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声谷三期规划:合肥高新区重磅利好
合肥声谷三期规划:合肥高新区重磅利好1、支持企业技术创新1、支持中国声谷发展创新政策中国声谷是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截至去年底,中国声谷实现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毫无疑问,这份文件的出台,对于高新区、对于合肥,都将是未来发展的极大利好和时代契机!另外,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于日前发布了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和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刚刚,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重磅文件,点名支持建设中国声谷。合肥高新区发展迎来超级风口、时代机遇!
1
国家点名建设中国声谷,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7月22日,新华网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重磅文件当中,点名支持建设中国声谷!
中国声谷是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截至去年底,中国声谷实现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
毫无疑问,这份文件的出台,对于高新区、对于合肥,都将是未来发展的极大利好和时代契机!
另外,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于日前发布了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和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1、支持中国声谷发展创新政策
1、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2、支持初创企业发展
3、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4、支持产品推广应用
5、支持人才培养和引进
6、支持产业聚集发展
7、支持对外宣传推介
8、放大政府资金效应
9、强化其他要素支持
10、健全体制机制和监督考核
并且,在支持各创新企业建立、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资金补助、奖励和政策惠利,最高可达3000万!
2、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
根据计划,中国声谷未来三年将要达成以下总体目标:
1、到2023年,中国声谷年营业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入园企业1500—2000户。
2、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3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0家,上市公司5家。
3、企业研发上市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创新产品达到4000项,形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国产计算机年产200万台生产能力。
4、进一步完善中国声谷“1 N”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产业地标取得明显成效。
而在任务的细则中,文件也做了详细的分解,包括核心技术创新,团队、人才的建立和引进,产品研发,招商、融资等资金支持,还有诸多的政策支持,甚至还有进一步的媒介宣传,搭建产业交流平台等,真可谓全方位的保障!
可以说,未来三年,围绕中国声谷开展的三年计划实施,以及来自中央的大力支持,高新区在区域建设、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等方面,必将开启新一轮的迅猛大发展时期!
2
5年后,高新发展翻天覆地!
来自国家和省政府的鼎力支持,高新区价值正在暴涨!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已正式印发。
未来5年,高新翻天覆地大变化!
图/来源于摄图网
· 01、5年后,高新更强
“十四五”期间,
高新区发展规模将再上新台阶。
力争到2025年,GDP达2000亿元,
年均增长12.6%,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
图/来源于摄图网
· 02、5年后,高新名校全覆盖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实现“名校”全覆盖,教育机构达84家。
来源:摄图网
·03、 5年后,高新企业破10万家
“十四五”期间,
企业总数将达10万家,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
瞪羚(培育)企业突破2000家,
上市企业突破60家。
图/来源于摄图网
· 04、5年后,高新参与全球科技竞争
到2035年,
高新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成为代表中国
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战略支点,
走出一条体现合肥特色的
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范式
实现从国内领跑到世界一流。
· 05、高新5分钟生活圈
合肥高新区将丰富城市新内涵,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示范区。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构建“一心、两轴、五区、三组团、一新区”
的“12531”空间格局,
构建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
图/来源于摄图网
· 06、都市级商圈
高新区还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都市级商圈,
拓展夜间消费、假日消费、健康消费等。
图/来源于摄图网
· 07、与阿里云共建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建设功能性社区、未来社区,
并建设合肥城市交通超脑 3.0、
阿里云 AI 新基建与城市大脑等。
图/来源于摄图网
· 08、打造国家绿色发展标杆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得到49.8%,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构建“一山、一河、两湖、六廊、多园”生态空间格局,
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园区。
· 09、高新区四区联动
“十四五”期间,
高新区深入实施“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的“四区联动”战略。
图/来源于摄图网
3
高新20大好消息集中爆发!
高新的热度一大原因
还是因为发展潜力。
2021年,
高新的交通、娱乐、生活、城建...
