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赫鲁晓夫做了什么?赫鲁晓夫经历过一次

赫鲁晓夫做了什么?赫鲁晓夫经历过一次为了在会议上打掉莫洛托夫等人,赫鲁晓夫运用专机把自己任命委员全部运到莫斯科。而且在会上有一个人物帮了赫鲁晓夫的忙,此人就是朱可夫。在会上作为军方的委员,朱可夫直接指责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人在斯大林时期犯下的错误。在这次会议上,支持赫鲁晓夫的人最多,最终莫洛托夫等人失败。随后赫鲁晓夫下令把把莫洛托夫等人逐出苏共领导层。莫洛托夫最后到蒙古当大使,其他人也全部降职远调。由于反对派人太多,一时间让赫鲁晓夫陷入不利境地,当时只有他和米高扬。赫鲁晓夫有办法,他让会议拖到第二天。第二天后,赫鲁晓夫就有办法,因为他是苏共领导人,建议召开苏共全体会议。赫鲁晓夫发表“秘密讲话”后,就把苏东阵营的思想搞乱了。当时东欧也发生骚乱,而赫鲁晓夫却强硬的进行镇压,让赫鲁晓夫名声严重受损。对于赫鲁晓夫的做法,本来对他有意见的反对派就开始运作搞垮赫鲁晓夫了。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

苏联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很多,但赫鲁晓夫是一个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人物。之所以说赫鲁晓夫是争议最大人物,有人赞美他,也有人贬损他。但没有赫鲁晓夫绝对没有苏联解体,这两者有着必然联系。

赫鲁晓夫做了什么?赫鲁晓夫经历过一次(1)

赫鲁晓夫执政时间虽然短,但此人却一直被称为一个很有手腕的人物。他能在斯大林病逝后,在众多接班人能取得权力,靠的就是手腕,运气成分很少。在苏联当高官没有一定手腕,根本无法生存,很可能被清算出局。

1964年,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发动“宫廷政变”搞下台。这里所说的宫廷政变,主要是苏联内部以会议形式就能把执政者拉下马,这是苏联规则。不过赫鲁晓夫之前还有一次也险些被拉下马,为何赫鲁晓夫第一次成功,却在第二次失败了呢?

① 第一次成功是必然

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被历史界称之为“宫廷政变”,其实在这一次的7年前,也就是1957年,赫鲁晓夫也险些被拉下马。这次“政变”很少提及,赫鲁晓夫又是如何过关的呢?

赫鲁晓夫发表“秘密讲话”后,就把苏东阵营的思想搞乱了。当时东欧也发生骚乱,而赫鲁晓夫却强硬的进行镇压,让赫鲁晓夫名声严重受损。

对于赫鲁晓夫的做法,本来对他有意见的反对派就开始运作搞垮赫鲁晓夫了。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季米特里·谢皮洛夫(此人与赫鲁晓夫关系不错,现在证明最知己的不可能是最可靠的),6个人密谋准备利用苏联会议把赫鲁晓夫搞下台。

赫鲁晓夫做了什么?赫鲁晓夫经历过一次(2)

1957年6月18日,布尔加宁向赫鲁晓夫汇报,希望他参加苏联部长委员会会议。其实这个会议不是党内会。但赫鲁晓夫不知其中底细,就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向赫鲁晓夫进行批评和指责。当时就把赫鲁晓夫弄蒙了,他看出这次会议矛头指向自己,而且都是被其打压的人,像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

由于反对派人太多,一时间让赫鲁晓夫陷入不利境地,当时只有他和米高扬。赫鲁晓夫有办法,他让会议拖到第二天。第二天后,赫鲁晓夫就有办法,因为他是苏共领导人,建议召开苏共全体会议。

为了在会议上打掉莫洛托夫等人,赫鲁晓夫运用专机把自己任命委员全部运到莫斯科。而且在会上有一个人物帮了赫鲁晓夫的忙,此人就是朱可夫。在会上作为军方的委员,朱可夫直接指责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人在斯大林时期犯下的错误。在这次会议上,支持赫鲁晓夫的人最多,最终莫洛托夫等人失败。随后赫鲁晓夫下令把把莫洛托夫等人逐出苏共领导层。莫洛托夫最后到蒙古当大使,其他人也全部降职远调。

赫鲁晓夫做了什么?赫鲁晓夫经历过一次(3)

如果赫鲁晓夫不拖延会议时间,不拿出苏共规则来,他的处境很危险,有可能被罢免。不过以赫鲁晓夫当时地位,他不可能被赶下台,因为他否定了斯大林,任用了一批被迫害官员,让其声望很高。

② 第二次失败也是必然

但7年后,赫鲁晓夫就没有这样幸运了。赫鲁晓夫最败笔就是“古巴导弹危机”,正是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让美国看到了苏联的底牌,最终苏联在与美国对峙中以主动撤出导弹而尴尬收场。

赫鲁晓夫这一做法,让苏联丢了脸面。此时反对他的人再次聚在一起,准备把他弄下台。像勃列日涅夫等人本来都是赫鲁晓夫一手提拔上来的,但赫鲁晓夫却不知道,他们已经结成了反对赫鲁晓夫的联盟。

1964年10月14日,赫鲁晓夫到克里米亚度假,此时身在莫斯科的勃列日涅夫宣布政变,而且正在度假的赫鲁晓夫身边的警卫人员也撤换,而且莫斯科通知赫鲁晓夫回去开会。

赫鲁晓夫做了什么?赫鲁晓夫经历过一次(4)

赫鲁晓夫已经意识到要发生事情了,但他又不得不回去。赫鲁晓夫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但他太过自信,没想到是信赖的勃列日涅夫对其下手。如果那时有手机,赫鲁晓夫用手机或许能成功。

在会议上,勃列日涅夫等人迅速宣布赫鲁晓夫退休,但赫鲁晓夫有过上次经验,他还想以拖延之术召开全会,但勃列日涅夫并没有给他机会。

③ 两次留下的沉思

赫鲁晓夫经历两次政变,苏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是斯大林带来的,斯大林死前没有明确谁是接班人,这为后来苏联内部争权埋下隐患。虽然赫鲁晓夫上台了,但在外界眼里,他是靠“政变”才取得权力,否则马林科夫就接班了。赫鲁晓夫上台后,由于他对斯大林有意见,迅速抛弃斯大林,又为苏联内部政变带来条件。

有人说赫鲁晓夫政变,是赫鲁晓夫造成的,也有一定道理。赫鲁晓夫无论接任最高领导人,还是抛出“秘密报告”,并不被苏联核心层认可。这就给苏联一些人造成了假象,他们认为谁都可以发动“政变”而当元首。

赫鲁晓夫做了什么?赫鲁晓夫经历过一次(5)

另外,赫鲁晓夫经历两次政变,与他错误的施政有关。虽然赫鲁晓夫也对苏联进行了改革,但没有改到点上。他没有在巩固权力方面想办法。苏联体制本身就有缺陷,被一些人利用后,谁当领导人也不保险。勃列日涅夫虽然无能,但确保了地位稳固,居然干到死。

当然,赫鲁晓夫下台也告诉我们,最信任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忠诚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