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长途跋涉的奔波让年迈的大宫义雄身体有些吃不消,顾不得助理的反对,他还是坚持要亲自找到女儿。于是就在他们一行人在白沙镇拿着照片挨家挨户地问时,一个田里的农妇让大宫义雄挪不开眼。就这样像无头苍蝇一般找了许多年,终于从一个战败的日本兵口中得出有用的消息,他失散四十年的女儿很有可能在四川白沙镇。大宫义雄的一生拥有了花不完的财富,名利双收,受人爱戴,而失散多年的小女儿是他心头最大的遗憾,妻子也在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找到女儿的下落。这一找,便找了很多年。他花费大把大把的金钱雇人将女儿年轻时的照片打印出来,在中国逢人便问,可这泱泱大国,寻找一个女人犹如大海捞针般困难。

1977年,四川白沙镇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日本老人,而他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刘运达一家的平静生活。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

这位七旬老人来自日本金泽市,名叫大宫义雄,他不仅是富甲一方的企业家,同时也担任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一职。

他不远千里率代表去往北京,不仅仅是为了促进两国友谊,还夹杂着自己的私心。

会议刚一结束,顾不得身体年迈的大宫义雄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四川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寻找自己失散四十多年的女儿。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2)

大宫义雄的一生拥有了花不完的财富,名利双收,受人爱戴,而失散多年的小女儿是他心头最大的遗憾,妻子也在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找到女儿的下落。

这一找,便找了很多年。

他花费大把大把的金钱雇人将女儿年轻时的照片打印出来,在中国逢人便问,可这泱泱大国,寻找一个女人犹如大海捞针般困难。

就这样像无头苍蝇一般找了许多年,终于从一个战败的日本兵口中得出有用的消息,他失散四十年的女儿很有可能在四川白沙镇。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3)

长途跋涉的奔波让年迈的大宫义雄身体有些吃不消,顾不得助理的反对,他还是坚持要亲自找到女儿。于是就在他们一行人在白沙镇拿着照片挨家挨户地问时,一个田里的农妇让大宫义雄挪不开眼。

他一步步慢慢走近,步子也因为激动显得有些颤颤巍巍。

“静子?静子?”

大宫义雄用日语喊出了那个朝思暮想的名字。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4)

只见这位看起来和其他中国农妇没有什么区别的女人,似乎因为吃惊而绷紧了背,她缓缓转过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大宫义雄。

久别重逢的父女二人抱在一起痛哭,昔日身躯凛凛的父亲早已白了发,曾经离家时桃李年华的少女如今早已嫁做人妇,还生了三个儿女。

乡里乡亲们都惊呆了,这个会说四川话的女人居然是日本财阀的女儿,而此时才从后山拉完条石的刘运达,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也愣在了原地。

小镇上的人几乎都认识她,她是老兵刘运达的妻子莫元慧,可能连她自己都快忘了,她身体里流淌着日本的血液,而她真正的名字叫做大宫静子。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5)

这个日本女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四川小镇?她的身上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大宫静子

战争时期,日本政府的野心越来越大,大举入侵中国,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输送兵力,还在日本国内大力宣传战争的益处,更通过洗脑的方式吸收大量懵懂的青年男女,强制让他们入伍。

而当年的大宫静子,也是这么一位满腔热血的年轻少女。可多年后她为何却变成了四川小山村一位普通的农妇呢?

大宫静子1926出生在日本金泽市,当时的大宫家虽比不上现在这么富裕,但也算得上豪门。

含着金汤匙出生,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同时也得到父母最多的宠爱。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6)

这位掌上明珠17岁便毕业于日本广岛女校护理专业,可当时的日本接连开辟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多线的高强度作战使得日本人的兵力和资源都越来越紧张,伤员也就越来越多。

当时匮乏的医疗资源无法支撑日本兵们继续作战,日本政府急需大量的医护人员,强行征召了日本国内许多医护专业的年轻女性,而当时的很多女性和大宫静子一样,还没有成年。

大宫静子才毕业就被强行送往了战场,在日本实行的洗脑教育下,包括大宫静子的父亲也没有反对。

可无论如何,家里最受宠爱的小女儿将独自一人远赴战场,大宫义雄还是格外担忧,他在女儿远行之前特意拜访了当时征兵的官员,塞了很多钱和送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希望对方能通融将小女儿安排在比较安全的地方。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7)

大宫义雄的心里是有些后怕的,因为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个留在战场,而三儿子则被流弹打中了头部,虽然万幸捡回了一条命,可下半生却只能在病床上度过,所以大宫义雄很怕小女儿会步入三儿子的后尘。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官员收了好处,一抹嘴还是将大宫静子安排到了最危险的前线。没办法,这位养尊处优的富豪千金还是在家人的担忧和不舍中踏上了去往中国的路程。

