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个父母都改变不了的人杨绛:就像一盏小桔灯

一个父母都改变不了的人杨绛:就像一盏小桔灯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谢葆章也参加了战争。那时,经常有军官家属因为丈夫战死就服毒自尽的,杨福慈也是整日提着一颗心,经常彻夜难眠,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谢葆章婚后不久,就出海远征了。杨福慈只能一方面默默忍受着离别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起谢家一大家子人的家务重担。可是不管再忙再累,她脸上始终都带着微笑。她的父亲和福州城内道南祠办书馆的谢銮恩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常年来往不断。在杨福慈9岁那年,她坐在客厅里听父亲和谢銮恩说话。没想到两位长辈在谈论兴奋之余,竟然直接缔结了儿女亲家,将杨福慈许给了谢葆章。在她19岁的时候,依照婚约两人成了亲。此时,谢葆章已经是北洋水师的一名军官。两个人是郎才女貌,婚后和睦幸福。

在冰心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所展现出来的温馨、深切的母爱之情。这是因为母亲杨福慈的人生理念,就像一盏小桔灯一样,虽然光很微弱,但却照进了冰心的生命里。

杨福慈对生活的态度、看法和理念,深深并长久地影响着冰心。哪怕在文革中曾经受到那么严重的迫害,但她仍能坚强地支撑下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最终成为一名多福长寿的“世纪老人”,这里面母亲的教导功不可没!

一个父母都改变不了的人杨绛:就像一盏小桔灯(1)

冰心

娃娃亲成就良缘

1871年,杨福慈出生在福建一家世代为学官的书香门第。

她的父亲和福州城内道南祠办书馆的谢銮恩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常年来往不断。

在杨福慈9岁那年,她坐在客厅里听父亲和谢銮恩说话。没想到两位长辈在谈论兴奋之余,竟然直接缔结了儿女亲家,将杨福慈许给了谢葆章。

在她19岁的时候,依照婚约两人成了亲。此时,谢葆章已经是北洋水师的一名军官。两个人是郎才女貌,婚后和睦幸福。

谢葆章婚后不久,就出海远征了。杨福慈只能一方面默默忍受着离别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起谢家一大家子人的家务重担。可是不管再忙再累,她脸上始终都带着微笑。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谢葆章也参加了战争。那时,经常有军官家属因为丈夫战死就服毒自尽的,杨福慈也是整日提着一颗心,经常彻夜难眠,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可是,越是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前线突然传来消息:谢葆章在大东沟海域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可终究寡不敌众,舰艇被日军的鱼雷击沉!

听到这个消息后,杨福慈就含泪偷偷买了一盒鸦片膏藏在身上,准备一旦接到丈夫阵亡的消息,就服毒自尽!

在这场战役中,谢葆章也确实是九死一生。落水后的他拼着一口气游到了刘公岛上,最终才得以获救,辗转回到了家乡。等见到真人完好无损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杨福慈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在冰心之前,杨福慈曾生下了两个男孩,但先后都夭折了。杨福慈在伤心之余,只得听从老人的话去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跟她说:“太太,你的命里是要先开花后结果的,最好能先生下一个姑娘,来庇佑之后的男孩。”

所以,当冰心出生的时候,全家人都喜上眉梢,这可是保佑谢家人丁兴旺的福星啊!而冰心下面是几个弟弟,她是谢家唯一的女孩子。

一个父母都改变不了的人杨绛:就像一盏小桔灯(2)

冰心和父亲合影

杨福慈在学业上对冰心的支持

在冰心刚刚4岁的时候,杨福慈就开始教她读书识字、讲故事。等冰心7岁的时候,竟然能连猜带问读懂了整本《三国演义》!

杨福慈大喜,又给女儿找来了《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巨著。在她的指导下,冰心11岁就已经读完了所有的古典小说。

杨福慈不仅让冰心自己读,她也经常和冰心一起读。娘俩经常一起探讨书里的故事情节,共同感受里面的悲欢离合。

1914年,在杨福慈的支持下,冰心成了北京贝满女子中学的学生。1918年,她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这里毕业。

虽然,当时周围很多家庭对女孩子的教育观念是只要读点儿书就行了,关键是找个好婆家。但杨福慈和丈夫却希望冰心能像男孩子一样,可以多读书并且能就业。

在父母的教诲和支持下,冰心一路读了下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燕京大学毕业,并获得了最高荣誉——金钥匙!这是燕京大学自建校以来,第一次把这个奖项颁发给女学生!

