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诗经里有持之以恒:书写诗经揆之以日

诗经里有持之以恒:书写诗经揆之以日“揆之以日”这四个字选自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第一章。整章的意思是:定星现于天正中,楚丘宗庙始动工。日影用以测方向,打好住宅地基功。种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椅梧桐,成材可做琴瑟用。 爰伐琴桑。 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 椅桐梓漆,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诗经里有持之以恒:书写诗经揆之以日(1)

定之方中,

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

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

椅桐梓漆,

爰伐琴桑。

“揆之以日”这四个字选自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第一章。整章的意思是:定星现于天正中,楚丘宗庙始动工。日影用以测方向,打好住宅地基功。种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椅梧桐,成材可做琴瑟用。

《毛诗序》:“《定之方中》,美卫文公也。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漕邑。齐桓公攘戎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说之,国家殷富焉。”

宋代朱熹《诗集传》:“卫为狄所灭,文公徙居楚丘,营立宫室,国人悦之而作是诗以美之。”

这里记述的是卫文公在齐桓公的支持下在楚丘恢复立国、重建宫室的事情。

定之方中、揆之以日,是中国古代建筑规划和建筑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楚宫,楚丘之宫也······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 南观定北准极以正南北。室犹宫也。”毛传中的这句话详细生动地解说了诗经中的定之方中、作于楚宫以及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这四句话的意思。

定,星名,也叫营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神话和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室宿。一般在十月中旬时,出现在南方天空水瓶座与南鱼座正上方,室宿又分出室、壁两宿,分别形成长方形的四颗星即西萦、东萦、东壁、西壁(曾侯乙墓漆箱盖上记载),这就是著名的飞马座四边形。正如宫室之象,《周官·梓人》:“龟蛇四游,以象营室也。”

古人认为室宿的出现,代表要修造房屋以面对严寒的冬天。春秋时期室宿在秋末冬初的傍晚出现在南方中天,此时是农闲时节,人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建造房屋。

"楚宫谓宗庙也 定星昏中而正 于是可以营制宫室 故谓之营室。定昏中而正 谓小雪时其体与东壁连 正四方。"

诗经里有持之以恒:书写诗经揆之以日(2)

以上讲的是古人借助天象堪舆人间的建造之法,“定之方中”显然是不够的,古人还有“揆之以日”,就是借助日出日落所形成的光影的长度和角度,来度量时间,与古埃及借助太阳对应的尼罗河的涨跌纪日,后被罗马人发展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一样,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纪日完成了十二时辰制和干支历,并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在实践中还发明了纪日的工具----日晷。

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古称夏历,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可见,在“揆之以日”中产生的历法,比汉书的记载早了数千年。

而干支纪日早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辰纪月,而十二辰加时制度最迟在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

干支历纪时系统是中国特有的阳历历法体系,又称为节气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中为一月。在节气历中年月日全由太阳运行情况决定而与太阴月相无关。我们都知道公历人为规定,月长不变与天象无涉。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大部分万年历、历书中,在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广泛使用。

诗经里有持之以恒:书写诗经揆之以日(3)

在“揆之以日”中使用的纪日工具日晷,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汉书》中,但是从中国的历法实践来看,应该要早很多。

“日”指“太阳”,“晷”表示“影子”。一天中,太阳投射到物体的影子不断变化,影子的长短在变,早晨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影子的方向在变,我们在北半球,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和方向都可以计时,通常采用以影子方位计时。

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天亮时间又开启新的一天。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观测日晷和刻漏,是测天地正仪象的根本”。《明史·天文志》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较之圭表,它已复杂很多,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仪器了,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可以说,“揆之以日”是开启中华传统文明的密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