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1938年,贺庆积与359旅战友合影于山西灵丘县。左起:左齐、刘转连、贺庆积、郭鹏。 1936年7月,红2、6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组成红二方面军。原随四方面军行动的刘伯承随二方面军行动。过草地时,红17师几次遇到敌骑兵的袭扰,刘伯承向贺庆积和部队传授打骑兵的战术和经验,击溃了敌骑兵。到达甘宁边界,刘伯承和随营学校队伍在山谷遭敌机空袭。贺庆积一边指挥部队继续顶住敌军的进攻,一边组织火力对空射击,掩护刘伯承通过了山谷地带。刘伯承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今天要不是你们行动果断,压住了敌人,部队损失就大了。” 1936年1月5日,红2、6军团长征至湘黔边,与敌16师的一个旅交火,一直打到6日凌晨3时。时敌19、63师压了过来,贺庆积奉命率51团从敌左翼突入敌纵深,给敌16师以重创。敌暗中派出一个便衣队偷袭51团指挥所,一便衣扑向贺庆积,抓住他的帽子,贺转身挥拳将其打倒,抽身冲出指挥所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1)

文/梅兴无

贺庆积少将:攻夺长春左眼球被炸掉。“四仗升四级”,一年时间由团参谋升为师长。黑山阻击战威名远扬

贺庆积(1909—1998),江西永新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 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连指导员、营长、团长、师长,八路军团长、旅参谋长,野战军旅长、师长,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5年5月,贺庆积被任命为红6军团51团1营营长。6月12日,红2、6军团在鄂西忠堡与敌41师激战,两天未能攻下敌人阵地。仗打到第3天,贺庆积大喝一声:“排以上干部集合!”下令各连只留一名主官,其余42名排以上干部组成敢死队,像猛虎下山一样扑向敌阵,后续部队及时跟进,将敌人包了饺子,活捉了张振汉。王震称赞贺庆积“要哪个山头就拿下哪个山头”。战后,贺庆积被提升为51团参谋长。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2)

忠堡战后,红军包围湘西龙山县城长达35天,以制造新的打援战机。7月28日,红17师师长苏杰牺牲,51团团长吴正卿接任师长,贺庆积任51团团长。上任仅仅5天,贺庆积就率部参加了板栗园伏击战,冒着敌人的炮火快速穿过福田谷地,攻占南山,协同兄弟部队将敌85师大部歼灭,又率先向敌师长谢彬残部占领的土围子发起攻击,谢彬钻到一处阴沟继续顽抗,被当场击毙。红6军团长萧克赞扬贺庆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1936年1月5日,红2、6军团长征至湘黔边,与敌16师的一个旅交火,一直打到6日凌晨3时。时敌19、63师压了过来,贺庆积奉命率51团从敌左翼突入敌纵深,给敌16师以重创。敌暗中派出一个便衣队偷袭51团指挥所,一便衣扑向贺庆积,抓住他的帽子,贺转身挥拳将其打倒,抽身冲出指挥所,一边用驳壳枪还击,一边迅速后撤。脱险后,他继续指挥部队夺回了被敌人攻占的山头,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贺龙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打得勇敢,打得坚决!”

2月,红军长征抵达贵州黔、大、毕地区,2月10日,在打鼓新场战斗中,红17师师长吴正卿牺牲。萧克直接指挥17师在大定将军山一带阻击敌人,2月21日对敌13师先头部队的两个营形成三面包围之势,贺庆积团占领杨梅坡高地后,分出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敌人侧后,截断了敌人的退路,将这股敌人全歼。随后几天,贺庆积死守将军山阵地,打退敌几个团的轮番进攻,迟滞了敌人的行动,为红军全部撤出黔、大、毕,准备新的战略转移赢得了时间。将军山战斗后,军团部命令17师参谋长刘转连任17师师长,贺庆积升任17师参谋长。

1936年4月,红2、6军团渡过金沙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6月25日 ,6军团在甘孜普玉隆新组建模范师,刘转连调任模范师师长,贺庆积升任17师师长。刘转连半开玩笑地对贺庆积说:“你是四仗升四级!”