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地铁4号线西段即将通车
地铁4号线
全线覆盖高新、政务、包河、新站等区域
2021年,合肥将做好
地铁4号线初期运营评估工作
地铁6号线一期
6号线一期起于丰乐河路站
主要沿蜀山大道、玉兰大道、望江西路
望江东路、太湖路、尧渡河路、高亮路
钟油坊路、和平路等道路敷设
新建车站17座
地铁7号线
7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起于松林路站,止于天津路站
二期工程大概率从白莲岩路站到芙蓉路站
合肥第四座银泰城即将开业
合肥第四座银泰
位于高新区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口
目前正在建设中
未来将是合肥西部群众的购物天堂
汇景城市中心商业
位于望江西路与创新大道交汇处
36.7万方全业态城市综合体将要来
汇聚万豪五星酒店、家庭生活主题购物乐园
行政级私人酒店、国际甲级写字楼集群等
图/来源于摄图网
合肥市科技馆新馆
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
正在建设中
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米
位于高新区石莲路与彩虹路交口
全国前列的妇幼保健院
省妇幼保健院西院
总建筑面积超过19万平方米
能满足日门诊量5000人次
年住院量达5万人次
此外还将建成
全省最大的公立医院产妇产后康复中心
原始创新核心区
蜀西湖南侧
量子创新院附近规划原始创新核心区
依托量子创新研究院、类脑工程实验室、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平台
开展量子信息、类脑科学、靶向治疗
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高端研发创新区
蜀西湖东侧
规划高端研发创新区
依托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
等协同创新平台
科大讯飞、美亚光电、国盾量子等高科技企业
在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器械
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产业加大研发突破
推进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品化、产业化。
图/来源于微博@阿木啊啊啊啊
新经济产业孵化
蜀西湖西南角一大片区域
是新经济产业孵化区
布局了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中安创谷等,
以及四创电子等重点企业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网络信息安全
光伏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新经济产业集群
高端汽车及零部件聚集区
蜀西湖北侧
大别山路附近是高端汽车及零部件聚集区
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创新园
安徽(合肥)侨梦苑
依托大陆马牌轮胎、长安汽车等重点企业
重点发展汽车及核心零部件
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
以创新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
定位国际化社区
北雁湖片区将被打造国际化社区
建设山水人文的共享客厅
产城融合的创享小镇、国际品质的梦想家园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人居环境将更加优越。
图/来源于摄图网
21.7平方公里片区规划
北雁湖21.7平方公里片区
启动全新规划建设,规划招标已经完成
将对标国际一流复合园区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国际医院要来
柏堰湖(北雁湖)周边
规划建设国际医院
北雁湖公园
北雁湖公园,合肥一处集涵养林与湿地
为一体的滨水生态公园
占地面积约159万平方米
北雁湖总体方案公布
环北雁湖规划建设一批大项目
包括商业街、线性公园、图书馆、滨湖剧场
商业综合体、商住混合街区、商业水街、
文创园、露天剧场、柏堰湖公园...
北雁湖南侧
沿湖建设一条欧洲国际风情酒吧街
文化体育场馆等
图/来源于摄图网
西南侧重点建设国际高端住宅区
西侧主要有生态廊道、国际学校、住宅
东侧主要是历史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产业空间
东北方向,围绕地铁4号线和6号线站点
造商业中心城市综合体
一个生态宜居的产城融合示范区雏形已现
北雁湖教育发展
早先北雁湖教育配套规划出炉,
8所学校要来。
一是在香樟大道与长安路交口西南角处
约200亩用地上
规划学前教育与中小学
并对园区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合理整合
二是在明珠大道与香蒲路交口
中海岭湖湾小区内
开发商代建包括学前教育及小学
解决园区西边日益增加的入学人数
三是在柏堰湖以北
规划与高新区共同引进
优质高校资源发展学前教育与中小学
缓解目前柏堰湖周边入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