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牛血清成分,牛血清技术手册

牛血清成分,牛血清技术手册当血清在未完全化冻状态时直接置56℃水浴或者灭活过程中局部受热过高时会产生胶状沉淀,导致血清无法继续正常使用。血清灭活后出现的沉淀大多数是纤维蛋白析出,属正常现象,灭活过程多次摇晃使血清受热均匀可以降低蛋白的析出;1、如何正确热灭活?将正常化冻后的血清56℃30分钟进行灭活,期间应进行多次摇晃使其受热均匀。2、为什么血清灭活后产生大量沉淀,有时在底部还会出现胶状物质?

第八章 细胞培养及牛血清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和解答

牛血清成分,牛血清技术手册(1)

一、血清中常见的沉淀物问题

科研人员在使用血清时常常会遇到各种沉淀问题,血清中可能会存在以下种类的沉淀物:

  1. 纤维蛋白:实验室人员血清化冻后发现有絮状沉淀,它是由纤维蛋白的凝聚产生,对血清质量没有任何影响。纤维蛋白是最常见的沉淀物,肉眼可观察的到,直径达到1-2mm。纤维蛋白的析出与血清冻存时间、化冻次数、化冻方式等有关,属正常现象,不影响细胞培养。
  2. 盐析出(如磷酸钙),也是常见沉淀物之一,镜下观察可见晶体或者小黑点,并且在37℃培养的时候会增加,这些小黑点由于布朗运动看上去像是在活动,因此经常被误认为是微生物污染。
  3. 胆固醇、脂肪酸酯以及一些蛋白质。
  4. 其他可能会增加沉淀的情况:
  • 热灭活
  • 长期在不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存放
  • γ射线照射
  • 配制试剂时pH的变化

二、血清常见的热灭活问题

1、如何正确热灭活?

将正常化冻后的血清56℃30分钟进行灭活,期间应进行多次摇晃使其受热均匀。

2、为什么血清灭活后产生大量沉淀,有时在底部还会出现胶状物质?

血清灭活后出现的沉淀大多数是纤维蛋白析出,属正常现象,灭活过程多次摇晃使血清受热均匀可以降低蛋白的析出;

当血清在未完全化冻状态时直接置56℃水浴或者灭活过程中局部受热过高时会产生胶状沉淀,导致血清无法继续正常使用。

3、血清灭活的目的

血清热灭活目的是为了去除血清中补体等对热敏感的物质,但是在胎牛血清中对补体的灭活则明显没有必要。Triglia和Linscott曾对商业胎牛血清中的补体成分进行测定,他们发现胎牛血清中含有的C1、C6仅达成年动物血清的1-3%,而其它补体成分仅有成年动物的5-50%,至于补体的主要成分C3在胎牛血清中则几乎不能检出。通过补体固定实验,我们也在多个不同批次的胎牛血清中获得了相似的结果。即使是在未稀释的血清中,也未发现有明显的溶血现象。多数实验室在培养前将培养液进行预热的过程,也对热敏的补体有灭活的作用。

热灭活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使支原体失活。

4、什么是灭能?

灭活和灭能是同一个意思,叫法不同。

5、是否所有血清使用前必须灭活?

多数细胞培养中血清的热灭活并不是必要的。很多场合下,热灭活并不会改善细胞的生长,却降低了支持细胞生长的能力。即使在少数有促进的情况下,其促进的比率也是微不足道。另外,血清的热灭活导致的沉淀常常被认为是微生物污染,从而给用户和供应商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建议,对血清进行灭活的用户,需要通过试验来证实其必要性。

三、牛血清微生物污染问题汇总

1、造成细胞培养污染的几种可能性

人员操作污染

环境污染:超净工作台、层流空气

细胞、培养基、胰蛋白酶、牛血清、PBS等

与培养基直接接触的器具:移液管、吹管、移液枪枪头、培养的容器等

2、微生物污染的种类

细菌、真菌、支原体、噬菌体及其他病毒等。

3、疑似微生物污染时采取的措施

肉眼观察培养基是否浑浊,然后镜下观察初步确认是否污染;

用细胞培养物分别接种到细菌、真菌等专门的微生物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最终确认是否是微生物污染;

一旦确认发生污染,应确认污染的真正原因防止二次发生,然后应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相关器具、试剂、培养基停止使用,重新配制试剂培养基,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然后重新复苏细胞。

四、细胞培养常见问题

1、如何正确储存和解冻血清

建议拿到血清后根据外包装说明,通常保存温度在-10~-30℃条件下保存。

将血清从冷冻箱取出后,置于2~8℃冰箱使之缓慢融解,一般过夜融解。如果一次无法用完整瓶血清,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将血清分装至多个无菌的容器中,冷冻保存。

2、血清的保存时间

血清在-10~-30℃冷冻的条件下可保存五年,化冻后置于2~8℃环境中建议在两周内使用完。

3、添加L-谷氨酰胺后培养基的有效期

L-谷氨酰胺在细胞培养时可作为培养细胞的能量来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核酸代谢。L-谷氨酰胺在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降解。L-谷氨酰胺的降解导致氨的形成,而氨对于一些细胞具有毒性。因此,应在培养基使用前添加L-谷氨酰胺,并尽快使用。

牛血清成分,牛血清技术手册(2)

牛血清成分,牛血清技术手册(3)

4、细胞冻存管应如何解冻?

将冻存管从液氮罐中取出后迅速投入37℃热水中不断摇动,1~2分钟内使之全部融解。该过程必须注意安全(戴护目镜),预防冷冻管之爆裂。

5、如何让细胞适应新的培养条件

应采取逐步替换的过程:通过1:2、1:1、2:1,最后用新的培养基完全替换。该过程中最好保留一瓶完全由最初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防止细胞适应失败,降低风险。

6、EDTA在细胞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EDTA是一种螯合剂,它可以螯合Ca2 或Mg2 ,而细胞表面很多和培养皿或培养瓶结合的蛋白都是带有Ca2 或Mg2 的,把这些离子螯合后,可以加速细胞和培养皿的脱离,促进消化。在胰酶消化细胞时,加入EDTA,可以使细胞更好地分散成单个细胞。

7、如何用台盼蓝计数活细胞?

制备细胞悬液,在0.1毫升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1毫升的0.4%的台盼蓝溶液。轻轻混匀,数分钟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活细胞排斥台盼蓝,因而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死细胞。

8、培养细胞死亡可能的原因

(1)pH不适宜

(2)培养箱内温度波动太大

(3)细胞冻存或复苏过程中损伤

(4)培养液渗透压不正确

(5)培养液中有毒代谢产物堆积

(6)胰蛋白酶消化过度

(7)微生物污染

(8)细胞老化

建议解决方法:

(1) 检查培养箱内CO2 是否符合培养要求 ,调整培养基pH值

(2) 检查培养箱内温度,尽量选择水套式培养箱,保证稳定的培养温度

(3) 规范冻存、复苏流程,取新的保存细胞,建立细胞种子库和工作库,及时冻存状态较好的细胞

(4) 检测培养液渗透压

(5) 及时更换新鲜培养液

(6) 缩短消化时间或降低胰蛋白酶浓度

(7) 参照本章(三、3、疑似微生物污染时采取的措施)

(8) 重新复苏细胞,规定细胞使用代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