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中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波特从很多经典作品中汲取灵感)
哈利波特中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波特从很多经典作品中汲取灵感)对比之后不难发现,这两个角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采访中,罗琳也承认,哈利·波特与《石中剑》有关联,称呼《石中剑》中的男主亚瑟(他在成为亚瑟王之前叫Wart/华特)为哈利·波特的“精神上的先辈”(spiritual ancestor)。不过,我们今天要提到的这位对罗琳创作《哈利·波特》影响较大的作家,大家可能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T.H.怀特(T.H.White)但说到他的代表作,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经典的儿童文学《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根据My London网的报道,如果没有怀特所写的梅林和年轻亚瑟王的故事,就可能不会有邓布利多和哈利·波特的故事了。
J.K.罗琳在写《哈利·波特》的故事时,从很多经典的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
例如,小说中很多角色的名字都是取自于经典名著中的人物。
赫敏这个名字,就是来自于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冬天的故事》中的角色。费尔奇的猫洛丽丝夫人,则是取自简·奥斯汀的小说《曼德菲尔德庄园》中的诺里斯太太(Mr. Norris)。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过,我们今天要提到的这位对罗琳创作《哈利·波特》影响较大的作家,大家可能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T.H.怀特(T.H.White)
但说到他的代表作,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经典的儿童文学《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
根据My London网的报道,如果没有怀特所写的梅林和年轻亚瑟王的故事,就可能不会有邓布利多和哈利·波特的故事了。
在采访中,罗琳也承认,哈利·波特与《石中剑》有关联,称呼《石中剑》中的男主亚瑟(他在成为亚瑟王之前叫Wart/华特)为哈利·波特的“精神上的先辈”(spiritual ancestor)。
对比之后不难发现,这两个角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和哈利·波特一样,当华特拔出插在石头上的魔法宝剑,证明自己就是亚瑟王时,就注定了他要担负起更多重任。
这两个少年的童年过得都不太幸福。哈利从小失去父母,寄人篱下;华特则是个地位低下的侍从,住在一个和霍格沃茨完全不一样的城堡里。
他们都遇到了一位白胡子巫师,睿智而神秘。
梅林和阿不思·邓布利多分别成为了华特和哈利的导师。他们都是实力强大的巫师,都有一只鸟作为宠物,不同的是,梅林的宠物是只猫头鹰,而邓布利多的是一只凤凰。
当然,早在《石中剑》出版前,亚瑟王的故事就已经流传了几百年。而T.H.怀特也是这位传奇君主的粉丝,所以,他才会受其启发,于1938年创作了《石中剑》,并与另外几本他创作的小说合集成著名的“永恒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系列。
对于很多西方的孩子来说,他们第一次接触亚瑟王的故事就是通过读《石中剑》,因而,小华特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1963年的时候,迪斯尼将《石中剑》搬上了大荧幕,让这部书的影响力更上了一个level。
在《哈利·波特》中就有不少向《石中剑》致敬的桥段,例如《魔法石》中,哈利发现了梅林的巧克力蛙卡片;《密室》中,哈利从分院帽中拔出格兰芬多宝剑,等等。
《哈利·波特》系列很像是西方经典文学的一块敲门砖,通过魔法世界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尤其是年轻的书迷们,了解到更多西方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