1936年7月,红2、6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组成红二方面军。原随四方面军行动的刘伯承随二方面军行动。过草地时,红17师几次遇到敌骑兵的袭扰,刘伯承向贺庆积和部队传授打骑兵的战术和经验,击溃了敌骑兵。到达甘宁边界,刘伯承和随营学校队伍在山谷遭敌机空袭。贺庆积一边指挥部队继续顶住敌军的进攻,一边组织火力对空射击,掩护刘伯承通过了山谷地带。刘伯承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今天要不是你们行动果断,压住了敌人,部队损失就大了。”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3)

◆1938年,贺庆积与359旅战友合影于山西灵丘县。左起:左齐、刘转连、贺庆积、郭鹏。

1938年10月,任359旅719团团长的贺庆积率部在邵家庄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28日上午10点,日军13辆车驶进贺团设伏的布雷区,地雷炸翻第一辆汽车,后面的车有的起了火,有的碰撞在一起。贺庆积命令轻重机枪一起猛烈射击,密集投掷手榴弹,打得敌人血肉横飞,死伤惨重。1营教导员彭清云一枪击伤日军少将旅团长常冈宽治,日军乱作一团。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共歼敌300余名。719团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通令嘉奖。

1946年初,贺庆积任东满军区23旅旅长。4月,东满军区分兵三路攻夺长春,贺庆积指挥南路纵队3个团,经过5昼夜的激战,攻占了火车站、市府大楼等要地,与其他两个纵队将敌人最后一个据点银行大楼团团围住。贺庆积指挥部队在广场上与敌展开了肉搏战。突然,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他头部被重重一击,鲜血从左眼窝涌出,顿时昏迷过去。几分钟后,部队攻占了银行大楼,长春获得解放。贺庆积被送到吉林医院作了左眼球摘除手术,他失去了左眼。解放后,刘伯承见到他说:“贺庆积呀,你失去左眼,我失去右眼,我们成了一个人,而且都是在战场上失掉的眼睛,咱们是同病相怜啊!”

1947年,贺庆积任东北民主联军10纵28师师长。在黑山阻击战中,该师担负黑山正面主阵地防御任务,战斗打得十分艰苦,101、92、石头山高地相继失守。贺庆积命令所属12门山炮向敌人猛烈轰击,启用预备队82团不惜一切代价夺回了101高地。次日,贺庆积在101高地靠前指挥,与敌新6军169师激战,101高地再次失守。纵队司令员梁兴初派一个营增援,贺庆积组织部队反攻,近战格斗,又夺回了101高地。经过3天3夜血战,贺庆积率28师以每天伤亡1个营的代价,完成了阻击任务,使廖耀湘兵团南逃的梦想成为泡影。贺庆积率领的28师一战成名。

李文清少将:放弃去苏联治疗致右眼失明。其命是贺龙捡回来的,但贺龙又两次发雷霆之怒,亲自下令要枪毙他

李文清(1910—1999),湖北省松滋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八路军团长、旅参谋长、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野战军纵队参谋长、军参谋长,省军区副司令员、大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1年4月,贺龙率红3军攻打鄂西秭归县城。在激烈的战斗中,李文清右腿被炸弹炸伤,弹片嵌入大腿股骨(直到去世也没有取出来),腹部被枪弹洞穿,肠子流出体外,他只好用一个碗扣着,奄奄一息地躺在路边。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4)

贺龙率军部打这里经过,发现躺着的李文清,以为他已牺牲,便叫人把他掩埋了,这才发现他还活着。贺龙叫来担架,嘱咐把李文清送到巴东万仙洞一农户家养伤。两个月后,李文清伤愈重新归队。

带着朴素的感情,李文清立誓要用勇敢战斗来报答贺龙的救命之恩。1932年2月,在洪湖的一次战斗中,他左背负伤,伤未痊愈又参加了京山瓦庙集战斗,与敌徐源泉部队激战7天7夜,李文清的右眼在战斗中被炮弹片擦伤。由于部队经常机动,战事频繁,他的眼伤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右眼视力模糊,阵发性剧烈头疼时时折磨着他。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伴随着李文清征战南北,走完万里长征。

到达延安后,条件有所改善,贺龙亲自向卫生部长贺彪交代,尽快安排李文清去苏联治疗眼伤。但未及动身,李文清所在部队奉命挺进大青山开辟抗日根据地,他便主动放弃了去苏联治疗眼伤的机会,率部远征绥远。后来他右眼完全失明,头疼加剧难忍。贺龙“命令”李文清住进延安和平医院,做了右眼球摘除手术。贺龙跟他开玩笑:“现在脑壳不疼了,可成了‘李瞎子’啦!”

