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至今未见唐寅何年师从周臣的资料,但肯定是在31岁以后。因为这时期唐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先是京都科场案被罢黜,回苏后遭家庭变故,后又离家远游浙皖闽湘赣五省。此时,他对仕途已经绝望,只能另谋出路,专心致志跟周臣学画。第二阶段:拜师周臣以后。第一阶段:学画至师从周臣前(大约是17至30岁)。此阶段主要受沈周影响,用笔细腻,构图紧密,如1498年所作《双松飞瀑图》,涧间双松出枝疏朗,芭蕉与人物都与沈周早年的画风相似,山石用短披麻皴,绵密工整,是沈周早年的“细沈”风格。同样1499年所作《山水卷》用双勾法勒出树干,树叶间用夹叶法与胡椒点法,山石折缝处缀以细小点苔,这些都是沈周、杜琼(沈周之师)常用手法。尤其是唐寅的《花溪渔隐图》,松屿之间,一舟垂钓,用笔圆婉自然,用墨雅淡而湿润,是十分典型的元代文人画风。唐寅 春山伴侣图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1)

唐寅 雪山行旅图轴

唐寅少年好学,15岁便进为府试生员。大约在此前后开始学画。最早的记载是1486年吴中名士周诒为母亲楼夫人祝寿,延请唐寅为其母居所贞寿堂作《贞寿图》,上有吴一鹏(明正德年官至礼部侍郎)题款:“岁丙午正月,子畏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诣如是,岂非天授。”显然唐寅在少年即展露绘画天才。由于唐寅的山水画风多变,历来争议颇多,多数人认为唐寅是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吴门画家,却不属于吴门画派,甚至有人提出应将唐从吴门画派中划出去。几百年来,人们纠结于唐寅山水画的风格变化。

纵观唐寅各时期山水作品,我认为唐寅山水画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2)

[明]唐寅 山水图 29.2×117.7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阶段:学画至师从周臣前(大约是17至30岁)。

此阶段主要受沈周影响,用笔细腻,构图紧密,如1498年所作《双松飞瀑图》,涧间双松出枝疏朗,芭蕉与人物都与沈周早年的画风相似,山石用短披麻皴,绵密工整,是沈周早年的“细沈”风格。同样1499年所作《山水卷》用双勾法勒出树干,树叶间用夹叶法与胡椒点法,山石折缝处缀以细小点苔,这些都是沈周、杜琼(沈周之师)常用手法。尤其是唐寅的《花溪渔隐图》,松屿之间,一舟垂钓,用笔圆婉自然,用墨雅淡而湿润,是十分典型的元代文人画风。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3)

唐寅 春山伴侣图

第二阶段:拜师周臣以后。

至今未见唐寅何年师从周臣的资料,但肯定是在31岁以后。因为这时期唐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先是京都科场案被罢黜,回苏后遭家庭变故,后又离家远游浙皖闽湘赣五省。此时,他对仕途已经绝望,只能另谋出路,专心致志跟周臣学画。

周臣虽居吴门,却是与“浙派”代表人物戴进齐名的“院体派”画家(“吴门四家”中唐寅、仇英二家咸出其门),因此,唐寅师从周臣后,宗南宋画院风格,如他的《溪山渔隐图》,山石学南宋李唐,用大斧劈皴,坚硬凝重,松树虬枝交柯,松叶用宋人常用的“金钱松针法”,坚挺细密,涧下流水是马远勾线划波式,线条有弹性且富装饰味。同样在《春游女几山》中,山石刚劲峻拔,笔墨俱出李唐、刘松年一系,前景古松三株相映成趣,中景阜岗侧列,廊阁依山,后景为环湖的高山、低丘,连绵起伏,用的是宋人常用勾染相辅的笔法。

唐寅这类风格的画,还有《茅屋风清图》《雪山行旅图》《高山奇树图》《清溪松荫图》《看泉听风图》《抱琴归去图》《函关雪霁图》《晴色湖光图》等等,这些作品的皴法基本是小斧劈,皴笔厚重,明暗清晰,画面上往往远山迎面如石碑,形势突兀,有的山腰用勾云以烘托出山的高峻,有的山涧瀑布奔流急泻,有的松树穿插在岩壁之间,而树后山体皴笔轻而淡,逐渐消失在云间。这正是宋院画家(尤其是马远、夏圭)绘画的风格特点。由于这类画占了唐寅山水画创作的很大部分,因此,很多人误以为这就是唐寅山水的主流风格。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4)

唐寅 溪亭对弈图

第三阶段:大约是唐寅44岁前后。

这个时期,命运多舛的唐寅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他先是被宁王朱宸濠重金聘到南昌,旋又装疯逃回苏州。不久宁王因谋反而被镇压,唐寅险陷政治漩涡而遭杀身之祸。唐从此不出远门,在桃花庵里过着“醉酒狂舞”的放浪生活。此时他的绘画,山峦形状不似周臣那般坚硬,较为转折多姿,树木、屋舍、溪流、山道等布置更为巧妙,转笔较为圆浑灵活,不似宋人那般峻刻。

从此唐寅逐渐脱离院画范畴,呈现出独特的个人画风。如《落霞孤鹜图》是他从南昌返苏后的作品,此作章法与前述的《春游女几山》如出一辙,但用笔较前者有了很大的变化,滕王阁之台座用界画笔法出之,透视与比例准确到位,近景与远景的山石均用长披麻皴,更显圆润华滋。与《春游女几山》表现同一对象的《山路松声图》(画的也是女几山景色)是唐寅最具个人风格的代表作,正德十一年(1516)原任吴县知县的李经被提拔升任户部主事,赴京前唐寅绘此画相赠。

因当时苏州府分吴县、元和县、长洲县,唐寅居所桃花坞属吴县辖治,所以唐寅题款“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上钤“逃禅仙吏”,可知是他晚年归心佛禅后的作品。图中近景巨松三株,盘根错节,飞瀑一湾,自山窝松隙直泻而下,瀑流下有桥接两岸,使山径相通,一高士立桥观泉,一童子抱琴相随,山石虽取法李唐,但唐寅改变了院画常用侧锋大块石面勾斫之法,而是中侧锋兼用的线皴,间小面积点斫,使山势作曲线变幻,在明暗处理上也脱去周臣块面厚重的面貌,用水墨晕染,黑中存白,明暗传递,既形象地表现山岩硬峭的质感,又蕴含秀润的雅逸之气。

与此同样风格的还有《春山伴侣图》《草堂话旧图》《暮春林壑图》等。虽然由于唐晚年健康状况不好,这个时期的作品数量上要比第二阶段少得多,但这些作品正是吴门画派清新雅逸的典型风格。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5)

[明]唐寅 高山奇树图 122×65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山水画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高士遁世独处为题材,这和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有关,也是他思想情感的表现。画中人物虽小,但神情仪态都刻画得很生动,如前面提到的《花溪渔隐图》作于1500年,时唐寅30岁,刚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科场案。他在图中画太湖边一处滩渚,松荫稀疏,残英纷落,一高士盘膝孤舟,闭目垂钓,正透露出唐寅铩羽而归,以期在家乡的软山温水间求得抚慰心灵创伤之所的愿望。

同样在其《观瀑图》中,连峰之间,飞瀑直泻而下,分流转折,聚散为潭,一个戴巾而无须的隐士(暗合唐寅自己),坐坡观瀑。他还题句:“一派银河倾碧落,耳根于此洗尘嚣。”有趣的是,此画问世几十年后,与唐寅有同样隐逸思想的吴中名士赵宧光在西郊寒山“深居三十年不入市”,更有趣的是,追怀先贤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造访寒山,并为寒山瀑布“千尺雪”题诗,更巧的是,此次来苏,他又见到了唐寅这幅画《观瀑图》,不禁龙心大悦,欣然在画上题句:“吴中偶见吴人画,观处有形听有声。千尺寒山雪已好,应需三笑寄逸情。”(显然,荒唐的“三笑故事”当时已广为流传)。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6)

唐寅 步溪图 北京故宫博物馆

此外,唐寅作为一个吴门画家,他的山水画还有很多反映家乡风貌的作品。如《金阊别意图》,描绘了苏州阊门的城外高拱木桥,一行人散列船埠,送别离任的地方官员郑储豸。1508年,唐寅惟一弟子戴昭(休宁人,从唐寅学文)学成返皖,唐与祝枝山等到吴江垂虹桥畔送别(垂虹桥至今仍在),唐寅作《垂虹别意图》以赠并题诗云:“柳桅霜前落,桥垂水上虹。深怀惜离别,明日路西东。”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7)

[明]唐寅 空山长啸图 37.3×69.9cm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钟情于山水画创作,也想通过亲近自然、讴歌自然以追觅一种太平、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在其作品中还有反映其乐融融的农耕社会内容(这在古代画家中是罕见的)。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农训图》是唐寅中年妙笔,画中远山近水、穰禾阡陌、农舟穿梭、网收滩渚,一派江南乡居情景。

作者题诗云:“白衣村老鬓萧萧,夸说官家降教条。县里不容词状入,万家都放插青苗。”另一幅《江南农事兴图》更为生动,江南水乡、春柳依依、溪田交错、禾秧青青、河道曲伸、涟漪粼粼,农夫栽金谷,渔父捕白鳞。作者题诗曰:“四月江南农事兴,沤麻浸谷有常程。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缫丝响到明。”《守耕图》是描述太湖之滨南山的景色(南山在光福镇潭东村),画家题诗曰:“南山之麓上腴田,长守犁锄业不迁。昨日三山降除日,长沮同拜地行仙。”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8)

唐寅 骑驴归思图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9)

唐寅 白云青嶂图

唐寅传世山水画:唐寅山水画的三个阶段及其风格演变(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