不仅如此,冰心还获得了美国最好的女子大学——威尔斯里女子大学留学的奖学金。尽管很舍不得女儿远渡重洋,也有很多的担忧和焦虑,但杨福慈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正是因为母亲对冰心的支持,才让她的才华得以极大的施展,为她之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父母都改变不了的人杨绛:就像一盏小桔灯(3)

冰心和母亲合影

杨福慈在思想上对冰心的影响

虽然身为家庭主妇,但杨福慈的思想确实非常积极的,还是个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奇女子。

她的几个娘家兄弟都是同盟会的会员,经常会寄一些进步刊物给她。要知道,在当时看这些刊物,一旦被发现后可是要掉脑袋的,可杨福慈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辛亥革命爆发后,杨福慈每天都要读《申报》,还将自己仅有的一点首饰换成钱,捐给起义的军队。

在母亲的影响下,冰心也开始阅读革命书籍。杨福慈捐款的时候,她也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让母亲一起捐了出去。

“五四”运动爆发后,杨福慈对新文化运动很感兴趣,阅读了很多进步刊物,也有很多新的见解,常常让冰心都感觉自叹不如,甚至很多名词她都是从母亲的嘴里才听说的。这让娘俩很有共同语言,冰心经常和母亲就一些事情交换见解。

杨福慈在思想上始终和时代同步,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对冰心的影响很大。之后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冰心也像母亲一样不间断的学习,所以她的作品才能与时代同步,历久弥新。

一个父母都改变不了的人杨绛:就像一盏小桔灯(4)

冰心和吴文藻结婚照

杨福慈在婚姻观上对冰心的影响

在冰心生活的那个时代,很多女作家的婚姻都不算很幸福,但冰心却是个例外。她一生只结了一次婚,和丈夫吴文藻白头到老,恩爱和睦,这和母亲对她在婚姻观上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虽然杨福慈和谢葆章也是包办婚姻,但两个人婚后琴瑟和鸣、恩爱异常,这让冰心从小到大都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在冰心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她的一位女同学和别人私奔了。那位同学的母亲来到冰心家哭诉女儿的不争气,谢葆章听罢也表示很愤慨,但杨福慈却在一旁默不作声。

等客人走了之后,杨福慈对丈夫和女儿说:“私奔其实也不要紧,本来仪式也不算什么,只要他们能始终如一就行了。”

杨福慈这种很进步的思想对冰心的触动很大,从母亲那里她懂得,其实婚姻的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要专一!

1926年,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冰心还带来了未来女婿吴文藻写给父母的“求婚信”。看罢,杨福慈就一句话:“只要你们喜爱的,妈妈也就喜爱。”

但杨福慈始终认为,在婚姻中除去两个人的感情外,门当户对也很重要。因此,她还是提出要去吴文藻的家乡去看看,弄清楚他的家庭和真实婚姻状况。

当一切都弄明白之后,她才放心地让两个人结了婚。

一个父母都改变不了的人杨绛:就像一盏小桔灯(5)

冰心夫妇和父母合影

杨福慈的逝去

在冰心新婚后不久,操劳一生的杨福慈就病倒了,她得的还是一种极为痛苦的骨痛病!

等到冰心接到电报赶回家的时候,杨福慈已经被折磨得没了人形,时不时会陷入昏迷。

清醒的时候,她时常对冰心说:“我这病的这段时间,你们真是心力交瘁,我对我的女儿、儿子、儿媳没有丝毫不满意。”

她心知自己命不久矣,就悄悄备好了足够的安眠药,以求痛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就自行解脱,免得连累了家人。就是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杨福慈一心想的还是子女和亲人。

1930年1月7日,饱受病痛折磨的杨福慈与世长辞,享年60岁。

冰心让所有亲人都剪下一缕头发,连同母亲为她保存了30年的胎发,以及她在燕京大学获得的金钥匙,一起放在了母亲的棺椁里。

杨福慈永远地去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她那闪光的思想火花却永远留在了冰心的心中,并照亮了她之后的人生道路,让她受益终生!

(完)

我是爱讲故事的@济南文心,喜欢一定要关注我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