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1932年以什么成名?苑枫臧克家有的人死了
臧克家1932年以什么成名?苑枫臧克家有的人死了读罢范仲淹,自然就联想起我们的周恩来总理,按宋朝官制就等同于宰相。何其相似啊!周总理从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谓立志相同。1917年为救国立志,东渡日本,有诗为证:“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可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20年又远赴欧洲,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一生致力革命,一心为公,心系人民,全力全身心地报效国家,矢志不渝。直至病逝弥留之际,仍嘱托国事于病榻。不仅如此,他的勤俭一生,更见廉洁:就说临终存款只有几元钱,就连丧葬衣服都不买新的,令人流泪不禁。他的侄女入伍了,他坚持让其下乡锻炼,到贫困地区劳动,一生不为自己谋一点点私利。堪称中华为人范例,后世公仆丰碑。直到邓颖超临终时存款也只有5709.80元,加上周恩来的一共11146.95元,全部交了党费。这才是当代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一生。自然比范仲淹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子女们看在眼里记在
文/苑枫 图/王炜
今天又一次翻阅范仲淹的故事,反复寻思,百读不厌。觉得简略复述复述也许不无好处?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老故事,谁不知道呀!何必多此一举呢。我道觉得老笑话说得好:四门贴告示,还有没看到的呢。好事多说不会怪罪吧?这里只讲两点,一曰:少年立志,心想事成,二曰:廉洁奉公,为国为民。
书载范仲淹自幼好学,勤奋苦读,少有大志。约十岁左右(约公元1000年),在街上见到一位算命先生,听说会相面,他好奇地走上前去问道:“先生,请你帮我相相面,我有没有当宰相的面相?”先生一怔,哦,诧异道:“你小小年纪,就想当宰相?孩子,口气不小啊!”
范仲淹也觉得不好意思,心想也是,甘罗做宰相是12岁,我还不到呢,于是就改口说:“那请您再看看,我以后可不可以当医生?”
算命先生愈加好奇,就问“你为什么选这么两个志愿呢?”范仲淹一本正经地回答:“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世救人啊。”算命先生觉得这小孩人小心不小,应了那句老话:有志不在年高。有些不同凡俗啊!他心生爱意,觉得万万不能因为我的一句话熄灭小孩的心灵之火,便郑重且有点鼓励的语气感叹说:“你小小年纪,有这样的心意,我想你将来一定能成为良医良相。因为古人说过有志者事竟成么”。这看似几句激励的话,更加激活了小小心灵的动力,奋力读书科考。后来,范仲淹果然成为北宋仁宗皇帝的宰相。堪为少年立志,心想事成的先例啊!
书中编载:范仲淹当了宰相,体察民间疾苦,他拿出自己的一些俸禄,买了一千亩田,称之为“义田”,给贫困无田者耕种,以救济穷困的人家。对于当地的穷人,凡是有嫁娶、亡故安葬等有困难的,他都拿钱给予补贴。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子,请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看后连连称赞这屋子风水好。入住者的后代必定位列公卿。范仲淹一听,心想,我一家住只为自己孩子,不如让众多家后生都能入住,都能贤达显贵,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岂不更有益呢?于是竟然把这房子改作学堂。果其不然,相传八百多年来,苏州在此屋读书的学子中,出了三四百个进士,几十个状元。也因此范仲淹心系家国的捐屋抉择,为民义举的佳话流传千古,世代颂扬。
他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子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一次范仲淹让儿子范纯仁押解500斗麦子回苏州老家,路上遇上父亲的故友,交谈中得之他家境十分贫寒,就连其父母安葬、女儿嫁娶都困惑得没有着落,这时他想到自己父亲一生义举,忧国忧民,更何况是父亲当年的老友呢?于是毅然卖掉全部粮食,以之资助,觉得还不够用,干脆又卖掉航船,倾囊相送。范仲淹听到儿子的义举,非常满意。可见父子同心,宅心仁厚。有其父必有其子,堪称古今官场老少两代,尤其是官二代的楷模。范仲淹一生“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可圈可点,可赞。
读罢范仲淹,自然就联想起我们的周恩来总理,按宋朝官制就等同于宰相。何其相似啊!周总理从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谓立志相同。1917年为救国立志,东渡日本,有诗为证:“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可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20年又远赴欧洲,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一生致力革命,一心为公,心系人民,全力全身心地报效国家,矢志不渝。直至病逝弥留之际,仍嘱托国事于病榻。不仅如此,他的勤俭一生,更见廉洁:就说临终存款只有几元钱,就连丧葬衣服都不买新的,令人流泪不禁。他的侄女入伍了,他坚持让其下乡锻炼,到贫困地区劳动,一生不为自己谋一点点私利。堪称中华为人范例,后世公仆丰碑。直到邓颖超临终时存款也只有5709.80元,加上周恩来的一共11146.95元,全部交了党费。这才是当代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一生。自然比范仲淹有过之而无不及。
顺便联想起毛泽东主席一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就此说几句。他少有大志,1906年,13岁的毛泽东读私塾,有天井诗为证:《五古·吟天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老师毛宇居听了惊叹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略定此生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成大器!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 17岁的毛泽东目睹国势衰败,终于不能再安于自身。毅然离开家乡读书救国,如《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伟志,才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作为,终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业大成。这又何尝不是心怀天下,创造历史,前无古人的立志更新版呢?
另据他的生活秘书吴连登讲述:主席一生创伟业,立廉洁奉公之范例。直至逝世后,他的个人存款只有500元,加上稿费124万元,按遗嘱一并交给国家,没给孩子留一分。伟人风范!
朱德元帅戎马一生,少年读书,后来读云南讲武堂,北伐护法战功赫赫,荣升旅长,月薪200大洋直至有军阀给2000大洋,但他不为所动,毅然去欧洲,为救国而求索,志向可谓大矣!回国后参加南昌起义,撑起中国革命军队的八一大旗。不被任何利诱动摇革命决心。逝世后也只有2万元钱,按他自己遗嘱全数交了党费。高尚丰碑呀!世人敬仰啊!
就连全世界许多国家,联合国都为周总理下半旗,以示追念。他们的品格,为人无可挑剔。他们的事业伟大,无人可及。国人,同事敬服,一些敌对国家元首都公开称道,敬仰有嘉。
古有心忧天下的宰相范仲淹,流芳百世;今有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及伟人毛泽东、朱德万古长存。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永远的活着……活在人们的心里。
作者/苑枫
作者简介:
苑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出版《晚风集》《枫叶集》两部文集,在二十几家报刊杂志发表过八百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