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莫予一曾先后担任重庆市北碚区财政科副科长、工业局副局长、工业局局长等多个职务,1978年,莫予一从北碚区工业局调任北碚区天然气办公室主任,开始着手为北碚兴建天然气工程。关于当年的经历,莫老至今有着无比清晰的记忆。结合他的口述以及1997年北碚区政策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北碚文史资料,记者尝试还原当年的那一段故事。百岁老人莫予一莫老在这个位于北碚区的居民区中小有名气,除了声音大,脾气倔,更多老邻居记得的是,这个老人曾带着人打通了北碚的天然气管道。“为老百姓做的事情,或许最能被记住。”谈及老人给子孙们留下的东西,大儿子莫负东说。前些年父亲遇到小区中岁数大些的居民,还有很多人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父亲当年拉通天然气管道的事。只是近些年,很多老人陆续的离开,说的人才少了。这或许就是父亲最引以为豪的东西。年轻时的莫予一

在宏大的时空尺度中,百年不过沧海一粟。但对于人来说,百年人生,一个世纪,却能够见证和留下很多东西。

10月5日,是老人莫予一百岁的寿诞,四世同堂,高朋满座,已是人生最圆满的时刻。但若要老人回顾前尘,脱口而出的却不是家长里短。40多年前,他已临近退休,却牵头开通了北碚区第一条民用的天然气管道,改变了很多老百姓的生活。

带领铺设北碚天然气管道,时隔40多年仍有人记得

初见莫予一,百岁老人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腿脚利索,每天上午,他都会到小区里面遛弯散步,最反感的事,便是有人搀扶。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1)

百岁老人莫予一

莫老在这个位于北碚区的居民区中小有名气,除了声音大,脾气倔,更多老邻居记得的是,这个老人曾带着人打通了北碚的天然气管道。“为老百姓做的事情,或许最能被记住。”谈及老人给子孙们留下的东西,大儿子莫负东说。前些年父亲遇到小区中岁数大些的居民,还有很多人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父亲当年拉通天然气管道的事。只是近些年,很多老人陆续的离开,说的人才少了。这或许就是父亲最引以为豪的东西。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2)

年轻时的莫予一

关于当年的经历,莫老至今有着无比清晰的记忆。结合他的口述以及1997年北碚区政策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北碚文史资料,记者尝试还原当年的那一段故事。

莫予一曾先后担任重庆市北碚区财政科副科长、工业局副局长、工业局局长等多个职务,1978年,莫予一从北碚区工业局调任北碚区天然气办公室主任,开始着手为北碚兴建天然气工程。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3)

当年莫予一的任命书

据资料显示,北碚的天然气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建设工业用气工程,从1978年开始筹建,1980年9月正式通气投产。工业用气工程将输气管道铺至北碚黄桷,为民用气工程奠定基础。1983年4月北碚开始筹建民用气工程,1984年10月黄桷片区居民首先用上了天然气,这是第二阶段。之后,北碚逐步扩大了供气范围,1987年,北碚安装天然气21690户,除北碚中心城区外,燎原、歇马、磨滩、澄江等地的城镇居民基本都用上了天然气。而这,都是莫予一在职期间完成的事。

薪水只要1块钱,不许家人从事天然气相关工作

“管道从嘉陵江底穿过,这是其中最难的部分之一。”莫予一介绍说,穿越嘉陵江的管道工程,是整个气化工程的关键部分。用最简单的话介绍,就是在江底开一个槽,将管道放进去,然后再用石头将管道死死地压在槽中。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4)

莫予一(前右一)在参加劳动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从1983年6月起,莫予一带着团队想办法进行勘测,并委托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院进行设计。

当时,设计部门提出需要提供4个方面14项水文地址资料。于是,莫予一先后到重庆水文总站、四川省交通厅长江上游水利规划办公室、208地质队等多个单位查阅相关资料,但所得到的资料却远远不够。

之后,莫予一带着团队,组织重庆航道工程队、208地质队、水文仪器厂等单位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共20余人,经过十多天奋战,测绘出北碚嘉陵江红园碛穿越线上下各1公里范围内穿越河段地形图、河床断面图、流速分布曲线图及水位、流量及水利坡降等资料,攻克了测绘关。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5)

莫予一(右一)与工程技术人员在北碚天然气管道施工现场

当年12月,莫予一又协调多方力量,奋战17个昼夜在12月18日完成钻孔勘探。1984年3月,管线被顺利地安装到管槽中,随后又顺利地完成了抛石灌浆回填沟槽。在过江管线竣工后,1984年4月2日开始,北碚区开始铺设天然气主支管道,当年11月,黄桷东阳片区一千多户居民先期用上了天然气!

“其实1980年之后,父亲就应当退休了。”莫予一有两个孩子,大儿子莫负东,二儿子莫负民。莫负东介绍说,1978年接手天然气管道铺设的任务时,父亲就即将60岁退休。但实际上在退休之后却一直干到了80年代末。当时的区领导考虑到这个情况,曾询问过父亲,说这种情况应当再给他一份工资。父亲当时的回答是比了一个手指头:“1块钱足矣!”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6)

两个儿子很孝顺经常来陪伴

父亲的这个回答,让兄弟俩印象深刻。但父亲一辈子对于工作的态度,却又让他们毫不意外。

“那时天然气办效益好,很多人都想去。”莫负民说,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曾几次三番地在饭桌上当着全家人的面宣布,家里的所有人,包括亲戚、朋友、熟人,一律休想通过他到天然气单位谋职,更别提牟利。时至今日,家里真就没人从事天然气相关的工作。

50多年少有病痛,曾一年写13万读书笔记

采访莫老之前,记者曾做好了沟通困难的准备,甚至做好了让莫老的后人代替他陈述的准备。但见面后的采访,却出奇的顺利,唯一障碍只有老人听力不太好的问题,在老人的大儿子莫负东的帮助下,开始了交流基本靠吼的沟通。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7)

四世同堂

莫负东说,除了对于工作生活的态度,老人给子女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便是健康。到北碚生活的50多年时间,除了近段时间因为感冒引发咽喉炎咳嗽住院治疗,莫老几乎没有太过严重的病痛。

莫予一自己也总结了一套长寿秘诀。首先是坚持锻炼,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坚持起床前在床上进行“八段锦”健身锻炼,之后又总结出了一套健身按摩法。

另一个诀窍是坚持学习,充实生活,他曾在一年写过超过13万字的学习笔记。

再有就是合理膳食。子女们告诉记者,莫予一老人每周都喝炖鸡汤,每顿都必须有荤菜。拿他自己的话说,荤食和素食、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主食和副食都要搭配着吃,平衡营养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我背不驼、腰不弯,血压血脂血糖三不高是最有力的印证。”

老房子最长寿的老人:他曾牵头铺设北碚第一条民用天然气管道(8)

百岁寿诞上的莫予一老人

在自己的百岁宴上,莫老给自己倒上一小杯白酒,自顾自地小酌起来,这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如今,孙子、孙女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他自己即将踏入百岁老人的“领域”,今天,特别开心!

上游新闻记者 彭光瑞 摄影 冉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