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什么你的个人隐私价值超1000万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什么你的个人隐私价值超1000万(1)信贷场景2、多场景应用潜在价值1、信息采集:获客成本价值当前各行各业通过各种活动促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也就是获客成本,获客成本高的原因是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提升,很多过去的营销获客手段已经被使用过,消费者不再被蝇头小利打动。以电商为例,过去获客成本0.5元至1元左右,现在最低也要30元起。但是这也只是获客成本,对比用户信息营销潜在价值还只是冰山一角。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什么你的个人隐私价值超1000万(1)

你知道你的个人信息价值可能超过1000万了吗?也许你很难相信,我们先不下结论,我们先看一组节点报道数据:

“有道获客成本已经由2018年的331元/人提高到2020年的1287元/人,3年时间翻了近4倍。”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用户的获客成本已超过千元,但是企业是要从我们这里赚钱的,价值肯定是成倍数的,因此,我们的价值肯定是远超1000元的,但是能否超1000万呢?看似不可能的背后,然我们用数据道来。

个人信息价值超1000万的原因

1、信息采集:获客成本价值

当前各行各业通过各种活动促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也就是获客成本,获客成本高的原因是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提升,很多过去的营销获客手段已经被使用过,消费者不再被蝇头小利打动。

以电商为例,过去获客成本0.5元至1元左右,现在最低也要30元起。但是这也只是获客成本,对比用户信息营销潜在价值还只是冰山一角。

2、多场景应用潜在价值

(1)信贷场景

当今社会个人信贷已经非常普遍,一个人可以通过信用评估,在多个平台重复借贷,我们通过表格汇总各个借贷平台的利率对比如下:

序号

平台

日利率

万元日利息

年利率

万元年总利息

1

支付宝借呗

3.5%

3.5元

12.8%

737

2

微信-微粒贷

2.5%

2.5元

9.1%

501

3

京东-金条借款

3%

3元

11%

603

4

百度-度小满

5.5%

5.5元

19.8%

1105

5

苏宁-任性贷

4.9%

4.9元

18%

1000

6

建行-快贷

1.3%

1.3元

4.8%

262

可见,看似利率很低,其实年利率非常高,要知道我们日常定期理财或者基金有5%就很不错了,现在各平台贷款基本都在10%左右,一旦借贷超过10万元,一年就是近1万。

很多年轻人有提前消费的习惯,养成了以贷养贷的习惯,从刚毕业可能连续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付出的利息超10几万而不自知,并且持续提前消费并未改善。甚至被套路贷将更危险,比如: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什么你的个人隐私价值超1000万(2)

希望大家可以更正确的心态面对信贷。

(2)欺诈场景

很多个人信息被获取后,有一部分贪心且风险意识不强的群体容易被欺诈,欺诈团体通过你的个人信息,对你发动各种欺诈手段:

序号

类型

欺诈说明

1

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

通过伪装成银行、电子商务等网站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隐私的骗局

2

仿冒身份欺诈

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

3

购物类欺诈

通过以各种虚假优惠信息、客服退款、虚假网店实施欺诈

4

利诱类欺诈

以各种锈惑性的中奖信息、奖励、高額蘄资吸引用户进行诈骗

针对欺诈的群体被骗的金额就无法估量了,少则几万,多则百万都有的。希望我们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信息,避免被欺诈。

(3)营销场景

相信大家经常会收到买车、买房、找工作的营销电话,手机、电脑、家电等促销链接或者短信,这就是我们的个人信息被获取后,被企业用来主动营销。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什么你的个人隐私价值超1000万(3)

不要小看这种营销,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收到此类电话和营销,其实都是经过一定的分析后的精准客户,证明我们大部分是有需要的,甚至可能是刚需,很多时候我们是会考虑进行购买的,一旦购买,对其来说我们的价值都是几十万到100万及的。

如果你觉得仅仅只是这样就算完了,那你就太天真了。

对于一些有大量个人信息的企业,还会对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营销:

  • 重复营销:通过我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不断的产生复购,我们似乎被监控,一旦某个商品到了替换时期,马上会被推动复购。
  • 关联营销:企业会通过我们的信息尽可能的去关联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进行再次的分析后,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营销。
  • 传播推广:相信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有参加过某平台的团购,或者砍价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让我们进一步帮助传播到我们的亲友,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免费推广

个人的深度层次营销的价值可能是我们个人本身价值的数倍不止,有的人朋友圈身价不菲,如果通过重复、关联、传播营销,可想而知会产生多大的价值。

个人信息安全人人有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为什么你的个人隐私价值超1000万(4)

国家已经开始对个人信息保护已经开始推动落地了,针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保护都会管制,相信我们的个人信息会得到更多保护和更好的使用,将来可以更好的防止更多的人被恶意欺诈、营销。

虽然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会伴随着风险,信息安全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人人有责,因此,我们应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处,主动的用法律保护我们的权益,不要贪图眼前小利。

总结

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个人信息的价值,也许在你自己看来价值不高,但是一旦被企业或者恶意的人利用, 价值无法估量,超过1000万也并非不可能。

让我们更好的管理我们自己的个人信息:

  1. 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授权
  2. 不随意推动亲友公开信息
  3. 不轻信各种不正当营销

相信未来再在不断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宣导和推动下,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一定会更好,将来被恶意欺诈的概率会更好,被使用在便民的领域会更多。

个人信息安全人人有责!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