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硬核防控:精准防控众志成城
苏州硬核防控:精准防控众志成城1月27日,北桥街道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逐步对域内与常熟、无锡等区域交界的17条村级道路进行暂时关闭,暂停通车。同时在保留的省道苏虞张收费站、绕城高速北桥出口这2个入口处,设立疫情联防联控检查点,每个点位由交通、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24小时监测,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疫情防控的难度,更难在人员流动性大上。为此,北桥街道在排摸信息的基础上,主动掌握湖北籍流动人员的返苏计划,劝告其推迟返程时间。入户排摸登记为减少人员集聚对疫情防控增加的难度,北桥街道先后暂停所有公共文化体育、旅游、娱乐、宾馆等场所运营,并停止举办所有文体活动;暂停辖区内3处公交首末站运营,暂时关闭所有公交线路;劝告群众取消家宴、聚餐,引导大家减少外出、远离远离聚集。检测点检测体温
“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普通话和方言齐上阵,社区广播和手持小喇叭相辅相成,防疫期间,苏州相城区北桥街道的防控、保障、宣传样样清楚,战“疫”十分硬核。
16条道路暂时关闭,仅2个入口需一一检测
拉网式防控,疫情发展清楚明白
为全面有效地掌握区域内人员信息,北桥街道对近期与湖北有接触史的苏州籍返乡人员,以及非苏州籍特别是湖北籍人员的流入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摸登记,网格再小,也要守好一方土。网格员督促重点人员做好居家观察,引导居民互相监督,做到人员动态清楚明白,疫情动态清楚明白。
入户排摸登记
为减少人员集聚对疫情防控增加的难度,北桥街道先后暂停所有公共文化体育、旅游、娱乐、宾馆等场所运营,并停止举办所有文体活动;暂停辖区内3处公交首末站运营,暂时关闭所有公交线路;劝告群众取消家宴、聚餐,引导大家减少外出、远离远离聚集。
检测点检测体温
疫情防控的难度,更难在人员流动性大上。为此,北桥街道在排摸信息的基础上,主动掌握湖北籍流动人员的返苏计划,劝告其推迟返程时间。
1月27日,北桥街道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逐步对域内与常熟、无锡等区域交界的17条村级道路进行暂时关闭,暂停通车。同时在保留的省道苏虞张收费站、绕城高速北桥出口这2个入口处,设立疫情联防联控检查点,每个点位由交通、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24小时监测,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收费站24小时管控
此外,强化公共场所消毒,对流动摊位进行整治管控;针对农贸市场,街道采取严禁活禽销售和加工、不采购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防控措施,并严格要求所有经营户及进入市场的顾客必须佩戴口罩;针对药店,要求其对购买退热镇痛药人员进行登记,并劝导其赴医院进行检查。
隔离不隔关心,生活物资送上门
全方位保障,确保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大年初二上午,盛北社区网格员戴着口罩,拎着一袋大米和一袋新鲜的食材,停在刚返苏便主动居家隔离的一家人的居所门前,没有敲门,只是默默地将手中的物资放在门口,随即下楼离开,一边拿出手机,向对方发送了一条简短讯息:“您所需的物资已送达。”
网格员为居家隔离者送上保障物资
为了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所需,各村(社区)纷纷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群体,定期为他们送上柴米油盐,以及口罩、体温计等医疗防护用品,用一个个小举动,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送去鼓励和信心,为全体北桥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体温检测
同时,北桥街道也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口罩12000余只,红外体温仪50台,消毒用酒精388升,橡胶手套500副,防护眼镜100副,确保一线人员及隔离对象防护措施到位。另一方面,相关负责人定期对超市、农贸市场的营业情况进行确认和检查,确保供应充足、补货及时,严禁恶意抬高价格,有效保障全街道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
双语传达信息,小喇叭发挥大作用
立体式宣传,让自我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走进北桥街道鹅东村自然村庄,一句句温馨提示语在耳边回荡。
大喇叭宣传、入户排摸
近期,为了让老百姓更加有效地接受防疫信息和预防知识,北桥街道各村(社区)利用社区广播,以普通话和苏州话交替播报的形式,每日固定2次进行反复循环播报,全力守护群众健康。而在未设立社区广播的区域,网格员、志愿者们则手持扩音喇叭进行播报。
社区广播宣传
为提升群众的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北桥街道全面加强宣传,以多样化的手段,确保各类信息全面、快速、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群众。
村(居)民群、业主群内,一个个提示相互传达;村庄、小区入口处,一条条横幅格外醒目;公告栏、社区楼道内,一张张海报张贴到位;公交站台、电子大屏上,一句句标语循环播放……
截至1月28日下午2时,街道政务微信公众号共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12条,政务微博发布13条,悬挂横幅160条,张贴海报300余张,社区广播播报近100次,发送短信2.2万余条,发放告居民书、提醒书、通报等16300余份。
“线上 线下”的宣传形式,有效提升了老百姓的自我保护意识,凝聚起共同打好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强大合力。
通讯员 茅一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