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之城创新措施,乐清精心打造好人
好人之城创新措施,乐清精心打造好人盐城社区所在的大院,村民经常来休闲健身,来往的人多,宣传效果自然也好。当天的活动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村民驻足观看。“两位老人在电视上看过,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心,在柳市这样重商的地方,这两位老人含辛茹苦抚养脑瘫弃婴12年,更是一种人间大爱。”居民王慧雅说。有村民看到张月霞、包秀宣夫妇的照片,不由发出惊叹声:“这些老人年龄恁大还在做好事,年轻人更要学习啊!”话音刚落,一名戴着眼睛的年轻人接着说:“这种精神应该是我们乐清人文精神的主流,在提升乐清城市品位的过程中将越来越发扬光大,使我们乐清人变得更加美丽。”“画面上的两位老人是柳市包宅村的张月霞、包秀宣夫妇。两位老人晚年靠卖海鲜生活,收养了遭人遗弃的脑瘫儿,精心呵护了12年,不离不弃。多年来,老人多方寻医为孩子治病,孩子后来生活能半自理,行走自如……”此外,乐清市坚持典型引领、辐射带动,发动线上线下有关单位打造道德模范品牌,如乐清市教育局“最美教师”、
主持人与道德模范互动。赵顺云 摄
近年来,乐清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好人挖掘、选树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推荐、评选道德模范,在“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5个方面涌现出1000余例好人事迹,评选出“最美乐清人”“乐清好人”及提名奖38人,乐清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0人,全市上下发现、宣传、学习、争做道德模范蔚然成风,呈现出“最美”由“盆景”变成“风景”,由“风景”变为“风尚”的生动局面。
今年,乐清市下发“温州好人”推荐评选活动相关文件,扩大“好人系列”选树范围,将在外温州人包括温州籍海外侨胞的推荐选树工作首次纳入其中,并开通了好人选树热线0577-61882256;同时也向市民宣传身边的好人都是平民英雄,人人都可参与,经过层层发动和广泛宣传,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好人”推荐,将更多“乐清好人”推向温州、推向浙江、推向全国。
多年的耕耘带来的是“好人”工作的累累硕果,“最美乐清人”周震寰荣登2013年4月份中国好人榜并荣获省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钟文力荣登2013年10月份中国好人榜,陈莹丽等17人入选“浙江好人榜”,翁浩义入选浙江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叶定献夫妇等21人入选“温州好人”。
此外,乐清市坚持典型引领、辐射带动,发动线上线下有关单位打造道德模范品牌,如乐清市教育局“最美教师”、乐清市公安局“最美警察”、新居民局“最美新乐清人”、乐清市卫生局“十佳标兵”、共青团乐清市委“最美志愿者”、 乐清市民政局“十大孝顺儿女”、乐清市总工会劳模、乐清市妇联“最美家庭”等活动,“最美人物”已成为展现新时期乐清道德风貌的生动写照。
敲锣打鼓送“红榜”赞“好人”
近日,一群锣鼓队员出现在盐盆街道盐城社区。在热闹的锣鼓声中,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将自制的道德“红榜”张贴到社区宣传栏,乐清电视台主持人陈佳面对前来观看的居民,向大家讲述“红榜”上好人的善举。
“画面上的两位老人是柳市包宅村的张月霞、包秀宣夫妇。两位老人晚年靠卖海鲜生活,收养了遭人遗弃的脑瘫儿,精心呵护了12年,不离不弃。多年来,老人多方寻医为孩子治病,孩子后来生活能半自理,行走自如……”
盐城社区所在的大院,村民经常来休闲健身,来往的人多,宣传效果自然也好。当天的活动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村民驻足观看。“两位老人在电视上看过,这是一种无私的爱心,在柳市这样重商的地方,这两位老人含辛茹苦抚养脑瘫弃婴12年,更是一种人间大爱。”居民王慧雅说。有村民看到张月霞、包秀宣夫妇的照片,不由发出惊叹声:“这些老人年龄恁大还在做好事,年轻人更要学习啊!”话音刚落,一名戴着眼睛的年轻人接着说:“这种精神应该是我们乐清人文精神的主流,在提升乐清城市品位的过程中将越来越发扬光大,使我们乐清人变得更加美丽。”
在磐石镇重石村村栏里,“好人榜”贴着新乐清人周震寰冲进火海救人被大面积烧伤的感人事迹,磐石镇工作人员说,“这里邻近工业区,新居民较多,贴的时候好多人围着看,尤其到了傍晚,看的人更多。希望能将周震寰等人的故事让更多的新居民和村民知晓,在他们的圈子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向好向善的氛围。”
据介绍,年初以来,市文明办、乐清电视台通过新闻行动这一新形式来展现“红榜送好人”。制作“最美乐清人”“乐清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人物的道德红榜上万张,通过陈佳带队,组织人员敲锣打鼓,将道德红榜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并现场宣讲好人故事,营造正气正能量,共开展活动60场。
道德模范“传帮带”鼓舞人心
市文明办等单位组建一支由全市优秀党员、模范标杆人物和演讲艺术届的知名人士,一起深入全市各个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在2016年至2017年开展20场以“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搭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巡回演讲,传播好人的动人事迹。巡回演讲期间,乐清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巡回演讲的情况,并通过微信直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乐清好人”张月荷走进柳市五小,与学校百余名学生分享别样的《孙悟空取经记》,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听故事、学法律。
