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旅行:谈谈人生中的黄土高原文化元素--信天游
黄土高原旅行:谈谈人生中的黄土高原文化元素--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黄土高原的地貌 《人生》描写的是黄土高原的故事,自然就少不了黄土高原的文化元素--信天游,信天游是黄土高原文化的灵魂,没有了这种灵魂,这部作品必然少了一些灵性。如最后加林回村时:
信天游,百度的解释见下: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一年中有半年都是冬天),地形复杂,千沟万壑,连绵起伏,大多是秃山荒岭,很少有树木。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信天游自然而然地有了它的独特特点,曲调悠长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美。其内容反映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等。
黄土高原的地貌
《人生》描写的是黄土高原的故事,自然就少不了黄土高原的文化元素--信天游,信天游是黄土高原文化的灵魂,没有了这种灵魂,这部作品必然少了一些灵性。如最后加林回村时: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这一句歌词太震撼了,胜过了千言万语。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小说中的信天游是作品的润滑剂,不时地将作品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即增加了艺术性,又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下面看看小说中的几段信天游:
加林教师被下了,在潭边洗澡后:
这时候,在他右侧的玉米地里,突然传来一阵女孩子悠扬的信天游歌声:
上河里(哪个)鸭子下河里鹅,
一对对(哪个)毛眼眼望哥哥……
和巧珍恋爱时,一块劳动中:
有时候,他没有什么借口,去不了她那里,她就会用她带点野味的嗓音,唱那两声叫人心动弹的信天游
-----
上河里(哪个)鸭子下河里鹅,
一对对(哪个)毛眼眼望哥哥……
他在远处听见这歌声,总忍不住咧开嘴巴笑。
(两句简单的歌词,表达了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慕之情)
进城拉粪时:
(德顺)老汉得意地头一拐,就在前面醉心地唱起来了——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灯,
戴上了那个铜铃子哟哇哇的声;
你若是我的哥哥哟招一招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哟走呀走你的路……
老汉唱完,长长吐了一口气,说:“我歇进那店,就不想走了。
(这首歌赶牲灵,既表达了当年陕北人民生活的艰辛,有表现了对恋人依依不舍的牵挂之情)
加林失去工作,最后回村时:
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对面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孩子们都哈哈大笑,叽叽喳喳地跑到沟里去了。
(震撼!)
这句歌词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