李文清常说,他的命是贺龙捡回来的。但贺龙又两次亲自下令要枪毙他。

一次是在长征途中。李文清担任红2军团5师15团团长,奉命断后,1000多人的队伍走到草地边缘,只剩400人左右。看着就要走到草地尽头了,但体能耗尽的战士们只能蜗牛般地艰难向前挪动。不远处发生了激烈枪战,15团本应前去增援,但此刻他们是强弩之末,力不从心。

事后方知,总部骑兵排遭遇敌骑兵营袭击,因得不到增援,全部牺牲。骑兵排是刘伯承亲自训练的,贺龙十分看重。贺龙马上召集团以上干部会,大发雷霆,下令把李文清绑了,连声说:“枪毙!枪毙!枪毙!”李文清心中有愧,一不喊冤,二不求饶,狂吼一声:“让老子在抗日战场上去死!”吼声惊动了刘伯承,他大叫“枪下留人”,向李文清问了当时的情况,便向贺龙建议“情有可原”。贺龙采纳了刘伯承的意见,下令将李文清松绑,但撤了他的团长,让他到前线去背弹药。

另一次是在抗日战场上。到陕北后,李文清进抗大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前线急需军事干部,李文清就补缺当了120师715团团长。在齐会战斗中,他缴获了一支精致的手枪,想留着自用。负责清点战利品的政委却坚持原则,要上交手枪。脾气暴躁的李文清竟然拔出手枪顶上火威胁政委。

时值延安整风,有人抓住这件事说贺龙部队的“匪气”重。贺龙勃然大怒:“这个李瞎子要干啥子?!”下令将李文清五花大绑,就地正法。关键时刻,又有人出来讲情,他才得到从宽处理,将他由团长降为营长。

两次“死里逃生”,李文清认真反思自己,从中吸取教训。踏踏实实从营长干起,又干到了团长,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纵队参谋长。

1947年8月奉命率西北野战军3纵独2旅西渡黄河,开赴陕甘宁边区作战。他指挥独2旅攻克清涧城,歼灭敌整编第16师师部、第24旅旅部及其直属部队4100余人,生擒敌中将旅长廖昂。

建国后,李文清长期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文革”中,专案组多次逼李文清揭发贺龙。但他一下笔就写贺龙如何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又如何救了他的命。专案组的人挑拨说:“贺龙两次要枪毙你,你还包庇他干嘛?”

李文清竟忍不住又动了粗口:“你懂个球!”因此他被专案组的人打伤,在床上躺了几个月。

漆远渥少将:左眼被弹片打瞎。两次临危受命,紧要关头,保卫了八路军总部和西柏坡党中央的安全

漆远渥(1915—2012),安徽金寨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师部科长,八路军团政委、旅政委,野战军旅政委、纵队政委、军长兼政委,警备区司令员、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大军区空军政委、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漆远渥的子女在怀念文章中写道:“父亲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左眼被弹片打瞎,右臂被打断,右腿中弹,是一等残废军人。”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5)

抗战时,漆远渥任129师385旅769团政委。1942年春,华北日军制定了摧毁八路军总部首脑机关的“C号作战计划”。5月25日上午,八路军总部机关及直属队数千人转移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十字岭。漆远渥率1、3营,团长郑国仲率2营分头执行掩护总部转移的任务。日军的铁桶合击圈逐渐缩小,情况万分危急,总部命令分三路从三个方向突围。

漆远渥率部迅疾抢占了几个制高点,顽强阻击日军。彭德怀骑着一匹马率先从西北方向突围,副总参谋长左权随漆远渥部殿后。漆远渥端着一把刺刀寒光闪闪的三八大盖下达死命令:“上刺刀!我暂代营长指挥,营长下连,连长下排,排长下班,各连组织敢死队,轻重火器一齐开火,把滚烫的开水一家伙泼到敌人头上!”一阵密集的手榴弹投向日军,4挺崭新的布伦式机枪吐出猩红的火舌,旋风般的弹雨把敌人压得抬不起头来,但日军仍疯狂反扑。下午5点,在突破日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一发迫击炮弹落在左权和漆远渥之间,左权不幸牺牲,是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八路军最高级将领。漆远渥右臂炸伤,但他带伤领着部队杀开了一条血路。这一仗,全团近千人打得仅剩几十人,但打出了威风,打得日军记住了这支部队,扬言:“专打385旅”,“消灭769团”。每忆此役,将军总是热泪盈眶:“为掩护总部,全团几乎全部打光——值!”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次空军党委会上,刘亚楼向彭德怀介绍漆远渥时,彭德怀立刻大声称赞:“认识,能打!”

