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也谈因材施教与

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也谈因材施教与“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态度。孔子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细心观察与了解上。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样,所以你对孩子要观其言行,并分析其言行产生的根源。用心中的大爱,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从而走入孩子心中隐蔽的一角,使孩子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更使孩子的人格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这样必然就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因材施教就是要。相反,分层教学不是以学生天赋秉性与智能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细致的教育,而是通过考试,按照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排序,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不同水平的班组,即所谓的快班和慢班,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一方面势必会泯灭学生某一方面的天赋智能,使得孩子身上原本存在的发展潜能得不到激发;一方面还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使差的班或组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还对学校或教师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就挫伤了孩子学

文/齐泽宏

“因材施教”一词并非出自孔子之口,而是后人对其教育思想的提炼总结。《论语·先进篇》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后来,人们简称为“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也谈因材施教与(1)

“因材施教”的真义是什么?这关键在对“材”的理解上。“材”即资质、禀赋。从上文看,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回答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两个学生的秉性不一样,如《先进篇》中:冉有谦让,所以让他去做,要激励他;而子路好勇的,因此就要“退之”,以中和他的暴性。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针对学生的秉性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深入细致的教育,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每个孩子的成长。

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也谈因材施教与(2)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通过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但这些智能并不是平均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不同的人有强势智能有弱势智能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并且,除了极个别的天才以外,人们所蕴含的发展潜能是差不多的。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就是要针对不同孩子存在的优势智能来挖掘、激发他的潜能,避其所短,扬其所长。

“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态度。孔子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细心观察与了解上。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样,所以你对孩子要观其言行,并分析其言行产生的根源。用心中的大爱,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从而走入孩子心中隐蔽的一角,使孩子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更使孩子的人格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这样必然就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因材施教就是要。

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也谈因材施教与(3)

相反,分层教学不是以学生天赋秉性与智能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细致的教育,而是通过考试,按照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排序,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不同水平的班组,即所谓的快班和慢班,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一方面势必会泯灭学生某一方面的天赋智能,使得孩子身上原本存在的发展潜能得不到激发;一方面还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使差的班或组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还对学校或教师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就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消极的人生观,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差距的扩大。

分层教学用标准化的办法、批量生产的方法像工厂生产商品一样去培养孩子,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泯灭了孩子潜在的智能,不是因材施教。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就是为各类学生搭建个性发展的平台,用多样化的教育去适应孩子的天赋秉性与智能特点,把每个孩子蕴藏的潜能变为发展的现实,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也谈因材施教与(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