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到底有多大:正在第三次进化
锦江到底有多大:正在第三次进化不是岷江当上主角的河流几千年后将再次因河流焕发新的生机不过这一次
当古蜀王开明九世
徙治成都时
他一定不会想到
这座因水而兴的平原城市
几千年后
将再次因河流焕发新的生机
不过这一次
当上主角的河流
不是岷江
而是锦江
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
从护城河到景观河
这条成都人的“母亲河”
迎来“千年之变”
正经历“第三次转型”
——“生 态 河”
锦江
初 生
两江环抱的护城河
自岷山出山后,经龙门山
岷江在成都平原
织就了四川盆地最稠密的河网
岷江分流后流入成都平原
因水而兴,因水而困
彼时的成都
河道一经淤塞不畅
每至发大水
平原转眼间变成泽国
于是乎
治水英雄们闪亮登场了
先秦蜀守李冰凿离堆
“辟沫水之害,
穿二江成都之中”
排水、引水、泄洪,一步到位
空中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
这二江
一为郫江,一为检江
它们俩流经成都时还有个名字
府河和南河
秦汉时期河道水系(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二江并流”的美景
也被文人墨客记录下来
西汉时,杨雄在《蜀都赋》中称其为
“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
左思同题作赋
“带二江之双流”
从“二江并流”到“两江环抱”
转折点发生在唐代
为了抵御南诏入侵
高骈筑成都府罗城
修建护城河
在郫江上游筑縻枣堰导流
使府河北流东行,在城东折向南行
与南河在合江亭相汇
唐高骈扩筑罗城图(《成都城坊古迹考》)
合江亭 图据成都发布-成都晚报 孙琳
从洞子口到彭山江口镇
延绵二百里的锦江
成为守护成都人的护城河
锦江
整 治
“锦江春色回天地”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当杜甫吟出这一句诗时
锦江之上
“蜀麻吴盐自古通”
河运航道盛极一时
“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琳琅满目的海外商品
让大历十才子卢纶颇为心动
免不了在这里海淘一番
锦江
航运繁盛
小商小贩们自然嗅到商机
蜀锦、蜀绣、蜀笺、蜀酒常常卖断货
到了宋代
“灯、花、蚕、锦、扇、香、
宝、桂、药、酒、梅、桃符”
十二月市也搞得红红火火
“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
想必是一番盛景
十二月市微缩场景
清末青羊宫花会
即便是到了元代
意大利青年马可·波罗站在安顺廊桥上
也不得不慨叹
“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盛者”
上世纪40年代的万里桥 刘孝昌供图
因水而荣,因水而衰
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上世纪70年代
古佛堰改造后
锦江由于水量减少
彻底断航
断的不只是航运
还有水的生态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膨胀
农业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
锦江污染严重
1981年,锦江边的滨江路
1985年
龙江路小学学生给市长写信
呼吁“救救锦江”
为了“濯锦清江万里流”
1994年6月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
是当时的“一号工程”
防洪、治污、安居、绿化、文化、管网
4年的时间
“濯锦江边两岸花”得以实现
望江楼公园
1998年11月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获得了联合国 “人居奖”
《四川日报》报道截图
费孝通写下的“锦江春色回天地”
成了府南河的美丽注脚
摘掉“腐烂河”的帽子
锦江成为了成都地图上一条翡翠项链
锦江
一条河道的精细治理
能洞穿整座城市
治水所下的功夫
转 型
生态价值转化的“生态河”
锦江若仅仅是作为景观河存在
或许难以配得上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文
如何向前迈出一步?
回望历史上的锦江
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锦水濯锦,薛涛制笺,丝管纷纷
……
当人文生态与绿色生态复合后
锦江所承载的内涵也更丰富
锦江
多元的消费场景
美好的生活场景
吸引人们前来,留下
人与河流的不断互动中
激发出的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也将反哺锦江
事实上
作为城市的“母亲河”
锦江正面临的第三次转型
很多大江大河都曾遇到过
比如
横贯伦敦的泰晤士河
两岸林立着伦敦最具意义的地标
是一部流动的英国历史
它曾经历过“乌黑与恶臭”
而现在的泰晤士河
有了赛艇运动
有了长达一月的庆祝泰晤士沿岸文明的节日
建起了135米高的巨型摩天轮“伦敦眼”
可俯瞰沿岸景点
……
泰晤士河
反观锦江的第三次转型
“生态河”
它意味着
要建立更完善的供排净治一体化机制
要建设绿色便利交通体系
要建立企业化运作体制机制
要建立商业化运作体系
每一步
都对应着一个“小目标”
治污、交通、市场、商业
为治理水环境,
成都出台“治水十条”
推行河长制等政策
完善顶层设计
一锤接着一锤敲……
如何一锤一锤敲出一城碧水?答案就在4个“zhi”
只有推进生态价值转化
构建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利用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
让企业和项目更有生命力
才能焕发锦江的新生机
建设锦江绿道,图为太升桥锦江绿道样板段,绿道内植入了潮玩运动、全民健身、艺术、5G智慧灯杆等设施,成为市民休闲、运动好去处,实现了社会效益的转化。
打造新的消费场景,4月25日“夜游锦江”正式试运营,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串联都市休闲、东门集市、闹市禅修、锦官古驿四大片区,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充分展现老成都、蜀都味,也是实现经济效益转化的样本。
夜游锦江,一泓璀璨光影,带你走进历史深处的“千年古都”……
锦江西岸,由政府、企业、居民共同打造的艺术街区大川巷,艺术家们临街作画,游人如织。作为“夜游锦江”项目的重要节点,大川巷经过街区改造、业态调整提升,治理机制探索创新,成为一条主导产业突出、建筑风貌雅致、文化品质鲜明,彰显生活美学、功能有机兼容的新街巷,凸显人文效益的转化。
没想到,这条“快递街”变成了锦江畔最文艺“打卡地”!
成都将继续深入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并以锦江公园为载体,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成都旅游“新地标”。根据规划,锦江公园范围主要涉及北绕城至南绕城之间的锦江共48公里河道及两侧。(成都发布-成都晚报 王欢 摄)
锦江公园来了!48公里滨江水岸12大景,31个网红打卡点……
锦江公园一带、一核、十二景区总体结构
锦江公园范围含括了绕城高速内的锦江段,河道共长48公里,涉及郫都区、金牛区、 成华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 高新区7个区。
核心区为“锦江中央公园”,范围为锦江公园中的两江环抱区域及望江公园段,河道长17.6公里, 涉及成华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5个区。该区域是锦江公园中代表性最强、关注度最高、资源点最密的区域。
来,高清效果图
马上走一波
童鞋们感受一下
▼
正如克利夫·芒福汀所认为的
水与绿色的再生
也将造就城市的再生
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的锦江
必将成为成都城市建设“千年之变”的
点睛之笔
来源 | 红星新闻 周霖
部分内容综合 成都发布
编辑 | 超可爱的欢哥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