乐清市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官张月荷十三年如一日,在平凡的监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讲座中,张月荷讲述了她在工作中坚持每日巡监谈心,针对性地解决羁押对象在诉讼环节中遇到的问题,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成功帮助、感化、教育有“问题”的羁押对象,使羁押人员体会到法中有情、情中有爱的经历。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让同学们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同时也希望大家正视羁押人员,让正义和温暖并行。”张月荷说。
在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初中分校开展“身边好人故事巡讲暨道德模范“传帮带”宣传活动中。乐清市好人、和谐志工协会会长余丽娜以《公益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向同学们讲述了通过进行公益事业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身成长历程。互相捶背、按摩,时刻行善、行孝,牢记责任、承担责任。
“万朵鲜花送雷锋”花香满城
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4周年纪念日。乐清市文明办、浙江之声等单位联合推出“万朵鲜花送雷锋”公益活动,旨在充分营造学雷锋、做雷锋的良好氛围,弘扬正能量,传递好人精神。
据了解,此次活动向广大市民征集了60位“活雷锋”,由乐清电台记者代替市民为他们送去鲜花、表达敬意,目前已向谷源、周庆城、沈岸勤等30位身边好人送出鲜花。
2月27日上午,乐清电台记者把鲜花送到了耄耋老人谷源的手里。11年前,谷老和同伴一起成立了一支“爱心话聊队”,专门陪社区的孤寡老人聊天解闷,而他则是话聊队中年纪最大的成员,并担任4位老人的免费陪聊工作。每周谷老最少会抽出10来个小时陪这些老人聊天,为此,他每天都会关注各类新闻,以便为话聊对象提供更多的话题。收到鲜花时,谷老很开心,他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很有意义,老有所用,在帮助到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2月28日下午,公益达人沈岸勤收到鲜花。51岁的沈岸勤是乐清最早从事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之一,也是最初17人小团体中唯一坚持下来的公益人士。16年来,在沈岸勤的坚持和带领下,乐清的E心E义公益联合会从无到有,从最初17人的小团体慢慢发展成拥有800多名会员的大组织,成为乐清乃至温州地区屈指可数的一支爱心志愿者队伍。
手捧鲜花,沈岸勤说,“这是对我们志愿者的鞭策和赞赏,就像我今天拿到这个鲜花,也是社会大众对我们志愿工作的一种肯定,对于我来说,也是在鞭策着我在这个公益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3月1日,“知心姐姐”张月荷也收到了鲜花。年近五旬的张月荷是一名驻所检察官,由于平日里善解人意、热心助人,所以看守所的在押人员都称呼她“知心姐姐”。驻所的十七年时间里,张月荷坚持每天至少2小时巡监,倾听在押人员的心声,并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诉讼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感化、教育有“问题”的羁押对象,使他们体会到法中有情,情中有爱。收到鲜花时,张月荷觉得很荣幸,她说这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责任,接下去要继续做好人好事,帮助更多的人。
“最美乐清人”宣讲场场精彩
今年以来,乐清市深挖载体,多方联动。“动静”结合,广泛宣传“最美乐清人”。
芙蓉镇将“最美退伍兵”“最美家庭”“最美治水人”“最美教师”组成最美系列,极大地充实了芙蓉好人事迹的收集渠道,该镇在人流密集处设置好人榜并定期更新,在微信公众号开辟好人专栏,推送相关事迹,累计点击量近十万次,与乐清日报社、电视台合作加大对好人好事的报道力度,并借助文化礼堂这一载体,将好人好事作为文化礼堂巡讲和演出的重要内容。该镇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芙蓉好人好事已随处可见,到处都有身穿亦或心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好事,有打扫卫生的、有清理河道的。除各村的党员、妇女、老年志愿者之外,芙蓉还活跃着两支志愿者队伍——芙蓉山文化研究会志愿者和芙扬志愿者,除一般的志愿活动外还时常看望并为孤寡老人理发洗脚,带去关怀,服务2000余人。芙蓉有捐助姐妹大学四年学费却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好人,有捐资100余万元助力家乡教育事业的在外蓉商应泽从等等。”
淡溪镇特成立“最美乐清人”讲师团,使淡溪、乐清的最美事迹在淡溪遍地开花。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10年如一日服侍双腿有病的婆婆,从不言弃。她用十年的孝心坚守,感染着周边群众,被称为‘最美媳妇’。她就是淡溪镇西林村的陈和芬。她或许跟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主妇一样,但她一直揣着一颗孝心当家里的‘贤内助’‘好媳妇’”。日前,梅溪村的最美讲师团成员缪信良,对梅溪村的群众们讲着隔壁村最美媳妇陈和芬的故事,在座的群众不时鼓掌赞同。
据悉,淡溪镇以支部党日活动、文化礼堂等为媒,开展最美人物宣传。宣讲团由乡镇党委分管副书记任团长,党委宣传委员任副团长,挑选镇村干部、教师等队伍中理论水平较高的同志担任讲师团成员,目前乡镇宣讲团成员共85人。目前,乡镇宣讲团已开展各类宣讲500多场,受众2万多人次。