而这一走,也彻彻底底改变了大宫静子的一生。

那么,大宫静子去到前线后又发生了什么呢?面对九死一生的战场,她又会遭遇些什么呢?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8)

成为战俘

17岁的大宫静子来到了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当时像她这般的年轻人每日接受着日本军国教育的洗脑,觉得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来到广东的第二天,大宫静子就立马进入了医院,配合其他医生救治伤员。虽然在学校学的是护理专业,也接受过很多病人,可这里是战场,这些伤员触目惊心的伤口还是震撼到了年幼的大宫静子,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战争的残酷。

长达几个月大宫静子一路跟着部队南征北战,起初满腔热血的她开始厌恶战场上的日子,没日没夜面对着血肉模糊的伤员,空气中永远充斥着血腥味甚至尸体腐烂的味道。

她在每个深夜不禁问自己,这一切的牺牲和残忍,真的是对的吗?每当这个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父母慈爱的脸庞,面对着艰苦的环境,忍不住泪流满面。

可大宫静子也没有办法,她不能做一个逃兵,只能跟随部队从广东到上海,最后辗转来到了缅甸,最终安定在一座缅甸的小城里。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9)

可无论心里有多么难受,她还是撑了下来,在炮火纷飞的战场,熟练地救治着伤员。

1945年,这座缅甸小城陷入了远征军的包围,两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几天之内,之间小小的战地医院挤满了伤患。

她也意识到此时的日本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所以强撑不过是让失败来得晚一些罢了。

日军被中国远征军击溃后,日军指挥官命令手下将战地医院里的伤患全部转移到后山山洞,而伤势过重无法转移的伤员则下令全部玉碎。玉碎也就是日本军人为了效忠天皇战死或者自裁的行为。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0)

这一幕幕也深深刻在了大宫静子的内心,她开始对这些毫无人性的残忍行径感到恐慌和不满。

而以女性为主的医护人员开始纷纷逃跑,可没跑多远便被追上来的远征军给俘虏了。原以为远征军会像日本军一般残忍地对待战俘,但是却没有。而是只要答应治疗远征军的伤员们,就给他们提供住处和饮食。

看着远征军不放弃任何一个士兵,大宫静子心里有些感动。她心里想,这些中国人并不像日军口中说得那么残忍。

很快,她也遇上了她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那个改变了她一生的男人。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1)

险遇刘运达

刘运达是远征军第50师201团的突击队连长,他骁勇善战,为人正直,在军队里颇有人气。

当时我党下达命令优待俘虏,大宫静子的战俘营的生活比她想象中也轻松不少,而这位突击队连长也开始默默关注战俘营里这位年轻女子。

虽说优待,可她毕竟是日本人,冷落和排挤在所难免,可这位叫做刘运达的连长却对她格外照顾。

看着战俘营里居然还有这么年轻的姑娘,刘运达一个热血男儿也心生同情,年纪这么小,脸上还随时挂满泪珠,一看不是自愿来到战场的。于是他不自觉地照顾她,给她吃的,当她被排挤时主动陪在身边,即使语言不通也用手脚一笔一划地和她“聊天”。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2)

远征军第50师201团

大宫静子被征集为远征军的随从医护人员,她一开始虽然抵触,可也在慢慢地接受,通过和刘运达一段时间的相处,她惊讶地发现她不再把中国士兵当做敌人,开始尽心尽力照顾受伤的战士。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在当时处理战俘时是刘运达给她求了情,她才能被征集为远征军的随从医护人员。想当初父亲送了那么多礼给同为日本人的军官,她还是被安排到了最危险的前线。

她见识过日军的残暴,也体会过中国远征军的善良,她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信仰是不是就是错误的,她意识到以前所崇拜的皇军才是真正的入侵者。

渐渐地,她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从疑惑、不解,直到懊恼,羞愧,想着昔日战场上血流成河的场景,她开始为自己曾经的信仰感到羞愧。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两个年轻人虽然语言不通但逐渐地心意相通,他们俩越走越近,这个特别的关系也引起了军中其他人的关注。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3)

心意相通的两个年轻人能否顺利走到一起?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跨国爱恋

两个善良真挚的年轻人走到一起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是两人不仅语言不通,他们之间相隔着家国仇恨,一个是远征军的连长,一个是被俘的日本女兵,他们二人真能走到一起吗?

