为了炫富,也会出手做一些善事。比如《石壕吏》记载的场面,杜甫只能在一旁如实记录,但是如果是一个有钱人,也许就会拿出几个钱,贿赂一下当兵的,让他们放过那老太太。这样的话对于当时这一家人不啻于及时雨,不过这一幕就不可能流传到千载之后,让我们看到了。
那么最好的结果应该是既能花钱救人,又能如实记录流传后世。这就需要我说的富且贵的人物,也就是所谓名媛的标准。当然不是让这些女孩们都去花钱救人然后写首诗,说的是想要被称为名媛,这两条缺一不可。
这就要说回所谓“名媛群”的那些小姐姐,您都拼团卖东西的,最多就是追求时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追求奢侈的生活,还是那句话,无可厚非,但是就别往名媛上靠了。差得太远,《红楼梦》里林妹妹看到别人房里的丫鬟送东西来,那是看也不看,就抓一把钱赏过去。她要是拼团,得先找宝姐姐去,咱们合起来一块儿打赏吧,这样每个人能少花点儿,那不是笑话吗?所以对于名媛来说,钱不能乱花,挥金如土,大把浪费这不成,但是正常的消费眉头都不皱一下的,也不会扣扣搜搜,挖门盗洞。
再说这个贵,《红楼梦》里的主子小姐们够格儿称为名媛,《金瓶梅》里的一众美人就不成,没有贵气,世俗烟火气太重,当不得名媛的称号。贵气首先是才气,林妹妹、宝姐姐包括探春、湘云,都是出口成章,迎春、惜春乃至大奶奶李纨,虽然做不得诗,但是也懂诗,会品评,都是才情。《金瓶梅》里就潘金莲会两首小曲,还是一个劲儿往艳情派发展的,才情上就差着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真正有名媛这个词儿的时候,那些名媛们也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国学西学,方向可能不一样,但是腹有诗书是一样的,而且很多女性提笔写字作画都是精品,林徽因的字,张充和、陆小曼的画,现在都是拍卖会上受热捧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才气,贵气油然而生,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令人如沐春风。而这次“名媛”群里的小姐姐,似乎晒得都是消费的档次,别管这个消费是怎么来的,但内容比较单一。当然没有接触,不敢说人家到底有没有才情,但是就目前的表现来说,似乎欠奉。
不得不说,想要富而且贵,出身真的很重要。出身名门,才有条件满足高档次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时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社会地位和层次高了,眼界就不一样,表现出来的气质却是个一般人不一样。哪怕后来家庭没落了,那种贵气是浸润在骨子里的。著名的美人潘素女士,一度深陷青楼,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气度不俗,这才遇到了慧眼识珠的张伯驹先生,结为伉俪,成就一段佳话。
不是强调出身,但是生在寻常人家,首先物质条件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接受教育的条件也一般,眼界的层次不高,想要成名媛,这有点儿痴人说梦了。没办法,人和人之间的起跑线就是不平等的,最好还是现实一点儿,在贵而不富或者富而不贵当中选择一二,但是名媛的梦还是早点儿醒的好,客观条件不允许啊。即便是将来物质条件上去了,与生俱来的气质也把您和名媛拉开不小的差距了。不过话说回来,名门也不是天生的,几代人奋斗,都有成为名门的机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身不够,就努力修为,只要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提升,人生就是成功的。将来你的后人可能会有成为名媛的机会,也不错,三代出贵族,您自己对自己就别拔苗助长了,拔了这苗也死了不是?
当然,人家就把自己叫做名媛,我也不能拦着,毕竟那是人家的自由。只不过我真觉得她们完全没弄明白名媛的含义,或者名媛也不值钱了。无所谓,现在掉价的词儿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多这一个。好像现在爆出来也有男性组成类似的群,不知道是不是叫公子群,反正意思差不多,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对男士也适用,参考民国四公子,再看看自己,差距不是你主观努力就能弥补的,还是低调儿点好。当然,好像无论男女,营造精致的生活,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其目的性还是跟物质欲望联系在一起的。当然这也算追求社会阶层的提升,就是想要走捷径而已,真能成功也值得祝贺。但是还得说一句,真正的名媛公子不会去刻意追求物质条件了,因为不用追求了。没有这个条件,还是慎用这个词儿吧,现在贬值的词儿太多了,别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