1943年的一天,漆远渥接到通知与团长郑国仲一起去见129师政委邓小平。一见面,邓小平严肃地说:“769团打仗算第一,违反纪律也不算第二。”漆远渥明白邓政委批评的是前两天有的战士违反群众纪律的事,这些事团里已经处理过了,就说:“邓政委,769团打仗不算第一,也不能说违反纪律不算第二。”邓小平立刻火了:“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却在上边,就在你漆远渥身上。不要以为能打仗就老子天下第一。没有群众的支持,你靠什么打仗?破坏群众纪律,就是我军政治危机的开始!政治上不敏感,会带坏部队的作风!”顿了顿,邓小平又在“响鼓”上重敲一锤:“你这个政治委员缺少政治!”一番“训斥”如醍醐灌顶,漆远渥刻骨铭心,终身受益,他深有体会地说:“我们这些人就是在‘骂声’和炮声中成熟、成长起来的。”

1948年10月25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交给冀中军区副政委漆远渥一个紧急任务:傅作义要偷袭石家庄和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命他去7纵任副政委兼前指书记,要他在3纵南下增援到达前,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顶住敌人,不能对西柏坡造成一丝一毫的威胁。7纵只有2万人,面对的敌人是10万之众。漆远渥阵前动员:“7纵前面只有一条唐河,后面就是西柏坡。我们没有退路。我们要以一个顶十,誓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战士们的眼睛都瞪红了,如火山爆发般吼道:“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让敌人越唐河一步。”7纵沿河构筑3道防御阵地,从10月29日开始,与敌人血战两天两夜。30日夜,3纵强行军200多公里,穿插到敌侧后定县地区,4纵也挥师南进,与3纵、7纵构成南北合击态势,粉碎了傅作义南犯的企图,胜利完成了阻敌南犯,保卫党中央、毛泽东的重大任务。

后漆远渥任第68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平津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在反美军“绞杀战”时,他对后勤部队说:“我们是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堂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场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要打出我们的国威、军威!”

石志本少将:子弹穿过左眼差点牺牲。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猛将,11次负伤,曾从战场上救出身负重伤的徐海东

石志本(1907—1975),湖北大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八路军团长、分区司令员、旅长,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省军区司令员、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发起黄安战役。石志本任红36团通讯班长,在一次短兵相接的激战中,团长徐海东一条腿被手榴弹炸伤。石志本个子大,连毙数敌,又挥舞“鬼头大刀”,连取数敌首级,使围攻之敌胆怯后退,他乘机救徐海东脱险,然后背他到连指导员陈锡联的家中养伤。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6)

1933年12月,在川北反敌“六路围攻”的一次作战中,营长石志本率部冲锋在前,敌人一颗子弹从他后颈入,左眼出,他当即失去知觉,昏倒在地。团长韩东山以为他不行了,为他准备了一口棺木,并商量选谁继任营长。这时他苏醒过来,直叫:“我没死!我还能打仗,不能停我的职!”他的左眼球被摘除。后升任红75团副团长。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在西进途中,涪江挡住去路。75团担任前卫,负责开路。石志本命令一营副营长率先遣连用十几只绊桶(圆型木桶状的渡河工具)渡涪江,因江流湍急,损失半个连,未过去一人。军情紧急,石志本亲自带8名战士摸黑分乘两只绊桶偷渡成功,干掉两个敌哨,搞到一条船。刚渡过去两个连,敌两个团扑过来,他指挥两个连顽强阻击敌人,保证了后续部队过江。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石志本任红31军93师274团团长。在张国焘闹分裂期间,刘伯承随274团行动了一段时间。刘失右眼,石失左眼,共同的战创,使他们很快亲密起来。石志本很尊重处在逆境中的刘伯承,聆听他关于共产党员要顾全大局、坚持团结的教诲,经常请刘伯承给全团连以上干部做形势报告。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石志本成了刘伯承的部下,随129师开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时刘伯承得到两个假眼球,立刻想到石志本,把备用的一个送给他。发现不合适,刘伯承又通过地下关系托人在上海定做两个。石志本接到新定做的假眼球,感动得热泪直流。

石志本先后任385旅14团副团长、13团团长,1941年1月任太行山第4军分区司令员,分区武装力量在反扫荡、反摩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44年成立“石(志本)何(柱成)支队”,他任支队长,辖3个团和一个直属队。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7)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山西长治的日伪军拒不向八路军投降。石志本奉命率“石何支队”围困长治城。时阎锡山悍然出动13个师,抢占晋冀鲁豫以长治为中心的上党地区。晋冀鲁豫部队主力回师反击,打响了上党战役。当敌19军军长史泽波率部来犯时,石志本在长子石哲镇率先以一部迎敌;当敌19、61军弃长治逃窜,石志本命令部队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追,率部冲上枪炮声激烈的佛庙岭,及时增援执行堵截任务的长子独立团,关死了溃敌逃窜的“大门”。人们据此把上党战役风趣地说成是“由石志本开始,由石志本结束”。此役后“石何支队”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石志本任17旅旅长。

1948年5月,石志本出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4纵队副司令员。攻打河南获嘉县城时,41旅是由地方武装组成的新部队,敌人一个反冲锋,部队便溃败下来。石志本不顾警卫员的劝阻,抱着一挺轻机枪冲进溃众,大吼一声:“跟我冲!”指战员们一看副司令抱着机枪扫射敌人,倍受鼓舞,眨眼变成猛虎,一鼓作气,拿下了获嘉县城。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石志本始终保持老红军的本色,不图享受,处处为他人着想。他是二等甲级残废,每次领到残废金,就把一些患病的同志找来会餐。一次,他头部负伤的地方痛得厉害,假眼也发炎了,两餐没吃。当时部队吃的都是土豆,管理科长特地找了点面,为他做了一碗面汤。他把管理科长狠狠训了一顿,把面汤送给了病号,管理科长再也不敢特别照顾他了。

1965年,石志本罹患食道癌,病休后坚决退掉专车。大儿子从部队复员,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心里有想法。他说:“我要是没参加革命,你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你现在当了首都的工人,不是很光荣吗?在个人待遇问题上,我们要知足。”

王力生少将:不愿说一只眼受伤致残之事。长征中带领一个加强排强渡大渡河,为主力部队打开了前进通道

王力生(1914—1999),江西吉安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团政委,八路军支队长、军分区司令员、旅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副军长、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力生为人低调,从不将自己的功劳挂在嘴上,以至于他在战争中一只眼睛受伤失明、一只胳膊受伤致残的光荣历史,也从未跟子女“显摆”过。

排雷牺牲的战士程俊辉授予一等功:贺庆积打四仗升四级(8)

中央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当时派出了两路人马。人们熟知的是红14团1营营长孙继先带领17名勇士的英雄事迹。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孙继先他们强渡的同时,红6团1连指导员王力生也奉命率30名勇士,组成3个小组,带着4挺机枪,在团重机枪连及步兵连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划着小木船强渡到对岸,旋即端着机枪扫射,奋勇冲杀,击溃守敌,烧三堆火报捷。然后坚守渡口,打退敌人的反扑,与孙继先带领的17名勇士一起,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红军主力突出重围北上杀开了一条血路。战后,王力生被中革军委授予红星奖章。

1940年5月中旬,鲁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王力生获知驻博山的部分日军进攻莱芜的重要情报,即指挥八路军4支队在杨家横村一带设伏。5月19日中午,日军进驻杨家横村,在街道上临时休息,支锅做饭,毫无戒备。此时,八路军4支队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杨家横村,枪声、炮声骤然响起,日军猝不及防,当街就被击毙100多人,溃众逃避到百姓家中负隅顽抗。王力生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巷战、户战,共毙伤日军300多人,获得全胜。日军讨伐大队长秋山金牟田因此败仗,在博山县城剖腹自杀,向日本天皇谢罪。

1980年代初,王力生坐“绿皮”火车硬座从北京到沈阳参加一位老战友的追悼会。车到锦州,他把座位让给了从锦州上车的一位抱小孩的年轻母亲,70多岁的老人,从锦州到沈阳,站了五六个小时。在沈阳工作的女儿王联连接站时心疼不已:“老爸,您也是老人了,为什么要让给年轻人坐呢?”他笑着回答:“谁让我穿着这身军装呢!群众一看我就是老战士、老军人,我让座是理所应当的。”

在这位从血与火中冲杀出来的将军眼里,战争年代军人代表着牺牲,和平时期则意味着奉献。这种红色基因经过了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其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早已深入骨髓,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王力生的女儿王联连入伍的第二年入了党、提了干,他鼓励的话是:“听党的话,一生跟党走!”王联连结婚时,他给了200元钱,祝贺的话是:“听党的话,跟着党走!”王联连的女儿参军时,他特地赶到沈阳,嘱咐的话是:“听党的话,一生跟党走!”

1988年,王力生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激动之余,赋诗一首:武装斗争是法宝,马列主义是指南。红军创建井冈山,吉安攻克把军参。万里长征展红旗,武装推翻三座山。跟党革命六十载,农民儿子将军衔。四项原则永坚持,党的教导记心间。毕生为党做贡献,余热生辉比当年。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转载请联系《党史博采》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dangshibocai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