每当想到这些,刘运达便有些退缩,他开始故意避开大宫静子,只敢在远处偷看她,而一切的疏远和冷落并没有让刘运达的心里好受一些。

幸好这一切都被其他士兵们看在眼里,刘运达性格直爽在军中好友众多,于是大伙便撺掇着给两人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

看出来刘运达心里有迟疑,首长还主动找上了他。

“以前那个勇敢的刘运达去哪里了?上战场你都不怕,还怕这个小姑娘?”
“要想成亲就赶紧操办起来,两个人互相喜欢是最难得的。”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4)

首长也很看好这一对,一来张运达是他手下最出色的兵,二来大宫静子在远征军的医护表现也非常优秀,抛开国籍,的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大宫静子她先是人,是个女人,其次才是日本人。她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更无法选择自己的国籍。

看着对我军照顾得尽心尽力的大宫静子,刘运达终于下定了决心,迈出了这一步。

于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互相爱慕的二人跨越家国仇恨和种种不便,终于携手走到了一起,在越南河内举行婚礼结为夫妻。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5)

此时的刘运达25岁,而大宫静子才刚满19岁,这对年轻人在这乱世里互相依偎、互相搀扶,来到华夏土地的大宫静子不仅爱上了中国男人,也爱上了中国这片土地。

1946年,刘运达在大宫静子的同意下为其办理了中国国籍,从此这世上少了一个大宫静子,多了一个莫元惠。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二人决定隐居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里,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可只要夫妻一心,日子就是甜蜜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莫元惠在家里深居简出,慢慢地改掉了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说话方式后才出现在其他人的视野里。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6)

曾经语言不通的二人如今熟练地开始用中文交流,甚至莫元惠还能像模像样地说几句四川方言。如胶似漆的二人很快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之后的五年内莫元惠一共给刘运达生下了三个孩子。

有了孩子刘运达干活便更加拼命,当年战场上英勇善战的连长变成一个拉石夫,虽然拉石很苦很累,但想起家里的妻儿,所有的汗水和苦涩都变得值得。

一家五口一直以务农为主,过着平淡的生活,虽然大宫静子也会偶尔思念故乡,思念自己的亲人,可是碍于自己日本人的身份,再加上对日军残忍行径的憎恨,她决定深深将思念埋在心里。此时的她小心翼翼,只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喜乐,对于远在日本的亲人,只能每日在心里默默祈祷。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7)

原本以为这一生就这样过去了,直到1977年,大宫静子的父亲的出现,这一家人的人生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后记

大宫义雄看着自己曾经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如今成为了异国农妇,心里不免酸楚。而大宫静子埋藏在内心长达三十多年的思念之情也在此刻倾巢而出。

和丈夫刘运达商量后,大宫静子决定回日本看望朝思暮想的亲人们,而刘运达独自选择带着三个孩子继续在白沙镇生活。

即便心里不舍,他还是同意妻子回到故乡,而把孩子留在身边是担心孩子们涉世未深,突如其来的奢靡生活会乱了心智。

而大宫静子回到金泽市,早已物是人非,三个哥哥都在战场上牺牲,而母亲也因为忧思过度病逝了,自己是大宫义雄在世上唯一的亲人。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8)

于是大宫静子决定帮父亲打理家族产业,也陪伴着年迈的父亲走完最后的几年。从一名山间村妇突然成为了贵妇,这感觉和当年从富家千金变成战俘又不一样。

此时的大宫静子自己富丽堂皇宛如宫殿般的家,反而怀念起四川白沙镇那一贫如洗的小平房。没过多久,在大宫静子和大宫义雄的强烈要求下,这位对日本有着天然仇视的刘运达,终于同意带着孩子们来到日本。

虽然心里知道大宫家有钱,但没想到这么有钱,刚踏入这所“宫殿”时,刘运达和孩子们都惊呆了,看着眼前穿戴华丽的贵妇,也有点陌生。

“愣着做啥子,我还是你老婆,莫元惠。”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19)

莫元惠穿着日本服饰,开口却是熟悉的四川乡音,这一句话,让所有的隔阂和距离瞬间烟消云散。

当年大宫静子陪伴刘运达在中国过了这么久的辛苦日子,也该刘运达陪伴她在故乡尽完最后的孝道了,不过在日本的这么多年,刘运达一句日语没学会,因为大宫静子和他们交流一直都用中国话,甚至连大宫义雄都能说上几句四川方言,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感受到了家人团圆的温馨。

1978年,大宫义雄去世,留给了大宫静子一大笔遗产:三家工厂,两家商场和一个五星级酒店,总计几百亿日元。

曾经战场上的一对年轻璧人,也已经慢慢地老去。之后大宫静子和刘运达给儿子刘崇义取了日本名字叫做大宫崇义,让儿子继承全部的财产。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20)

因为这对夫妻决定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中国土地,去那个偏僻的小村庄,继续过他们的平静生活。

于是,大宫静子又变回了莫元惠,她牵着刘运达,回到白沙镇。

回到这里才真正有了落叶归根的感觉,她看着旁边长了白发的男人,仿佛还是当年战场上保护过她的帅气士兵,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是家。

他们躺在摇椅上喝茶,看着缓缓落下的夕阳,慢慢地,说着当年的故事……

60万日本战俘:1945年连长娶日本女战俘(21)

猜您喜欢: