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陈先生认为自第38回菊花诗赛后,大观园诗社活动一拖再拖,一直拖到第49回的芦雪广联诗,结果李纨不动王熙凤送给诗社的50两资金,直接问姊妹们要钱,可见这50两银子全被李纨装入自己的口袋里。陈大康先生认为李纨借着社长的身份中饱私囊,其余姊妹也不好意思询问社费的使用情况,陈先生之所以认定李纨拿了钱,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芦雪广联诗是拿到资金后的第一场诗社活动。因此贬低李纨者甚众,比如陈大康在其作《荣国府的经济账》里,对李纨的这种行为进行贬低:第五十回当众人在芦雪庵举办诗社活动时,不识字的王熙凤还特地冒雪赶到,在大家联句前她还提出“我也说一句在上头”的要求,联句的首句“一夜北风紧”就是王熙凤的,她是活动的赞助者,自认为理应占据首位。可是王熙凤没有料到,李纨收进那五十两银子后却不动用,而是另要向大家收取活动经费。王熙凤宣布拨五十两银子做诗社活动经费时,那些公子、小姐们都在场,但谁都不好意思问这笔钱

红楼第45回,李纨带着众姊妹问王熙凤索要诗社启动资金,因此被冠以“铁公鸡”的称谓,再加上李纨推卸社长责任,将要钱的具体任务丢给探春,更显得格局不足,虽任社长之职,却只谈权力,不管义务。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1)

以上内容之前多有论及,孰料红楼解读亦有惯性思维,近与书友交谈,发现不少读者在支持李纨吝啬,格局不够的前提下,继续惯性延伸,认为李纨贪污了诗社的资金,以至于第49回“芦雪广联诗”之际,李纨居然张嘴再次问黛玉、宝钗等人收取社费。

李纨道:“我这里虽好,又不如芦雪广好。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老太太想来未必高兴,况且咱们小顽意儿,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宝钗等一齐应诺。——第四十九回

第45回刚刚从王熙凤那里要到50两银子的社费,如今芦雪广联诗,为何又开始收钱?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2)

因此贬低李纨者甚众,比如陈大康在其作《荣国府的经济账》里,对李纨的这种行为进行贬低:

第五十回当众人在芦雪庵举办诗社活动时,不识字的王熙凤还特地冒雪赶到,在大家联句前她还提出“我也说一句在上头”的要求,联句的首句“一夜北风紧”就是王熙凤的,她是活动的赞助者,自认为理应占据首位。可是王熙凤没有料到,李纨收进那五十两银子后却不动用,而是另要向大家收取活动经费。王熙凤宣布拨五十两银子做诗社活动经费时,那些公子、小姐们都在场,但谁都不好意思问这笔钱的去向,而只是对李纨另又收费的要求“一齐应诺”。——第四章“围绕月钱的风波”

恐怕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和陈大康先生是一样的观点,我个人却不敢苟同。笔者虽对李纨不甚喜欢,但立足客观严谨的角度,我认为不能把“敛财”的骂名,扣到李纨的头上。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3)

陈大康先生认为李纨借着社长的身份中饱私囊,其余姊妹也不好意思询问社费的使用情况,陈先生之所以认定李纨拿了钱,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芦雪广联诗是拿到资金后的第一场诗社活动。

陈先生认为自第38回菊花诗赛后,大观园诗社活动一拖再拖,一直拖到第49回的芦雪广联诗,结果李纨不动王熙凤送给诗社的50两资金,直接问姊妹们要钱,可见这50两银子全被李纨装入自己的口袋里。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陈大康还以王熙凤为例,说她出了钱,所以宁愿冒着风雪也要赶过来,就是为了留下那句“一夜北风紧”。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4)

这些观点均存在漏洞,诸君不妨听我一叙。

首先,王熙凤冒雪而来,真的是为了参加诗社吗?并不是,细读《红楼梦》原著文本,最初酝酿芦雪广联诗活动时,李纨就主动提出“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之后王熙凤受邀,却并没有来参加:凤姐打发了平儿来回复不能来,为发放年例正忙。(第49回)

最终王熙凤赶来,是因为平儿被史湘云缠住,一群人烧烤鹿肉吃,王熙凤派人来叫平儿,愣是叫不回来,最终王熙凤亲自过来,也加入到吃鹿肉烧烤的队伍里,并在其后联诗活动留下了一句“一夜北风紧”。

显然,王熙凤并不是陈大康先生口中所说的“冒雪赶来参加诗社”,如果平儿按时回来,再没有鹿肉烧烤的诱惑,王熙凤很有可能不会在这场诗社露面。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5)

如果真的是第一场诗社,王熙凤作为赞助人,必定是会露个面的,可芦雪广联诗,凤姐的状态显然属于可来可不来,这就从侧面告诉读者:第一场诗社早已过去了,芦雪广联诗并不具备首场的特殊性。

从第45回(前回凤姐生日九月初二)至第49回(天降大雪,已是冬季),中间至少三四个月的光景,王熙凤赠给诗社的50两银子,在这几个月的诗社活动中被花完是完全可能的。

分析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怡红夜宴”,因为有很多读者喜欢用怡红夜宴的消费标准,来对标诗社的花费。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6)

第63回怡红夜宴,袭人、晴雯等丫鬟共凑了三两二钱银子,买了一坛好绍兴酒、四十碟果子,邀请大观园里的小姐姊妹们,外加怡红院的婆子媳妇们,热闹了整整一夜。

如果按照这种消费标准,李纨手里的50两银子,至少可以办15场诗社,按照诗社每月初二、十六两日开社,至少可以连续开7个月的诗社,可钱放在李纨手里,三四个月就给花光了,这不再次证明李纨中饱私囊吗?

我个人认为,这笔账不能这么算,用怡红夜宴对标诗社宴,脱离了现实情况。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7)

怡红夜宴是小丫鬟们凑钱办的,宴席上的吃食不过果子和酒,三两二钱银子完全足够,可放在诗社宴会上,这笔钱就不够了,我来举一个例子。

第50回芦雪广联诗,袭人中途给贾宝玉送衣裳,李纨知道袭人的潜在身份是准姨娘,赶紧命人拿了点宴席上的小吃食给袭人:

各人房中丫环都添送衣服来,袭人也遣人送了半旧的狐腋褂来。李纨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将朱橘、黄橙、橄榄等盛了两盘,命人带与袭人去。——第五十回

正值冬季,诗社活动上的水果却是朱橘、黄橙、橄榄,甚至后来贾母过来观看,还看见桌子上有糟鹌鹑,命人扯了点腿子肉吃。

王熙凤对贾府的贡献:王熙凤慷慨解囊(8)

从这些细节管中窥豹,就能知道这场诗社宴是什么标准,跟怡红夜宴完全不是一回事。

再有陈大康先生所说,李纨贪了50两银子,其余姊妹碍于脸皮,不好意思问,这个说法更是牵强,诗社中探春、黛玉、宝钗等个个都是人精,即便钗黛身为客人,不好意思直说,以探春“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性格,如果李纨胆敢公然敛财,恐怕探春当场就要点破,跟李纨硬刚一场,哪里会羞手羞脚,不敢张嘴询问?

综上,李纨虽是个铁公鸡,但读者不能过度解读,将“中饱私囊”的标签贴在她头上,甚至于将所有的脏水都往李纨身上泼,这种态度着实不可取。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头条创作挑战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