乐成街道则以社区为单位,将“最美乐清人”宣讲衍生至辖区各行各业,周周有活动、场场见精彩。6月16日,乐成街道乐怡社区在社区活动室开展了“乐清好故事·最美乐清人”巡讲活动。宣讲员林义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朋友讲述环卫工人李紫燕拾金不昧不求表扬、“希望老人”石进才的爱心长跑、虞一杰无偿捐献致力于老年慈善事业、“众城舍粥中心”10年免费提供三餐等故事。
6月20日下午,由乐成街道办事处、民丰社区主办,乐清市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乐清市支行协办 以“关爱老年人 情系夕阳红”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温馨开讲。活动以身边真实故事为背景,为大家讲述中华“孝”文化,希望以此树立起社区居民的家庭责任感,孝敬父母,在生活中争做“孝贤”。活动还特邀部分历届乐清好人、道德模范参加。道德讲堂的宣讲员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了好媳妇朱春兰悉心照顾公公婆婆的事迹;还有我们身边的好人——“希望老人”爱心助学的故事。
7月12日,乐怡社区“春泥计划”暑期快乐营第三课,班主任黄海华开展了“乐清好故事·最美乐清人”宣讲。黄海华重点讲解了环卫工人李紫燕拾金不昧不求表扬的故事。结合未成年人实际生活,让他们学有所得,争做美德好少年。
盐盆街道将每月15日定为“最美乐清人”事迹宣讲日,由驻村干部向农村党员宣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好故事,宣讲体现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厉行节约、拒绝浪费优秀品质的好故事,宣讲爱岗敬业、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好故事,倡导“最美精神”,唱响“最美声音”。6月15日的农村党员学习会上,盐盆街道13个村同步开展“最美乐清人”事迹宣讲,感人的事迹,让很多党员流下感动的泪水。当晚,当驻村干部在党员学习会上讲完“最美乐清人”刘素琴的故事时,盐盆街道杨岙村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党员们纷纷被刘素琴为爱执着、自立自强的精神所感动。
盐盆街道在坚持每月宣讲的基础上,结合母亲学堂、春泥课堂、企业宣讲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最美乐清人”事迹宣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汇聚强大正能量。
“好人微电影”拍出德育好教材
今年4月下旬,第六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颁奖典礼,由乐清市委宣传部和乐清市创建办(市联创办)联合出品,温州新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制的乐清好人系列微电影《平凡英雄》荣获最佳制片奖。该片旨在传承好人精神,彰显道德力量,用“微电影”形式创作以道德模范、乐清好人等真人真事为原型的作品。
剧中,山区民办教师老周只身前往县城打工赚钱用来贴补学校的日常支出。在县城担任保安期间,由于同事的失职,造成仓库失火,他冲进火海,踹开被堵死的房门救出两人,自己却全身烧伤面积达50%左右。老周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老周的原型为新乐清人周震寰,周震寰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被温州市民亲切地称为“最美保安”。他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提问时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用我这身体换来两条生命,值得!”
据了解,去年以来,由乐清市委宣传部和乐清市文明办联合出品乐清好人系列微电影,共分为五个篇章,去年底《因爱之名》《梦的翅膀》和《习习晚风》(又名《坚持》)陆续完成拍摄,另外两个篇章《北塘传奇》《平凡英雄》在年初杀青。
这些故事均由乐清的真人真事改编,取景也会来到主人公生活工作的地方,以接地气的拍摄方式体现故事的温情动人。乐清好人系列微电影拍摄完毕后,将在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公映。
身边的榜样更具感染力
5月25日,由乐清市委、市政府主办,乐清市委宣传部、乐清市文明办承办的“榜样的力量”乐清市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晚会在乐清大剧院隆重举行。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吕朝晖,乐清市领导吴松海、刘云峰、程天青、陈微燕等出席晚会。
据悉,2015年以来,乐清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等五个方面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在乐清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前期评选过程中,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联评,推选出了虞一杰、高鹏程、李紫燕、梁鸳鸳、七里港派出所(团体)、叶定献夫妇、顾海丹、翁浩义、杨建兰、杨铭安等10位“道德模范”人物,以及10名“道德模范”提名奖。
晚会在开场舞《你在人群中》中拉开帷幕。晚会现场,十个短片回顾了10位“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生活中“吝啬”的兴乐集团创始人虞一杰却捐资数千万元建设老年乐园,拥有熊猫血的高鹏程8年来每年坚持献血,环卫工人李紫燕拾到内含价值26万元物品的钱包及时归还失主……
乐清市委副书记、市联创办主任吴松海在致辞中指出,要以此次表彰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优秀品格,在全社会充分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